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报道 说:杨洁篪近日在《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新形势下中国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阐述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等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外交思想,引发关注。中新网特别邀请到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于8月21日上午9时30分做客《新闻大家谈》,为广大网友释疑,敬请关注,并欢迎网友在线互动交流。 (2013-8-20 14:02)
主持人 说:各位网友上午好,欢迎收看《新闻大家谈》,我是李越。杨洁篪近日在《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新形势下中国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阐述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等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外交思想,引发了关注。今天中新网特别邀请到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做客直播间,为广大网友释疑,曲所长您好,欢迎您。 (2013-8-21 09:40)
曲星 说:你好。 (2013-8-21 09:40)
主持人 说:这一篇文章可谓是对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的一次全方位回顾和总结。在您看来,杨洁篪为何选择在此时撰文总结中国外交?这是否意味着,截止目前,中国新领导层的外交思路已经清晰呈现,或者是基本成型,您怎么看? (2013-8-21 09:42)
曲星 说:从十八大算起的话,已经是半年多了,从今年全国两会到现在已经超过100天了,所以全球都感觉到中国的外交特别活跃,感觉到领导人提出很多新的思维,有很多新的做法,处理各种各样的复杂局面,感觉到举措也非常地有利,全球关注度都在提高。但是它需要有一个对它进行一个总结归纳,然后对未来中国这一届政府今后5到10年外交究竟有哪些新的理念,究竟有什么样的新思维,怎么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有一个非常权威的人士来对这个问题回答国际社会以及中国国内民众对中国外交的关心,对中国外交的思考。杨洁篪国务委员因为直接在国务院分管的就是外交工作这一块,所以由他来做一个权威的回答,应该说是非常地及时和释疑。 (2013-8-21 09:48)
主持人 说:这是否意味着,截止目前,中国新领导层的外交思路已经清晰呈现? (2013-8-21 09:49)
曲星 说:应该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局,从半年多实践来看,我们可以看到新的领导集体就任之后,中国外交出现了一个新的层面。简单概括一下说,大国关系热度更高,大国关系更加活跃,周边的温度在降低,发展中国家这个关系是在展拓,公共外交更加引起全球的关注。所以外交的布局从怎么样处理大国关系,怎么样调动大国关系,从顶层开始设计,怎么样来改善周边的环境,周边很多大的举措我们还有时间来谈;怎么样营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管控周边的一些矛盾和分歧;怎么样在多边外交舞台游戏规则制定的地方更多的参与全球治理,施加中国的影响,做出中国的贡献,这些我们看到都非常有章法。所以,可以说在外交上面大的布局它已经形成,思路已经是非常地明确,根据什么样的思路,中国领导人提出来,比如说和平发展,比如说中国梦,比如说新型大国关系,新的思维这样提出来,那么就对中国外交下一步的外交走向就展现了非常明晰的路径。 (2013-8-21 09:54)
