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报道 说:连日来,中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深陷十面“霾”伏,多地空气质量遭严重污染。尤其是北京,PM2.5浓度曾一度攀至700微克/立方米以上。厚德载“雾”、自强不“吸”,民众如此调侃自己的无奈。此次大范围重污染过程属近年来罕见,引发中外舆论关注。中央气象台14日预计称,新一轮冷空气将于16日“光临”中国大部地区,届时,笼罩中东部地区多日的雾霾或将消散。据此,不久的将来,深陷十面“霾”伏的中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将突出重围,迎来明媚阳光和新鲜空气。但我们不得不深究其源,雾霾天气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什么影响?人们从中获得哪些反思和警示?未来又将如何减少雾霾的产生?针对上述疑问,中新网特别邀请到北京师范大学大气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田贺忠做客中新网,为广大网友逐一解答。敬请关注!并欢迎在线交流互动。 (2013-1-14 16:49)
主持人 说:连日来,中国中东部地区深陷十面“霾”伏,多地空气质量遭严重污染。尤其是北京,PM2.5浓度曾一度攀至每立方米700微克以上。网友在认真探讨雾霾成因及治理对策的同时,也纷纷以幽默“笑”对无奈,厚德载“雾”、自强不“吸”,我们频频见到,微博和论坛上的各种神吐槽层出不穷。今天来到我们节目当中参与讨论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大气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田贺忠。
(2013-1-15 10:02)
田贺忠 说:大家好 (2013-1-15 10:03)
主持人 说:我们聊到这个话题的时候,也关注到今天的天气,在节目开始之前,刚刚是下雪,您说下雪能不能解决现在北京这样雾霾的天气,以及对于空气污染指数能够起到一个比较好的下降作用呢? (2013-1-15 10:04)
田贺忠 说:我刚才在过来的路上,看到飘着小雪,很多市民,包括咱们的观众朋友,都在热烈地期盼着这场雪的到来,还希望它下得再大一点,这样可能对我们的污染消除的速度也可能更快一点。其实现在可能在路上,我听北京市环境检测站公布的数据,污染的指标,已经明显的在下来了,有些地方已经降到了轻度污染,从降雪这样的条件来讲,对于清除大气里面的颗粒物有很好的作用。 (2013-1-15 10:05)
主持人 说:我们一直谈到大气的颗粒物,不得不说到一个值,PM2.5,北京有多个监测点PM2.5指数接近900,在环境类手机应用软件上显示为爆表,并且已连续3天达到空气质量六级污染,请您帮我们广大网友普及一下,这个PM2.5值指的具体是什么?真的达到了“爆表”的程度吗? (2013-1-15 10:06)
田贺忠 说:总的来讲,PM2.5,应该说是一个很专业的词汇,它指的是在大气里边悬浮的粒子,专业术语上叫:空气动力学的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的粒子,我们叫PM2.5。从早期我们的一些环境标准,是叫TSP,我们一般叫它总悬浮颗粒物,这种一般指的是小于100微米的,它能在大气里面较长时间的悬浮。
那么再接下来我们还有PM10,就指的是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10微米的,所以PM2.5这些年得到更多的关注,应该说从这个角度来讲,是颗粒更细了,那么更细呢,所以它这种通俗叫可入肺的颗粒物,我们一般叫PM10可吸入,它可以通过我们呼吸系统到我们支气管黏膜。2.5以下的粒子,可能更进一步深入到我们肺泡里面去,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沉静下来,也没有办法把它洗出来。所以这个慢慢积累,重要的是这些颗粒上边呢,由于颗粒越小,我们知道它的表面积就会越大,我们叫比表面积越大,它更容易吸附大气里边的病毒、细菌,以及一些有害的重金属元素,它的危害本身是在于它携带着这样的一些有害的物质到了我们的肺部,甚至是像1微米以下的,可能直接进入我们的血液系统,所以它可能造成呼吸系统的疾病,然后就是我们表现在支气管喉咙都不舒服,可能就是很多人的症状。再进一步,可能对一些易感人群,比方说老人、小孩,或者本身心脏不太好的人,可能会有更严重的反应。 (2013-1-15 10:09)
