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舌尖上的中国文化:海外汉学家的中国情缘(2)

2013年01月28日 09:29 来源:中国日报网 参与互动(0)

  八十年代,Terrill写作出版了《毛泽东传》,至今在中国已销售了180多万册。“我认为在这本书里我比较客观,这是身为外国研究者的优势,”他说。“但是相比中国学者,我没有在毛泽东时代生活过。我只是试图理解毛当时的想法,他的成功,失败和矛盾。把毛当做一个人来描绘。我相信在读我的书之前,很少有中国读者了解毛的个人生活。”

  除了海外学者的热心参与,中国社会也向外国研究者敞开了大门。Alitto说他80年代到中国山东邹平县做考察的时候,当地政府非常谨慎,甚至下达了通知让村民们小心应对他这个外国人。

  “我开始还不知道。忽然路边一个小孩指着我大喊一声‘就是他!’然后跑掉了,”他说。

  2012年,Alitto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演讲时,受到了听众们的热烈欢迎。当他步入讲台时,掌声和欢呼声从500多名听众中爆发出来。Alitto作了个揖,随即用流利汉语奉上了一堂关于中国哲学家梁漱溟和儒学的讲座。

  他说现在美国连高中都有中文课程,人们也可以很容易地来中国旅游,居住。互联网时代更是给跨文化研究提供了便利。从前他为了查阅资料不得不远赴重洋,如今只要点点鼠标就可以找到了。

  海外汉学研究中心的顾钧教授介绍说,海外汉学研究给国内学术界带来了新的观点和研究方法。他举例说,有些国外的研究者对鲁迅评价不高,有的弄不清贾宝玉是男是女。“‘三人行,必有我师’,外国学者可能会问‘这三个人里面有没有女的呢?’,”他说。“这些观点不一定对,但是的确给国内的学者带来了新的刺激,也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和方法,比如说社会学的角度,后现代的理论,女性主义的视角等等。”

  没有语言的障碍,中国学者在汉学研究上有先天的优势,但是也要注意学习海外汉学家的研究成果,并且给出中肯的批评。顾钧表示,过去十年不但是海外学人学习中国的时期,也是中国热心向海外推广中华文化的十年。

  孔子学院自2004年成立以来已经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落地,拥有超过50万的注册学生。外文出版社在过去半个世纪,用43种语言在100多个国家出版了2万多种中国图书。

  “我现在有些担心人们过多地关注中国的经济增长,而不是中国的文化,历史和传统。学生转向汉学研究仅仅为了更好的工作机会。如果经济增速减缓,汉学研究有可能会走下坡路,”顾钧表示。

  瑞士苏黎世大学的资深汉学研究员Ralph Weber认为经济崛起不应该成为学者关注中国的唯一原因。

  “就像当日本经济腾飞时,日本研究也流行一时。之前,欧洲大学很少教授非欧洲的历史和文化,但是现在已经很多元化。这是一个健康的发展,”他说。“在中国经济崛起之前,汉学研究就存在了。如果说只有影响力强大的文化才值得研究,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我觉得世界上其他文化,例如非洲的文化,也值得研究,即使没有人会说非洲的经济已经腾飞了。”(记者 彭奕宁)

【编辑:范超】

>华文教育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