主持人 说:没错,就像您说的,今年全国两会结束不久,中国新一届领导层即启动密集高效的外交行动,足迹遍及亚、非、拉、美、欧等世界五大洲。既谋新型大国关系,又探周边睦邻友好,既访亚非拉巩固传统友谊,又借多边峰会展现中国形象。有媒体用“全方位外交高开”来形容中国新领导层的外交开局,在您看来,这个“开局”有什么不同以往的鲜明特点? (2013-8-21 09:55)
曲星 说:刚才讲了,非常重视的是顶层设计,顶层设计就是中国首先访问什么样的国家,访问这样的国家要有什么样的目标。首先访问的是俄罗斯,它既体现了大国的关系,也体现了周边的因素,而访问俄罗斯实际是调动了中美和中欧的关系。按预订中美两国国家领导人要在下个月的二十国集团的圣彼得堡峰会上才能见面,为什么在中美领导人在安纳伯格庄园6月份就安排见面,其实就是大国关系非常活跃,因为欧洲方面法国总统奥郎德对中国进行了访问,所以我们也希望建立这种直接的沟通。然后在博鳌论坛来到12个国家的领导人,有7个是我们的周边,你再想到我们接待了周边国家的一些巴基斯坦总统,比如说韩国总统,比如说朝鲜的最高领导人的特使。我们领导人和我们一些高级官员出访东南亚,出访盟国,李克强总理出访印度、巴基斯坦,你看到在周边这一块怎么样营造良好的周边,发展中国家这一块你可以看到,在中国国家最高领导人第一次出访就访问非洲大陆,这是一个创新的做法,过去是没有的。 (2013-8-21 09:58)
曲星 说:而且在3个月之内又访问了拉美大国,所以在发展中国家关系这一块,利用访问非洲的机会,虽然只访问了三个国家,但是跟将近三分之一的非洲领导人进行了会晤会谈见面,访问拉美只访问了3个国家,但是跟8个拉美领导人进行了见面。所以,这些看到特点非常地突出,对国家的选择,在非洲既有英语国家,也有法语国家,既有传统多年的友好关系,也有我们的国家第一号领导人从来没有去过的国家。在拉丁美洲既有英语的国家,也有西班牙语的国家,所以这个选择是体现了顶层的这么一种设计,然后再多边舞台上不仅是要参加多边峰会,多边峰会按规定工作就是应该参加,而且在多边峰会上提出打出中国的主张,打出中国的建议,推出中国的倡议。这样使中国在这些多边机制里边作用更加明显,所以这些其实都是我们说,这一届新的领导集体在外交开局方面体现出的一些新的特点。 (2013-8-21 10:00)
主持人 说:在论述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重大成果时,杨洁篪在《求是》的撰文中首先提出了习近平向世界阐释的中国梦思想。文章指出,中国梦重要思想有利提升了中国对外影响力和亲和力,增强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话语权。在您看来,中国梦的外交内涵是什么? (2013-8-21 10:01)
曲星 说:中国梦一提出来引起全球的关注,中国要按照和平发展的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的梦想。那么它既是一个中华民族的崛起之梦,它又是中国国家强盛之梦,同时它也是中国人民每一个中国老百姓机会均等,实现自己人生设计这么一个梦想。那么从国际层面上来讲,它既是中国的梦,它也是地区的梦,也是全球的梦,因为是一个和平的发展共赢的这么一个梦。所以中国梦要实现那么两步计划,两个百年的计划,到2020年中国的GDP要在2010年的基础上增加一倍。所以,以中国的福祉为中心,还有配套的在经济社会、文化、环保上面有一系列的配套指标,到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的时候,要达到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各项指标的水平,所以中国要实现这么一个目标的话,他会向世界提供多少机会。 (2013-8-21 10:04)
曲星 说:今后5年之内我们要进口的十万亿美元的商品,给世界这么多国家提供多少就业的机会,我们向外投资达到五千亿美元,五千亿美元他会给接受投资的国家创造多少机会,所以它既是中国的梦,它也是亚太地区的梦,它也是一个世界的梦。所以中国梦一提出来就受到了很多国家积极的响应,我们知道非洲领导人讲,中国梦也是非洲的梦,也是世界的梦。中国梦提出来以后,美国国务卿访问中国的时候,其实我们可以更好的把它建设一个亚太的梦。所以这一个中国梦提出来以后,大家外交上有非常重要的含义,因为它是一个互利的,共赢的,是一个和平发展的,为世界创造机遇,也拉动中国的发展。通过中国的发展来促进世界的发展,又通过世界的发展,为中国创造机遇,所以我想它具有非常深刻的含义,正因为这样它在世界上引起了热烈反响和高度关注。 (2013-8-21 10:08)