主持人 说:的确,为了咱们今天这期节目,我专门做过调查,我妈在医院工作,我昨天晚上11点的时候,我打电话给她,问他们医院的患者的一个数量统计,从11点到半夜,在一个小时之内接诊了18例,而且都是易感人群,可以说呼吸道的疾病案例太多了。而且还有一种现象我们也看到,这种大雾天气下,大家买口罩,为了说过滤掉这些颗粒物,让自己的呼吸道能够顺畅一些,清洁一些,您觉得这样的方式有用吗? (2013-1-15 10:10)
田贺忠 说:在这种重污染的条件下,首先我们要想办法隔离,也就是你少出门,少参加户外活动,这是第一条防护措施。在室内,关好门窗,室外因为污染很重,当然你必须要出门活动的时候,要去上班、上学,这时候选择戴口罩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可能在这个过程中,一个是我们要购买好的口罩,因为这种颗粒物,它比头发还要细得多,所以要有足够的效果,防尘效果。还有,除了说我们很多情况下,大家还要注意的一个是,我买了好东西,如果你没有正确地使用它,它依然难以起到它应有的效果,也就是说你的口罩的正确的佩戴方式,比方口罩的规格是不是适合你,包括你戴的方式,怎么样保护它的密封性。你戴的方式不对,这个效果就大打折扣,所以这方面还要注意。 (2013-1-15 10:11)
主持人 说:其实从我们身体的环境来说,对于这样的颗粒物当然接触得越少越好,但是从北京的地形上来说,可以说是一个簸箕状,三面环山。也有网友是这样说的,我们时不时老天爷这样吹吹风,污染物就扩散,如果没有比较好的扩散方式,就容易形成污染物的聚集,难以扩散,您怎么看? (2013-1-15 10:12)
田贺忠 说:污染是怎么造成的?污染应该说是首先有排放造成的。但是,这个过程应该从大气污染来讲,我自己理解,应该是从地形、气候条件,然后再加上本身的污染排放,这样的一个整个的、综合的作用来决定了我们污染的严重程度,或者它的稀释扩散程度。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首先要减少污染物把它释放到大气里面,这是根本。当然,在这些地形的条件,这些确实也是不可回避的,地形和天气在目前我们这样的一些技术条件,包括我们的经济创收能力来讲,你很难去做大范围的,干预天气这样的一个做法。地形,比方说北京,我们首都选址在这儿,我们既然在这儿,我们就要按照在这儿的方式去,怎么办?最首先的还是要通过调整我们这种生产方式,我们的生活方式,然后降低污染的排放。它应该说是一个地形、气象,然后到污染排放,它是互相叠加的作用。当然,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在夏天下大雨,或者冬天下雪,我们往往会发现雨后、雪后,我们北京的天蓝蓝,非常悦人的状况。紧接着我们看到,如果从第二天又开始没有风了,开始慢慢的空气质量从优变良,然后变中等污染,重度污染,可能到第四五天,这时候条件如果没有改变,可能慢慢又成了重度污染。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气象条件确实对我们大气污染的严重程度有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 (2013-1-15 10:14)
主持人 说:其实我们看到这一次中东部地区大范围的出现这样的污染物难以扩散的情况,而且全国多个地区都经历了长时间的雾霭,这样大面积的气象状况是如何造成的?而且我也看到说石家庄为了改变污染难以排放这样的情况,实施了人工降雨,您觉得有些什么途径可以改善呢? (2013-1-15 10:15)
田贺忠 说:总的来讲,就像刚才说的,可能也有网友提出说是不是可以人造风,但是可能从目前来讲,一个是从经济上,从技术上,还不是特别现实。我们可以看到整个这段时间,是我们全国相当范围的地区是处在低压控制区,这种大的天气背景条件,其实是一个人力很难去有更大的作为。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污染它是污染物造成雾和霾的叠加,为了减轻污染,我们通过减少我们的污染物的排放,这还是一个比较直接的活动。如果从这种意义上来讲,网友们提出在一定程度上还要靠老天爷,确实需要老天爷来帮忙,要配合我们。我们人在做,在尽最大努力去减少污染排放。加上有利扩散的气象条件,可能就能够使得污染程度减轻或者消散。
(2013-1-15 10:17)
