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孔子学院代表建言“孔子新汉学计划”实施
中新网12月18日电 据美国《侨报》报道,在近日于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的第七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上,“孔子新汉学计划”成为海外孔子学院代表热议的话题。大多代表希望汉学教育能够以此为契机,更加国际化、规范化,同时建言此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在学生获准资格方面,中国国家汉办能够平衡与海外院校的权力,“别让伯乐与千里马相隔太远”。
这项被海外大多参与孔子学院工作及教学的人视为“汉学教育新方向”的计划,是由孔子学院总部设立的,于今年11月起陆续启动。其中包括中外合作培养博士、赴华攻读博士学位、“理解中国”访问学者、青年学术领袖、国际会议项目、出版资助项目6项内容。
目前,孔子学院已在10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00所孔子学院和500多个孔子课堂。2012年,各国孔子学院和课堂注册学员总数共计65.5万人。中国国家汉办主任、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许琳曾表示,“孔子新汉学计划”是为帮助世界各国优秀青年深入了解中国和中华文化,繁荣汉学研究,促进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增进中国与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而设立的。
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高级副校长Karen Holbrook指出,孔子学院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学术交流的支撑和汉语专业领域的研究,需要建立一个优质汉学人才库。但他认为,在审取汉学优秀人才方面,中国国家汉办应当给当地大学决定权。“因为,只有当地大学的教授更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别让伯乐与千里马相隔太远。”
计划还就”中外合作培养博士项目”明确指出,资助在外国大学注册的博士生赴华学习1至2年,其中包括新招收和在读博士生,达到相关要求的,由外国大学单独或中外大学同时授予博士学位。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孔子学院院长高默波认为,由此可看出,孔子学院将会从单一的汉语教学向综合性的汉语人才培养发展。
“孔子学院的汉语教育课程不再是单调的包饺子、耍武术、舞龙舞狮,而是能够建立以研究型教育为基础的汉语教学模式。使海外学生能够认识和学习中国历史、政治、哲学、经济等,当然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中国文学海外研究中心副主任Jonathan Stalling则以“中国作家莫言获诺贝尔奖”举例说:“我们认为莫言的作品应该更早获奖,之所以出来晚,是因此前没有好的翻译让世界其他国家的人认知他的作品。因此,新汉学计划要扩大汉语教育及研究的范围,使汉语教育更加国际化。”
提到汉语教育国际化,法国巴黎狄德罗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周汉斌也指出,要使汉语教育教学能够与国际接轨,就要使中国文化同古希腊文明、意大利文艺复兴、西方哲学等一样,从研究主体变为被研究的课题。如同此次大会主题所指出的,要促进孔子学院融入大学和社区。(记者晏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