主持人 说:没错,那杨洁篪在文章中还提到了“某些国际势力歪曲与诋毁中国梦的图谋”,歪曲和诋毁中国梦,他们的图谋又何在呢? (2013-8-21 10:09)
曲星 说:是这样,因为中国提出了一个国家理念,实现中国梦,国际上有各种各样的解读,大部分的解读是以人民的幸福为中心,以中国的经济发展为目标,以和平手段,和平发展道路为手段,实际上都关注到它给大家带来的世界上共同带两的福祉。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察点,有些国家对它进行歪曲,说中国梦,是不是中国梦想在取代别的国家要称霸,按中国的“两个百年”计划的话,中国就会超过美国,会不会像美国一样,在世界上对美国的行为有各种各样的诟病,说美国称霸,说中国会不会也是这样。 (2013-8-21 10:10)
曲星 说:实际这是对中国梦说得重一点是曲解,轻一些他是没有理解中国梦的真谛。在中国国内,有人说就是要偏离中国现在特色的方向,要走西方的道路,这也是内政方面的一些曲解。实际上中国梦要实现,要坚持中国目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为中国发展的今天提供了保障,也是一个有利的促进,下一步要实现中国梦,必须按照中国特色这样的道路来前进。但是有的人解读,既然提出了中国梦了,所以就跟美国梦一样,美国是一个模式,就应该走美国的模式,实际上这是一种曲解。 (2013-8-21 10:12)
主持人 说:我们该当如何应对? (2013-8-21 10:12)
曲星 说:当然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解读,绝大部分的解读是抓住了中国梦真谛的,就是和平的发展,为世界和中国创造共赢的前景,中国按照自己的特点来实现自己国内方方面面的改革,走我们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2013-8-21 10:13)
主持人 说:这就是应对的办法。 (2013-8-21 10:13)
曲星 说:我们坚持自己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自己并不完美,中国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革,但是这个改革是根据中国的国情,在维护中国的稳定在这个前提之下然后来进行改革。有一点咱们必须要清楚,就是别的国家他的判断标准是从自己的利益来出发的,他不是真正从你的利益来替你考虑的。现在我们在世界上看到很多,在中东这些地方,在埃及、叙利亚等等西方各种各样他们的政策,他们判断的标准是怎么样符合自己的利益,所以政策实际上有很多双重性的,同样的形式有不同的判断,不同的表态,不同的措施,为什么?因为他的判断标准是他自己的利益,所以我们的判断标准也是我们自己的利益,外界的话我们要听,有益的建议我们可以吸收,但是我们的判断标准是我们自己国家的国情,这一点必须要非常地清楚。 (2013-8-21 10:15)
主持人 说:您刚才也提到,今年6月,中美元首安纳伯格庄园会晤中,习近平与奥巴马一致同意,中美将共同努力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在杨洁篪文章中,也被列入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取得的重大成果之一。但我们知道,美国推出亚太“再平衡”战略,长期来看,中美在亚太地区的利益交汇在增多,误解误判甚至摩擦的几率都可能增加,在此背景下,双方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道路上,需要如何增信释疑? (2013-8-21 10:16)