主持人 说:为什么雾霾会对空气造成如此大的污染,而且世界上有很多城市,比如像伦敦,被称为雾都,不同的雾霭能够反映出什么样环境的变化,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2013-1-15 10:18)
田贺忠 说:伦敦,我们从小说中,在上大学的时候,学到十大公开事件,其中很有名的就是伦敦的烟雾事件。所以其实发达国家也都走过我们今天所面临的这样一些重污染的事件发生的这样一条路。那么从它的根本来讲,比如像伦敦烟雾的发生,其实在五十年代,它也是以烧煤为主,无论是发电厂,还是到居民的冬季取暖。伦敦它的地形,它是个岛国,四周是海,在冬季湿度大的情况下容易产生雾。在这种雾的条件下,大家对电力的需求,对取暖的需求增加了,需要烧更多的煤,所以它是一个向上叠加的影响,互相影响,然后使得污染出现。
其实对北京来讲,我们这两年在冬季出现的情况,我们看到也是类似的状况,对于中国来讲,我们现在还是70%的能源来自于煤,我们要依靠煤,我们国家的电力,可能有80%左右的电,是靠煤发电获得的,居民取暖也是。这些年北京市政府还是采取了很多的措施,减少煤的排放。但是随着我们城市化的发展,我们城市越来越大,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密集,包括建筑物的高度,密集程度也在互相影响,使得污染物在大城市里边的扩散条件,其实是在没有乡村这样开阔的地方好,所以带来叠加这样的互相影响,使得污染呈现一个加重的趋势。所以雾和霾,看起来在冬季出现的,往往是伴生的,它背后带有我们对能源,我们对生活条件这样的一些需求又促进了。比方冬天大家觉得天气冷,我更容易开私家车上路,不选择公共交通,因为出门这段时间,我们到公交站一公里,会促使一些人,包括儿童,行动不方便的老人,甚至年轻人,我们也有追求舒适生活的权利,从某种程度上,各种方面都在叠加,而不是说在相互抑制的趋势。
(2013-1-15 10:20)
主持人 说:其实我们也谈到您说的私家车,包括汽车尾气排放,也看到一些城市在污染重度的时候,这两天实行单双号机动车限行,北京也提出公车30%进入限行的管理范围之内,汽车尾气排放对于环境污染的影响有多大?而且您觉得汽车限行对于我们控制雾霾天气的出现有什么样的改善情况? (2013-1-15 10:21)
田贺忠 说:应该说从PM2.5的角度来讲,我们说它是一种细微颗粒物,从它的来源来讲,它有一次排放,我们叫它一次污染物,还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所谓的二次污染物,它可能不是直接排放的污染物,就像我们排放到大气里面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这样一些其他的气态污染物质,在大气里面会发生化学转化过程,进一步新生成的粒子,它可能有更新的一些特征,所以会产生这样的一个复合性的污染。所以从来源上讲,包括我们的燃煤发电厂,我们的工业生产,到我们居民生活。当然我们城市里面一个很显著的变化,就是机动车的保有量增加得非常快,北京有500多万辆车在路上,它带来的污染,而且由于它的排放不像发电厂,发电厂两百米的高烟囱排放,可能带来更大的稀释范围,汽车的尾气排放很低,可能更接近于我们人呼吸的高度。所以在这样的一个层面上来讲,可能汽车尾气的污染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对于北京来讲,由于我们公车确实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从公车来讲,带头去进行一些限行的措施,我觉得一方面是政府切实地在为减排做一些工作。另外一个,这也是一个风向标,给公众提供一个良好的引导或启示,我们政府和公众,我们需要一起面对,因为大气环境它是我们真正叫同呼吸、共命运,这时候没有一个人可以独善其身,可以置之度外。所以无论是从政府层面,到每一个公民,其实可能我们都可以从自己一点点做贡献,从削减排放做努力。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对于一些严重污染的情况下,采取一些必要的应急措施还是很必要的,比方说像北京市政府最近发布了像公车限行,包括一些企业的限产,首先我们想,它能够迅速地把污染物的排放降下来,因为本身遇到不利的天气条件下,是污染不断累积的过程,因为这些污染物不能被风吹跑,它就积蓄在这个地方,如果再释放,它污染程度就会叠加,是这样一个过程。 (2013-1-15 10:23)
主持人 说:我们也看到昨天北京成立了极重污染应急指挥的管理部门,您觉得还需要哪些具体措施来应对重污染的天气情况呢? (2013-1-15 10:23)
