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荷兰乌特勒支中文学校校长:情有独“中”

2012年12月19日 13: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12月19日电 据意大利欧联通讯社报道,“我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让下一代能说中国话。”荷兰乌特勒支中文学校校长胡云飞日前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小店老板

  从温州来到荷兰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胡云飞一直为应对生存的困难而奋斗。中学毕业后不久,胡云飞很快成了社会上一名“待业青年”。为了避免让他从“待业青年”演变成“问题青年”,家人找到了他身在荷兰的舅父,让他以劳务输出的名义,到那个满是风车和郁金香的国度,去讨他的生活。

  1979年10月,胡云飞顺利来到荷兰,在各个餐馆里,把洗碗、跑堂、炒菜等各个工种的辛酸,轮番体验了一圈。每天12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其中的辛酸不用多说。可也正是在高强度工作的磨练下,胡云飞的厨艺突飞猛进。荷兰当地一家报纸曾以专题报道,表扬了胡云飞的厨艺。

  干了几年后,随着儿女的出生,胡云飞决心创业。只有闯出一番事业,才能为将来的生活筑起一道坚实的堤坝。一番比较后,他决定和朋友一起搞中西快餐。

  在荷兰开餐馆,动辄要几十万荷兰盾。身无分文的两夫妻,只能四处向亲朋好友借贷。七拼八凑把餐馆开起来后,两人更是使出浑身解数,尽早赚钱还贷。为了这个,他们一度将大儿子送给了荷兰当地人养育,把二女儿送回国内抚养。“那时候,真的是一家人分居三地。”说起过往的艰辛,胡云飞满是无奈。

  在一家人的努力下,餐馆生意逐渐走上正轨,一家人也结束了“重利轻别离”的分居生活,生活蒸蒸日上。“大儿子23岁,有了一份工作;二女儿在一所商学院里读硕士;小儿子在读初中。”虽然日子过得并非大富大贵,可胡云飞已经非常知足。

  六次迁校

  6年前,胡云飞在乌特勒支中文学校董事会的要求下,接下了校长的重担。

  荷兰乌特勒支中文学校由当地侨领胡志光、林太松等人创立于1981年,是一所非营利的周末中文学校。因为此前曾一直参与学校工作,胡云飞对学校艰难的状况心知肚明,犹豫再三后,他还是接下了这付担子。

  国外校长的职位听起来威风,可其实就是各个行政部门之间的协调人。在学校开学的每个周末乃至平时,都有一堆麻烦的事情,让胡云飞团团乱转,就像荷兰当地的风车。

  经费的问题暂且不谈,此外最让学校头疼的,是要不断去租赁新的校舍。接手学校后不久,校舍的租赁方又不肯与学校续约,胡云飞只好和老师们一起,去寻找着新的校舍。

  成立至今,因为各种原因,学校一共搬了六次家,在此期间不时要面对各种摩擦,让学校的教职员工饱尝寄人篱下的辛酸。

  比如和清洁工人的斗智斗勇。在某次搬家前,负责清扫的工人屡屡向租赁方投诉,指责中文学校的学生上厕所时不讲卫生,弄脏了厕所。胡云飞调查后发现,其实那些问题的始作俑者,并不一定是该校的学生。因为不堪其扰,胡云飞只有让学生上厕所时,一旦发现不干净的地方,就用手机拍下来作证据,然后以此为证据,和对他们有成见的清洁工人理论。

  学校的办公条件也很简陋。在目前的校舍里,教职员工并没有固定的办公室,每到开学时,胡云飞等人在学校的大厅里找个地方支起几张桌子,放上学校的招生文件和荣誉证书就开始办公了。放学后,他就把奖杯奖状装进一个纸袋里带回去,并开玩笑地把纸袋称作“校长的公文包”。

  事情虽然很多,可报酬却是一分都没有。学校的老师和职工都是义工,校长甚至连老师的车马费都不能支付。

  因为以上种种,家人一度对胡云飞放下生意到学校做义工,表示不可理解。他们甚至质疑,办学校明明是别人的事情,至于那么拼命吗?

  胡云飞的解释始终如一:这是大家应该做的事情,要让孩子知道从哪里来,“要让下一代能说中国话”。不管碰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下去。

  规模效应

  在学校校董会和全体员工的坚持下,学校不断发展壮大。从起初的一间教室一两位老师,发展到目前拥有500多名师生,已然成为荷兰中部最大、师资最雄厚的中文学校。在2009年,该校更被中国国务院侨办授予“首批海外华文教育示范学校”的荣誉称号。

  因为学校的规模日益扩大,乌特勒支中文学校搬入了目前的校舍。这次搬迁,倒是出自校方自愿。这个新的校舍能容纳5000多人,教室内还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校舍的租金很贵,不过为了将来的发展,我们还是租下来了。”

  规模之外,学校的教育水准也有口皆碑。在中文水平考试等相关活动中屡获佳绩,还多次国内媒体,以及荷兰当地报纸作过报道。(项有标)

【编辑:范超】

>华文教育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