曲星 说:这个确实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美国说我推行“再平衡”战略,“再平衡”战略并不针对中国,其实现在来他一定是针对或者一定不是针对,我觉得都为时过早。应该说它取决于中美关系怎么样互动,怎么样发展,如果中美关系能够良性互动,创造共赢的空间,就没有必要来针对中国,因为中国并不会向美国进行挑战。如果,中美关系没有办法来处理好,没有能够处理好当前的矛盾分歧纠纷,甚至利益上的某些冲突,关系进入到恶性循环的话,他的“再平衡”战略怎么可能不针对中国呢?所以他是应对新兴大国在这个地方崛起带来的挑战,这个挑战有多重的含义,所以这是为了避免就这种不好的前景,所以两国领导人提出来,建立一种新型的这样一个大国关系,然后美方给予了积极的响应,所以怎么样来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有三个要素。 (2013-8-21 10:20)
曲星 说:一个是要转变观念,转变一个什么观念?过去国际关系的历史或者理论有一个基本观念,就是后起的它一定是和现存的大国是没有办法和平相处的,为什么?因为你后起的,当世界秩序制定的时候,那个时候你还很弱小,你的地位,你的份额就很小,当你长大了之后,那么你的力量增强了之后,那你就会感觉到世界秩序对你来说不能容纳你的诉求了,所以你就要求改变秩序,就会影响现存大国的利益,所以就会发生冲突,这是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后起对现存的必然是威胁。 (2013-8-21 10:21)
曲星 说:那么国际关系的历史,我们看到,不论是从拿破仑帝国也好,纳粹德国也好,军国主义日本也好,实际上都是这种后起的挑战守成的,然后挑起世界大战。所以国际关系的理论和历史似乎都意味着新兴的和守成的没有办法来共处,观念必须要转变,而且也可以转变,因为今天世界不一样了,它高科技发展,共赢的完全是可能的。今天整个社会它是一个互联网的社会,办成一个地球村,相互利益是相互的高度依存,很难损害别人的利益来谋求自己的发展,天涯咫尺,瞬间万里,所以对于冲突制约的因素大大增加,所以守成的和新兴的不能够共存这个理念必须要改变。 (2013-8-21 10:23)
曲星 说:第二,要拓展合作。实际上合作的领域非常多,刚才我讲了,高科技为合作提供了可能,为开创共赢的空间提供了可能,面临的问题由于世界高度的融合,高度的相互依存,很多问题他都成为人类共性的。你比如说,海平面升高,气候变化,比如说能源短缺,比如说国际犯罪的跨境等等这些地方不仅仅是对某一个国家,气候变化不会因为边界而停止,他会对整个人类社会造成威胁。所以,在这些方面可以合作的领域非常多,我们注意到,中美两国元首见面的时候,包括前两天中美的国防部长见面的时候,都探讨了很多具体可以合作的空间,所以这个合作领域是可以不断展拓的。第二个要点就是要拓展合作。 (2013-8-21 10:25)
曲星 说:第三,非常重要的是要管控分歧,管控矛盾。因为毕竟拿中美来说,中国和美国是非常不同的关系,一个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一个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历史上中国曾是殖民地半殖民地遭受到了侵略,而美国是殖民列强之一,现在各自在政治制度上,中国通过多年的摸索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制度,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制度和基层自治以及一国两制的制度符合中国的国情。但是按美国的标准判断,跟他是有距离和差别的,所以这样的大国来处理关系就会有很多不同的,理念上有这样一些区别。然后涉及到实际问题,比如说美国在售台武器问题上,这是一个障碍,中国认为你既然中美关系基本原则是一个中国,你既然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个部分,你就不应该向中国的一个部分出售武器,但是美国有他自己的解释,他说他有与台湾关系法等等这样一些解释,这些一些分歧,短期内可能完全解决也有困难,但是怎么样把它管控好。 (2013-8-21 10:28)
曲星 说: 你比如说美国飞机抵近军舰进行侦查活动,美国说这是在专属经济区和公海一样,其实是不一样的。所以你在这儿针对中国的军事活动,对中国是非常挑衅,不信任的表现,要建立互信应该消除这些,美国说这是涉及到航行自由的问题,对于什么是航行自由双方也有看法,短时间内没法解决,但是要想办法管控它,不让两国的军机在这个地方发生意外的事故,这些都属于管控。在比如说钓鱼岛问题上,本来不是中美之间的问题,这是中国和日本的问题,但是美国在里面的作用却是非常重要,究竟中美之间怎么样来稳妥的处理这样一些问题。所以在矛盾分歧管控方面,如果能够做得更好的话,这三个因素关键转变了,拓展合作了,分歧和矛盾管控住了,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就有非常好的路径。 (2013-8-21 10:36)