田贺忠 说:像一些包括对重度污染企业,调整它的生产方式或者是产能,然后机动车,倡导大家首先选择公交,少出门。但是可能从应急机制来讲,现在可能很多人有些还觉得做得不是特别到位,我们在前面应急预案是不是做得还不够那么细致,这样重的污染,像教育部门临时也决定中小学已经不能在户外活动,建议中小学生在教室里面,不要外出。从另外一方面,我们是不是对于这些中小学可以采取放假措施。我们在平时是不是可以做这样的预案,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以政府的一种形式来公布,对于中小学可以采取暂时停课的方式,一方面保护了这些易感人群。另外一方面,他们也减少了出行,其实也带动了减少了污染,其实这是一个联动的过程。 (2013-1-15 10:25)
主持人 说:没错,其实我们也看到现在污染的情况比较严重的时候,很多人也谈到减少可吸入颗粒物的情况和手段,我们刚刚聊到了口罩,还有一些人说比如在室内放一些活性炭,用一些植物,包括空气净化器,您自己从事这方面的研究这么长时间,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些您自己知道的,但是我们大家可能不知道的一些生活方式呢? (2013-1-15 10:25)
田贺忠 说:其实从这个方面来看,像口罩,可能有一定的防护效果。至于在室内,因为在重污染条件下,我们室内和室外的环境还是有很显著的差别,所以我们在平时天气好的情况下,我们鼓励大家做到开窗通风,但是在这种条件下,要紧闭门窗,室外室内有效地隔离。一些绿色植物、活性炭,这些可能会有一些效果,但是我想是有限的,最重要的还是人做好自身的防护。比方说我们在平时的时候,通过锻炼提高自己的心肺功能,也就不会成为易感人群。对于老人和儿童,要尽量地待在室内,而且注意休息,合理饮食,去保障自己的身体健康。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说它应该是污染的一个综合防治的一个手段。 (2013-1-15 10:26)
主持人 说:比如市面上销售空气净化器,效果大不大? (2013-1-15 10:27)
田贺忠 说:在室内,它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所以它可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长时间使用,再先进的产品,你长时间使用,它在室内循环,它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包括我们说开空调,我们要注意滤网的及时清洗。包括活性炭,它有一定的吸附作用,但是我放了几年,它也有它一定的吸附容量,这些都需要及时更换,所以还是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和正确的理念,包括一些产品的正确的使用。 (2013-1-15 10:28)
主持人 说:对,不管是哪种产品,我们要注意它合理使用的方法和手段,尤其是用的时候时间长短问题。您说到时间长短,我们其实也从长时间北京的空气质量上也观察到了一些数字,我们编辑帮我们总结了一下,我们在2008年看到北京环保局宣布8月19号的时候,说奥运会开幕以来,空气质量天天达标,一级天占到50%以上,为十年来历史的最好水平。三年以后,2011年9月26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空气质量数据汇总,北京的空气质量在91个国家近1100座城市中排名是1036位,您认为这样快的环境质量恶化速度的原因是什么呢? (2013-1-15 10:29)
田贺忠 说: 我们想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首先我们在奥运会期间的空气质量非常好,这是我们国家为了成功地举办一届奥运会,我们要向世界展示我们改革开放良好的一个社会形象,也为了保障运动员发挥出好的成绩,他们的身体健康,所以我们其实做了很多的,应该叫临时性的一些措施,就像一些区域的联动联防的机制,我们为了准备奥运会,北京以前很大的国企首钢,我们搬迁出北京,包括焦化厂,我们把一些高耗能的,污染比较重的企业就迁到外地了,从这个角度来讲,地方损失了一些GDP,为了改善环境质量。
