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七国幼教广州学艺 华人法师能文善武
4月24日,释严善法师在广州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展示她的书法作品。中新社发 张浩 摄
4月24日,释严善法师在广州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学习武术。中新社发 张浩 摄
中新社广州4月26日电 题:七国幼教广州学艺 华人法师能文善武
中新社记者 万淑艳 杨凯淇 张浩
“呵!哈!”伴随着短促有力的口号声,笑容甜美的释严善跟着同学们打起了少林拳。在同学们红T恤的海洋里,身穿袈裟的她分外显眼。同学们都叫她“师父”,而她的确也是一名法师,来自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市的一座寺庙。
这33名学生都有一个特殊的身份——海外华文幼儿教师。中新社记者跟随国务院侨办“走基层•侨乡行”采访团来到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探访这里承办的海外华文幼儿师资培训班(简称“华文班”)。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于2008年开办东南亚华文班,如今进行到第4期,为印度尼西亚、缅甸、马来西亚、柬埔寨、泰国等8个国家培养了华文幼儿教师94名。本期33名学员分别来自7个国家,学员年龄最小的17岁,最大的已经39岁。他们的校服就是红T恤,背面印有7个国家的国旗图案和每个学员的中文名字,中间白色的图案来源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口号“one world,one dream”。
在这个群体中,释严善是最特殊的一位。她是印度尼西亚第四代华人,21岁出家,虽然看起来像一个小姑娘,但实际年龄已经34岁。由于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中断了30多年,许多华人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接受华文教育,所以她在般若禅寺开办了佛学班,每周末为贫困人家的孩子免费讲学中文和佛学。
为提高自己的中文读写能力,更好弘扬佛教文化,释严善来到广州,与其他学员研修同样的课程,包括中文、书法、音乐、舞蹈等。与人们通常印象中的法师形象不同的是,她多才多艺,跳舞、钢琴、书法样样精通。
来自马来西亚的漂亮女孩施筱桦是第三代华人,年仅25岁,却已经在新西兰学习了8年英语,之后回到马来西亚做了7年幼师。她所在的幼儿园每年会派一个教师到中国上华文班。在这里,施筱桦与老师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天冷时老师会给我们送毛毯,暑热时会给我们熬制龟苓膏,闲暇时带我们爬白云山、唱KTV。”
在本届华文班中,仅有5名“班草”,均来自印度尼西亚。19岁的利安没有华人血统,连“利安”这个中文名都是老师帮他起的。他从小喜爱中华文化,希望将来学成回国后当一名中文老师。在武术班,他是带头喊口号的人。
说起自己的学生,华文班班主任李穗妮眼神中充满了骄傲,“这些不同国家、不同年龄的学生很有天赋和才华,进步很快,我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李穗妮说,希望华文班一直开办下去,为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做贡献。
今年7月,33名学员将结束为期一年的学习,回到各自的国家继续从事华文教育,“作为华裔,在海外传承汉语和中华文化是应该做的事情。”施筱桦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