主持人 说:您也提到钓鱼岛问题,其实上半年以来,朝鲜半岛问题、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等问题的持续存在给中国的周边外交形势带来了不确定因素。有声音就指出,当前周边外交是中国总体外交中的一个棘手问题。您是否认同这样的观点。 (2013-8-21 10:37)
曲星 说:周边确实非常重要,中国外交的四大支柱其中一个。就是说“周边是首要,大国是关键,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为什么“周边是首要”,因为最大的机遇在周边,最大的挑战也在周边,最有希望的是周边,最容易出问题的还在周边,所以周边确实是非常重要的问题。那么目前的形势,确实在周边出现了一系列的热点问题。那么就热点问题它的起源,原来一直都在的问题,但是在去年以来它突然变热了,那么起源不在中国。 (2013-8-21 10:39)
曲星 说:比如我们一个一个来分析,钓鱼岛问题来讲,钓鱼岛问题已经存在了100多年了,为什么去年就开始出现了这么大的分歧,是因为日本的石原慎太郎要提出购岛,他要进行一系列开发等这样一些活动。那么这样就会更加严重的侵犯中国的主权,中国当然不能接受,日本政府说,那怎么办?我把它买下去,他不是说控制国内的极右势力,他不是这样来处理问题,他说我政府把它买下去,就似乎控制矛盾了,你买下来,再在日本形成一个所谓的国内法律的转移关系,当然就是进一步侵害了中国的主权。 (2013-8-21 10:42)
曲星 说:所以中国再三警告日本,这样会破坏中日的关系,他还是这样做,所以我们要采取反制的措施,结果是我们打破了实际控制,我把它叫做打破实控,而不失控,日本单方面控制的局面被打破。现在我们定期的进去进行我们的巡航,我们宣传了领海基线,也把我们的主张提到了联合国,我们的执法力量定期的进去,局面并没有失控,局面很复杂,但是应对非常有方。 (2013-8-21 10:45)
曲星 说:从去年黄岩岛的事件来看,是菲律宾方面首先出动军舰军人来对付中国的渔民,引发了事端,中国当然要采取反制措施。所以中国实际上是终结了菲律宾在黄岩岛地区骚扰、查扣中国渔民正常作业的这么一种行为,终结了这么一种历史,所以他挑衅,我们反制,处理的应该说是应对有方。 (2013-8-21 10:47)
曲星 说:去年还有一个热点,在越南。越南他要进行所谓的海洋法立法,一个国家立海洋法是可以的,但是你不要把别人国家领土立到你的法里边,他把中国的西沙,南沙都作为他的内容加以规范,这样就侵犯了中国的主权。所以中国成立三沙市,在万安北滩进行招标,进行大规模的巡航执法也是进行了管控。周边的问题确实非常复杂,确实也是一个热点,但是中国应对也是非常有力,而且也是非常有方,既维护了我们的权益,也维护了地区和平稳定。 (2013-8-21 10:51)
主持人 说:是不是可以把这些处理方面理解成为杨洁篪在本次撰文中提到了要有“底线思维”。 (2013-8-21 10:53)
曲星 说:有一定的道理,我们为最好的结果来努力,但是我们也准备应对最坏的结果,做最坏的打算。如果你一定不跟我和平谈判,一定要干什么,我只好面对现实了。刚才我们讲了一个顶层设计,下边就是“底线思维”,“底线思维”就是我为了让形势向好的方面发展,我尽一切努力,但是不能不做最坏的打算,如果你一定要朝恶性方面去发展的话,我也有相应的准备。所以我该旗帜鲜明的表明立场,就要表明立场。比如朝鲜半岛的情况,中方说了,习主席在博鳌讲话的时候讲到,任何人不能为了一己私利来捣乱。各方听了都有不同的解读,都可能感觉到是针对自己说的,因为好几方面在进行互动吗,中国就说了,你爱怎么理解,你自己去理解,我的立场就是这样。王毅部长说了,不允许任何人在中国家门口生事,不同的人听了有不同的感悟,中国的立场就是这样。 (2013-8-21 10:56)
主持人 说:那么谈及中国目前的周边外交,因钓鱼岛问题,自去年以来中日关系就持续陷入低谷,近段时间日本政坛持续释放出新的右倾信号,也引起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的担忧和批评。在您看来,目前的中日关系僵局是否会持续?僵局破解的条件应该有什么? (2013-8-21 10:57)
