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大马董总退出教育部圆桌会议 指会议“兜圈子”

2012年05月05日 16: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5月5日电 据马新社中文网消息,马来西亚董总常务委员会在5月4日会议议决,退出教育部华小师资特别委员会圆桌会议。

  董总在其官方网站发表完整声明,如下:

  1.董总确实抱着极大的诚意,希望40多年来华小师资严重短缺问题能够获得当局的重视和认真地解决。今年3月25日举行的华小师资严重短缺抗议大会所通过的4项议决案,是具有充足的民意代表性,而且是务实可行的方案。董总已经一再声明,认真落实4项决议,能够一劳永逸地解决华小师资严重短缺问题。

  2.内阁成立以教育部副部长魏家祥为首的华小师资特别委员会,至今已召开5次圆桌会议,董总出席其中的3月8日、4月2日和4月27日的会议。总的来说,圆桌会议局限在技术和个案层面兜圈子。董总曾经表明不愿看到政府只提供表面数据和承诺,在技术和个案层面兜圈子,以致从根本解决华小师资短缺问题沦为空谈。

  3.教育部长期实施单元化教育政策,教育法令有许多不利于华小的条文,造成华小师资短缺长期没有获得解决,而且委派不具华文资格教师到华小担任行政高职和执教各科目,不单只发生在华小各年级,近几年也蔓延到华小学前教育班、特殊教育班和课业辅导,使问题更加严重,产生华小变质和逐渐失去华文学校特征的危机,令人非常担忧和不满。因此,只有从法令、政策、制度和执行措施着手,采用多元、开明和公平政策,才能一劳永逸有效解决华小师资等华教问题。

  4.董总决定退出教育部华小师资特别委员会圆桌会议的原因如下:

  4.1 董总曾在圆桌会议和各种场合强调,而且不断要求教育部必须从政策和制度,根本地解决华小师资短缺和不具华文资格教师问题。但是,魏家祥副部长于5月1日却表示,华小师资特别委员会的职权范围不涉及政策层面问题。这说明以魏家祥为主席的华小师资特别委员会所召开的圆桌会议,只局限在技术和个案层面,不谈政策问题,忽视325抗议大会决议。

  4.2 根据几次圆桌会议的情况,教育部始终围绕在它于3月21日公布的所谓“8点方案”。董总早就严正指出,在3月25日举行抗议大会之前,魏家祥迫不及待宣布的“8点方案”,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权宜之计的应景之作,没有从政策和制度上根本解决华小师资问题。

  4.3 董总在4月2日圆桌会议上,提交325抗议大会4项决议和11个要点说明的书面文件给魏家祥,包括要教育部公布解决华小师资短缺和不具华文资格教师问题的方案和进度时间表。但是在4月2日会议记录里,教育部没有把4项决议和11个要点全文记录在案或收录为附件。

  4.4 虽然教育部官员曾表示有超过1000名不具华文资格教师派到华小,但是教育部在会议上依然在约100名课业辅导教师和17名社会科学研究教师的个案和技术层面上兜圈子。董总要求教育部提供今年初派到华小以及调走的不具华文资格教师的人数和学校名单,以及教师的任教科目和职位等资料,教育部始终都不提供有关书面资料。

  4.5 此外,董总也曾在圆桌会议上书面和口头要求教育部,提供书面的华小各项师资数据和资料以及临教合约,但都不得要领。这些资料包括:

  (a)华小高职行政人员和各科目教师的需求、供应和短缺的数据和资料。

  (b)华小教师人数、其专业科目和执教科目,包括临时教师和代课教师的统计资料。

  (c)华小各项师训课程,每年录取的师训学员、毕业生人数和受训科目。

  (d)华小教师的退休和离职人数及其任教科目和职位的统计资料。

  (e)华小临教的合约、师训课程、受训人数和科目。

  4.6 华小师资严重短缺抗议大会4项决议,涉及华小师资培训制度、教育法令和政策层面,包括恢复以华语为主要教学媒介语的华小师资培训制度,设立师范课程华小组,把大马教育文凭(SPM)华文科优等资格列为有关申请者的师训申请条件,其实也涉及语文和教育政策问题。而第4项决议提出的检讨教育法令,实施多元化教育政策的要求,是要政府确保各源流学校地位平等,享有公平合理对待,保障各源流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落实这两项决议,对一劳永逸从制度和政策上根本解决华小师资短缺问题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但是,由于魏家祥强调华小师资特别委员会的职权范围不涉及政策层面,也就以此作为借口拒绝讨论单元化教育政策问题。

  5.基于上述原因,董总常务委员会在今天会议议决,退出教育部华小师资特别委员会圆桌会议。

【编辑:杨凯淇】

>华文教育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