另外,在举办奥运会期间,我们还有大量的一些工业企业,我们通过限产、减产。而且由于我们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们区域性的污染越来越显著,我们单独北京采取工作,可能它的效果难以达到很理想的状态,所以还需要周边的区域,包括河北、山区、内蒙、山东、辽宁等,都需要配合着去采取一些临时性的污染的节能减排措施,所以保证了我们奥运会很成功地举办。
但是在这过后,由于这样的一些措施,其实它难以形成长效机制,它是一个临时性的措施。而且中国这些年,我们在快速地发展,应该说中国过去三十年前所未有的快速的发展带来的问题,所以使得我们的问题产生一些叠加,我们在老的问题没有良好的解决情况下,这些新的问题不断地出现。所以我们的大气污染,我们前辈的环保专家才提出说,中国复合型的大气污染,具有压缩性、复合型、叠加性等等诸多特点。从这个方面来讲,我们国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环境治理方面,因为我们人多,我们是以煤为主的能耗消耗结构,我们难以短期内发生一个根本性的改变。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的污染可能现在出现这样一个阶段,可能促使我们大家需要下更多的努力,但是可能很难一蹴而就,我们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阶段,我们环境治理我们也需要一定的时间,给我们政府,给我们公众每个人一个适应、改变的时间,可能我们的空气质量才会变得越来越好。 (2013-1-15 10:31)
主持人 说:我们也看到网上有网友投票,现在空气污染的程度比较严重,和大雾的关系比较密切,这种说法是科学的吗? (2013-1-15 10:31)
田贺忠 说:应该说,尤其冬季出现的重污染的天气,有雾天和污染天叠加,所以叫它雾霾天气,雾天的条件是我们近地面的湿度比较大,但是它又难以形成降雨,所以湿度大。湿度大,使得大气里面的氧化性更强,可能更有利与促进气态污染物生成新的二次的细粒子。这种雾天又反过来影响我们的生产方式和人们的出行方式,可能背后带来我们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可能最后我们制造了更多的污染,所以它是一个互相影响的过程。当然我们就会想到,如果没有雾天的时候,企业的生产水平也差不多,就是因为流水不腐,空气流动过程中,有很好的扩散稀释条件,能够把污染物比较快速地稀释到更低的浓度,所以这样带来的影响就降低,是这样一个过程。 (2013-1-15 10:32)
主持人 说:我们也看到说世界上很多国家对环境的治理和控制都产生了不错的效果,比如伦敦1956年英国正确颁布世界首部《清洁空气法案》,城区内设立无烟区,发电厂和重工业等污染大户迁往郊区,1968年又一次颁布法案,要求工业企业建立烟囱,有利于污染。根据我国现在的情况,要治理如此严重的污染问题,要做出什么样的努力,而且这个时间大约有多久? (2013-1-15 10:33)
田贺忠 说:刚才谈到伦敦,从伦敦治理污染的过程,首先是想办法解决煤的污染,也就是用清洁能源,比方说天然气,这样一个替代的过程。其实我们国家在这些年,也一直在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我们从十一五就提出来节能减排这样的一个过程。然后我们也在想办法优化我们的能源结构。但是目前,中国处在这个发展阶段,我们从对外来讲,我们可获得的资源,受到各方面因素的一些限制。我们国内的一些资源条件来讲,我们有一句话叫富煤、少油、贫气,也就是说我们煤资源是比较多的,石油比较少,天然气也很好。所以这些清洁能源,我们要有一定的技术条件,还要有资源条件,我们还要有有效的购买能力,才能解决。但是这些方面可能都需要一个综合考虑,中国来讲,一个是人多,13亿人口,使得很好的问题乘上13亿人,都会变成一个巨大的问题。另外,短时间内,我们依赖于煤作为主要能源的这样一个状况,基本上很难以改变,包括中国工程院我们国家的一些顶级专家他们的研究结果,我们即使再过一二十年,我们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它占的主导地位还是不会改变。其实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既然要用煤,因为煤里边有比较高的灰分,还有硫,包括一些重金属污染物质。