曲星 说:我理解这个僵硬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因为僵硬的形成大背景是日本的右倾思潮的一种发展。这是一个大的背景,右倾思潮的发展不仅体现在中国钓鱼岛的问题上,它体现对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历史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是一个历史观的问题。我们注意到,安倍晋三这一届政府就任至今时间并不是太长,但是已经在一系列问题上语出惊人。安倍说,是不是侵略战争,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解读,话没有说出来,但是逻辑已经摆出来了,石破茂说慰安妇是有必要的维持军纪,说美国人也是这么干的,美国人非常严厉的斥责他了,然后麻生太郎说了,日本修宪以纳粹德国作为榜样,尽管他收回了,但是他并没有道歉。 (2013-8-21 11:00)
曲星 说:这些话这么密集,在这么重要的问题上连续有这些政治家说出来,他不是一个偶然的,反映出日本整个这一代对历史的认识,对战争责任的认识,如果一个犯下过战争罪行的国家,不能对这个罪行进行很好的反思,他怎么能够很好的面对未来呢?他和邻国的关系怎么可能不出现矛盾呢?所以由于这样的原因,我感觉短期内要让日本对他的历史观发生大的变化,可能有相当的难度,所以这样背景下,我觉得中日关系目前僵持的局面还会延续一段时间。 (2013-8-21 11:01)
主持人 说:什么条件可以打破这个僵局? (2013-8-21 11:01)
曲星 说:打破僵局,我觉得从日本的政治家方面说的话,他首先对历史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现实要有一个务实的态度。所谓历史的正确认识,对犯下的战略罪行、侵略罪行必须向国民、向日本有一个正确的阐述,向有关国家进行深刻的道歉。那么在现实的问题上。要更加务实,比如说领土争议纠纷的问题,它明明就是一个争议,你非说不是争议,如果不是争议,就不存在搁置的问题,如果都不是,你就按照你的想法这样去行动,争议的另外一方必然也是这个逻辑。你说没有争议,我也认为没有争议,这个钓鱼岛就是中国的,好了,既然你认为没有争议,我可以派船进去,那么我也认为是我的,我也可以派船进去,如果日本这样走下去的话,那就没有办法了。他必须在现实的问题上回到一个务实的态度,实际上中日建交的时候对钓鱼岛问题上没有找到解决的方案,怎么办?搁置起来,双方采取政治家的智慧把它搁置起来,40年中日关系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双方都从中获得了很多的好处。现在他不愿意搁置了,甚至否认有争议。 (2013-8-21 11:05)
曲星 说:中日关系像一棵大树,它有很多枝繁叶茂,2000年的历史,交恶的历史,打仗也就是50年,关系比较复杂。但是2000年应该是友好发展,它像大树一样,在树干的某个地方长了一个肿瘤,你是把它冻结起来,不要影响整个枝干的生长发育,还是让把它挑开,这就是问题的关键。应该说周恩来、田中角荣那一代人他们知道这是一个问题,短期内解决不了,所以把它搁在那儿,石原慎太郎就是想把它加热,实际上石原慎太郎达到了目的,所以整个中日关系受到了钓鱼岛的影响,受到了牵连,所以日本新的领导人想改变这个状况,他必须务实的处理这个问题,历史上要有正确的认识,现实上要有务实的态度。 (2013-8-21 11:08)
主持人 说:现在舆论上非常关注的一点,就是下个月召开的G20峰会期间,中日两国领导人是否碰面,您的判断是什么? (2013-8-21 11:08)
曲星 说:关键不在于碰不碰面,关键在于日本人他是真想缓和中日关系,还是不想,这是问题的关键。领导人碰面可以,不碰面也可以,在国际场合碰面也是很自然的问题,但是不可能每个领导人都能够碰面,这是开放的问题,关键的问题是,你是真想解决问题,还是不想解决问题。你想20国领导人相互都想见面,就那么两天的时间,互相都会晤就要400场对话。如果说是愿意解决问题,那么大家坐下来讨论没有问题,如果现在没有解决问题的愿望,只是说某种舆论宣传的这一种目的,那何不把会面放在可能发展双边关系的领导人间。所以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没有一个真诚发展关系、改善关系愿望的话,当然现在会不会面我不知道,从道理上来讲,会面也可以,不会面也可以,所有的领导人之间会面是不可能的,就把会面宝贵的时间能够用在建设性会面上,这是比较重要的。 (2013-8-21 11:12)
