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志愿者赴泰国闯非洲教中文 自编教材
河北经贸大学一名男生,在2010年上大四时,就被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招录为志愿者老师,先后赴泰国、尼日利亚,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三年,如今他又参加了研究生考试,选择的专业也是汉语国际教育,以便今后更好地到国外传播中国文化。为此,他还编写了一本汉字学习的书——《国际通行汉字》,希望汉语能够成为一种重要的国际语言。主管老师评价说,他是多年来对外汉语志愿者中表现最突出的一位,难能可贵。
讲述
在泰国,他利用书法特长教学生写毛笔字
1月10日,26岁的王国番匆匆整理行囊,准备回邯郸魏县,看望久未谋面的爹娘。作为已经毕业三年的河北经贸大学的学生,此前他参加了河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考试,报考专业是汉语国际教育。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专业,是为了一个梦想。
早在他上大四的时候,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向全国招录赴世界不同国家的孔子学院,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志愿者,分给河北省的项目有泰国、尼泊尔和印尼。那个时候他没有选择考研,也没有去找工作,而是选择报名参加了外教志愿者选拔考试。
参加面试的有1000多人,经过层层选拔,最终王国番等近百人胜出。
2010年6月,大学尚未完全结束,王国番就被派往泰国帕塔亚市Aksorn经济管理学院任教,第二天就开始为学生上课,主要任务是负责全校22个班的中文课,组织YCT(Youth Chinese Test)考试,利用学校文化日,宣传中国文化,编写适合泰国学生的中文教材。
除了语言教学,还有文化方面的介绍,比如学中国歌、看中国电影。此外,还组织一些文化活动,在学校文化节上,有一块专门的中国文化展览角,他利用自己的书法特长,现场教学生写中国毛笔书法和中国汉字,很多师生都特别感兴趣,纷纷前来尝试,并索要他的毛笔字签名。
22个班的教学,也就意味着一周要上22节课,平均每天四五节课。大部分时候,他是迎着朝阳上班,伴着夕阳下班。
就这样,转眼一年将逝,在他回国前上最后一节课的时候,发现黑板上多了几行用中文写的大字:“我们爱老师,谢谢老师!”顿时,一股暖流涌上他的心头,感觉特别有成就感。
正是这种成就感,使他更加喜欢有人情味的对外汉语教育工作。
在尼日利亚,他指导的中国歌舞获第一名
2011年4月,王国番刚从泰国回来,就匆匆来到国家汉办,表达了自己想去一个英语国家当志愿者老师的愿望。结果,他被派往尼日利亚拉各斯大学孔子学院。
当年11月,他和9位志愿者老师一起来到了拉各斯,真切地接触到了非洲的红土地、丛林、热浪、黝黑的人们、落后的设施。由于是初来乍到,一切感觉都很新奇,都乐意尝试,他们满怀激情地投入生活和工作中。
因为在短时间内很难分清当地人的长相,他经常认错人,闹出不少笑话。而在课堂上,学生们也都觉得他们这些来自东方的人很稀奇,都争着跟他握手,拥抱,摸摸头发,问这儿问那儿。
面对一群非洲孩子,教他们咿咿呀呀地说中国话,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需要外教老师有足够的耐心。所以,当他第一次听到学生说“王老师好”,第一次听到学生开口唱“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时候,内心深处都会升腾起一种民族自豪感。
王国番说:“我们和黑人兄弟姐妹,只是肤色有别,但我们有共同的智力,共同的情感!”
还记得,在学校春节联欢活动上,他首次用英语、汉语担任主持人,学生群情激昂,欢歌笑语;还记得,在首届尼日利亚中国歌曲舞蹈和中国知识大赛上,他指导的团队凭借舞蹈《健康歌》,荣获舞蹈项目第一名;还记得,“中国文化月”活动中,他既是策划、宣传、主持,又是该文化活动的项目负责人,让学生们在互动中,了解中国文化的魅力; 还记得,“汉语桥”大赛,他指导的教学点Ladybird学校,以一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博得了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获得了孔子学院颁发的“汉语桥”大赛奖杯……
一年期满,绝大部分老师回国,而王国番却依然坚守在那片红土地上,一干又是一年。
追求
梦想实现汉语国际化
在三年国外教学实践中,王国番发现,外国学生学习汉语几乎有一个共识:汉字难学。所以,王国番很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解决这个问题做些贡献。
其实,早在他上大三的时候,就认识了一些河北经贸大学国际班的学生。也就是从那时起,他就有一个“异想天开”的梦想:使世界操不同语言的人们“书同文”,具体来讲就是汉字国际化。他认为,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等地的人,虽然不懂汉语,却可以懂汉字,是因为汉字是表意文字,几乎每一个汉字都有表意元素,这就使得汉字即使不知其读音,也能知道其大致的意思。如今,随着东方中国的崛起,汉语汉字地位日益提高,汉语一定能够成为一种重要的国际语言。
因此,他在翻阅了大量资料,通读《说文解字》、《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的基础上,着手编写了一本名为《国际通行汉字》的书,用于拉各斯大学孔子学院的教学,反响很好。
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学志愿者老师,王国番不仅让很多外国孩子学会了说汉语,写汉字,了解了中国文化,而且还收获了诸多友谊,也锻炼提高了自己。
他在拉各斯大学孔子学院工作期间,中方老师共有10名,他是唯一的河北人。10位中国老师分两处住,每处5人。周一到周五,每人轮一天班做饭,周末大伙一块改善伙食。这种生活方式极大地锻炼了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厨艺水平,学会了炒米饭,做豆浆,蒸馒头,擀面条,包饺子,做疙瘩汤和各种炒菜,俨然成为“家庭主男”了。
2013年9月,他从尼日利亚回国后,为了实现汉字国际化的梦想,便放弃了一次次谈恋爱的机会,立即投入到报考河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复习中,选择的专业正是汉语国际教育。读完研究生之后,他还会选择到国外孔子学院任教。
河北经贸大学人文学院项目负责人郑卫国老师说,2010年他们学校有35名学生到国外任教,但能坚持三年者却只有几人,王国番是他们学校历年对外汉语教学志愿者中表现最突出的一位,也是编写汉字学习书的第一人,深得郑老师赏识,亟不可待地把《国际通行汉字》推荐给学生们学习。
纵深
孔子学院外教志愿者每年都会招募
据了解,从2004年开始,我国在借鉴英、法、德、西等国推广本民族语言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在海外设立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取名为“孔子学院”。目前,中国在全世界116个国家建立了430多个孔子学院,还有650多个孔子课堂。
王国番介绍说,孔子学院外教志愿者老师基本条件有本科以上学历,中文类外语类教育类等相关专业,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甲等以上,英语一般要求六级水平,有中华才艺特长(如书法、手工艺、武术、民族器乐、声乐等)。国家汉办每年都会招募,有意者请登录国家汉办官方网站。(李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