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上一页 重庆志愿者毛里求斯教汉语 被盛赞为“友好使者”(2)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3月28日 09:16 来源:重庆日报 参与互动(0)

  除了路上的辛苦奔波,生活中也不乏小问题——

  毛里求斯所有商店都是下午4点关门,雷打不动。志愿者起初不了解情况,傍晚回来连菜都买不到,只能啃点面包填肚子。

  因气候温暖,绿化繁茂,当地有很多昆虫,不少都“暗藏杀机”。有一次,绰号“小胖”的赖思奇去捡掉落草丛里的香蕉,小腿上挨了一记,立马红肿起来,去医院输液几天才好。

  而这些困扰都没有影响志愿者的士气。周婉和夏茵茵很快练就了早上6点起床,在车上拉着把手打盹的功夫。住得相对近的汪小康、王迎新、彭骁等大男孩,开始习惯买菜做饭的“家庭妇男”角色。大家相互帮忙理发,一起探讨备课、学习法语,整个团队十分融洽。

  为推广汉语教学 志愿者拼命学法语

  到毛里求斯后,志愿者都拼命学习法语。尽管他们有良好的英文沟通能力,但毛里求斯小孩自幼接触的是由法语演变而来的土语,小学学习法语,往往要到小学高年级,才逐步学习掌握英语。语言障碍由此成为志愿者汉语教学的最大难关。

  刘向达回忆说,他才到Philippe Rivalland 学校不久,就有几个学生家长写信向校长反映汉语教学效果不好。甚至还有一个三年级的小女孩,因为听不懂英语而放弃选修汉语课。

  “当时我挺受打击的。”刘向达笑着告诉记者,他从此“卧薪尝胆”,每晚备课时,都先用词典查出第二天要教课文的法语翻译。一本《跟我说法语》和一本《英法法英双解词典》成为随身必带装备,不到一个月就翻卷了边。

  学校每天早上9点钟上课,刘向达6点半就出门,先到课堂独自“彩排”,几乎天天都在学校签到簿上前十名内。

  慢慢的,他能用简单法语进行交流,学生们也渐渐接纳了这个中国老师。两个月后,那个退学小女孩回到了汉语选修课堂,而且成为踊跃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之一。

  相比之下,周婉遇到的“麻烦”更大——乡村小学Bheewa Mahadoo的学生多是土著居民,普遍只会克里奥尔语,双方一开始完全是“鸡同鸭讲”。

  个子小小的周婉性格坚韧,她找来两个会点英语的六年级学生当小老师,下课跟着他们学土语单词,逐个与汉语词汇对应,再慢慢教低年级学生。这样过了一个月,报名选修汉语的学生从30个增加到40个。一些孩子还成了她的“铁杆粉丝”,一下课就帮忙擦黑板、扫垃圾、洗抹布。

  3月12日是毛里求斯国庆节。刘向达和蔡洁想出一个独到的汉语教学推广方法——将该国国歌翻译成中文,组织一批学生学唱。在3月9日的全校晨会上,当孩子们用中文演唱起“荣耀属于你,祖国啊,我的祖国……”,台下1000多名师生沸腾了,全体热烈鼓掌。之后许多老师找到他俩,表示中文版毛里求斯国歌“比法文还好听”,并请他们用英文标出中式发音,准备教更多学生唱。

  就连一向严肃的校长萝丝梅也露出友好的微笑,对他俩说:“You did what you should do,and I will do everything I can to help you。”(你们做了应该做的事,我也会尽我所能帮助你们)。

【编辑:范超】

>华文教育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