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桥中文比赛埃及冠军:汉语“选择”了我
正是埃及开罗大学期末考试的最后阶段,绿意盎然的校园里等待进入考场的学生熙熙攘攘。正在中文系读大四的叶欣欣下午也有一门考试,但她欣然如约坐在校园的长椅上,同记者聊起她与汉语的不解之缘。
学了4年汉语的叶欣欣,上个月刚刚获得第十二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埃及赛区选拔赛冠军。一袭鲜红色的头巾搭着黑框眼镜,她新潮中透着知性。
叶欣欣与汉语结缘可以说是“误打误撞”。“不是我选择了汉语,而是汉语‘选择’了我,”叶欣欣告诉记者,她原本最想学的专业并不是汉语,但因为没能如愿以偿,便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进入了录取她的中文系。
没想到,经过一个月的学习,叶欣欣对汉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很多学汉语的埃及学生眼里,汉语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每每提及便面露难色。然而叶欣欣并不这么想。
“汉语虽然难,但很有意思。学习汉语每天都能发现新的东西,让人特别开心。”在叶欣欣看来,学习中遇到的障碍不仅不会令她气馁,反倒不断地激起她学习的兴趣、加固她攻坚克难的决心。
“每一种语言都有它难学的地方。其实汉语最难的是汉字的书写和记忆,学得时间长了就会习惯,语法、发音什么的并不难,”叶欣欣说。
有准备的人永远不缺机会。大一暑假,叶欣欣报名参加了开罗大学孔子学院举行的汉语夏令营活动;大二,她来到北京大学留学一年。
北大留学的经历给了叶欣欣课业上的收获和精神上的鞭策。“我特别喜欢北大的老师、学生。我认为他们都很勤奋。这种勤奋影响了我,我也很努力、认真地学习,”叶欣欣说,她毕业后将留校任助教一年,然后申请去北大读研究生。
平日里,叶欣欣非常喜欢看中国的连续剧,《家有儿女》《婆婆也是妈》《男人帮》都是她的最爱。她说,这些连续剧不仅对提高汉语口语和听力有很大帮助,更能让人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百姓的生活习俗。
6月30日,叶欣欣将前往中国长沙参加“汉语桥”比赛的总决赛,她表示相信自己有实力在比赛中获奖。
叶欣欣把“汉语桥”比赛看作锻炼汉语能力、了解中国文化的绝佳机会。“‘汉语桥’比赛对我了解中国很有帮助,通过准备比赛,我还学会了一些才艺,比如功夫扇、绕口令,也都很有意思,”她说。
如今,在埃及的中资企业和中国游客越来越多,能够进入中资企业工作或者做一名中文导游,成为许多埃及学生学习汉语的重要驱动力。虽然每个学汉语的学生都有一个中国梦,但这个“梦”的内容不尽相同。
叶欣欣说,未来她打算回到埃及当一名汉语老师,帮助更多的人学好汉语,从而使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记者田晓航 田栋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