我们近些年我们做的一些呼吁,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讲,因为我们必须要用煤,所以我们就要采取最严格的标准、最先进的技术来去限制燃煤的排放,这可能是一个解决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这时候我们用煤,我们要获得能源,反过来讲,我们也需要保护我们的环境,因为我们通过这样的一个削减污染排放的这样一个角度,所以可能未来对中国来讲,我们在能源利用方式上的一些转变,包括节能优先,我们现在经济发展了,我们每个人对于物质条件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带来城市化,不仅是人越来越多到了城市。同样一个人,他在农村和在城市,它的单位的活动水平是有很大差距的,所以看起来我们城市化的过程中,实际上也在加剧,增加了我们对能源的一些需求。 (2013-1-15 10:35)
主持人 说:的确是。 (2013-1-15 10:36)
田贺忠 说:在这个过程里面,我们要倡导节能的意识,我们在追求幸福生活的同时,我们也要想,我们在节能,也在保护我们自己的环境。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无论是政府层面,还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层面,都需要齐心协力去做这件事情。 (2013-1-15 10:37)
主持人 说:正如您所说的,我们从一些高能耗的企业来说,我们也看到过很多报道,比如中国我们单位GDP的产能消耗的高耗能可能是日本的多少倍,可能是美国多少倍。我们也和其他的一些环境专家聊过这样的问题,比如我们在北京奥运会举办,专门为了北京奥运会清洁空气,修了天然气运输管道,但是我们没有办法给每一个大城市需要清洁能源的地区都修建这样的天然气管道。而且我们也看到很多地区,我们修的西气东输这样的管线,都是为了解决庞大的用户使用天然气清洁能源的需求。所以说从多角度,我们要开源和节流。 (2013-1-15 10:38)
田贺忠 说:对。 (2013-1-15 10:38)
主持人 说:我们其实也看到,身处这样的雾霾天气,可能很多朋友生活起来有一些不便,但是我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当中,我们如何去适应,而且去缓解我们所处环境当中的这样一些焦虑,您在给我们提的意见当中,我们也听到很多有意义的,包括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想法。而且很多朋友也关心到这样一个问题,PM2.5的值非常高,对于环境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比如对农作物、水源,对这些是不是也会产生影响呢? (2013-1-15 10:39)
田贺忠 说:我们讲到PM2.5,第一个,公众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天灰蒙蒙的,颗粒物本身携带着很多的有毒的物质,所以对我们呼吸道、心血管产生危害。
另外从农作物的角度,大气里面悬浮的粒子,它会通过一定时间,会沉浸在叶片上,植物靠光合作用来生长。北方我们看到冬天叶片上往往会有一层浮土,这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另外一方面,大气能见度的降低,也改变了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辐射平衡,从这个角度来讲,可能又会间接地影响大气里面成核的作用,直接影响我们的降水。所以这些变化,也可能对一些降水的格局产生影响,包括气温的变化,它带来一些间接影响,比方作物的生活习性,包括有害的昆虫,包括这些年大家谈论的全球变暖,可能都是互相耦合的作用。
当然除了对农作物,还有对建筑物,对我们的材料,还有我们露天的文物,一方面颗粒本身覆盖,会影响它的美观度。另外颗粒物是酸性的,可能会产生腐蚀等等,所以它是综合性的影响。 (2013-1-15 10:41)
主持人 说:其实我们也看到今天早上中央气象台的消息,随着冷空气的南下,将迎来大范围的降雪,可能会改善我们的环境。不过这样的重污染可能给我们提一个醒,我们可能要改善我们的生活习惯,更好适应我们环境,和我们环境达到和谐相处的方式。正如您刚才提到的,我们追求生活物质的同时,也要考虑如何和环境和谐相处,塑造美丽中国。感谢今天您来到我们的演播间,感谢各位的收看,再见。 (2013-1-15 10:42)
田贺忠: 说:谢谢。 (2013-1-15 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