主持人 说:上半年,习近平主席先后访问了非洲和拉美地区,长期以来,中国同上述两个地区发展友好关系、开展经济合作时,国际舆论中一直存有一些误读,甚至非议、诋毁。杨洁篪在本次篆文中也提到“我们以正确义利观为引导,加强对周边和发展中国家工作”,这里强调的正确义利观”如何具体理解? (2013-8-21 11:12)
曲星 说:国际关系中大家都为了自己的利益,谋求发展的空间,这个没有问题,大家都说判断的标准嘛,但是有一个国际公理的问题。我们当然不是说我们就无私,因为目前国际社会是由不同的国家组成的,不同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水平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处理国际问题的时候,制定国际原则的时候,都想为自己的国家谋求更好的发展空间,这个就所谓的“利”。但是中国讲,并不是纯粹的完全从利益来考虑问题,利益非常重要,但是“利”和“义”之间它是一种辩证的关系,要想获得更好的利,就有有更好的公理,它的国际道义,才能够更好的实现自己的“利”。所以中国也非常重“义”,也非常重视国际公理,也非常讲究人民之间的友谊,中国跟发达国家处理关系的时候,并不是锱铢必较,斤斤计较,因为考虑到大家有共同发展的需求,所以中国在自己还很困难的时候,说实在话六七十年代,中国向发达国家提供很多援助,当时比较起来援助份额是比较大的,中国的援助非常贴近这些国家发展的实际水平,就是低成本的,非常实用的这样的技术,注重利用当地的资源,所以都体现了一种国际道义,一种援助。 (2013-8-21 11:19)
曲星 说:所以帮助这些国家发展经济,开发资源,等他们发展开发起来以后,双方的合作就可以有更好的空间。那么这种更好的空间当然也就给中国带来发展的机遇,你比如说中国创造的一种发展模式叫做“项目换资源”,一些国家他有某些方面资源比较丰富,但是人家把资源变成务实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变成基础设施这个需要大量的投资。西方国家往往是把资源拿走了,然后就走了,没有什么留下来的,中国是先帮助他们,中国提供贷款,来帮助他们建立工厂,建立公路,建立港口,建立矿山等等,先投入,然后用开采出来的资源进行偿还,这样中国获得了发展需要的资源,资源配置在中国得到了实现,给他们留下了大量的基础设施,跟老百姓的关系是密切相关的。所以我们看到很清楚的义和利的关系,不能是光讲利,不讲义,也不是说无偿的施舍,因为他总是一个相互的这种关系。所以我想这一届领导人,特别是习近平主席在访问非洲过程中,他提出来,中非之间发展关系这种义利观,他提出来了,中国与非洲的关系讲究一个真、实、亲、诚,他讲的四字箴言,杨洁篪国务委员在文章里边也谈到了,所以这是对义利观的很好的解释,也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 (2013-8-21 11:25)
主持人 说:回顾上半年的中国外交,从斡旋处理一度紧张的朝鲜半岛局势,到先后接待巴以领导人访华,促进巴以和谈,积极斡旋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也是上半年中国外交的特点。现在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国家利益已不可避免地延伸到了地区甚至于全球的各个角落,中国外交是否“还需”或者“还能”坚持延续20年的“韬光养晦”近来也成为舆论争议的话题。你的观点是什么? (2013-8-21 11:26)
曲星 说:这两边两个问题,第一个中国对热点地区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来参与热点地区的调解,这个确实特别清楚。我们注意到,在朝鲜半岛局势发展非常紧张的时候,中国同时的做韩国和朝鲜以及美国、日本方方面面的工作,成效也是非常明显,发出非常清晰的外交立场。同时中国几乎是同时邀请了巴勒斯坦的总统阿巴斯和以色列的总理内塔尼亚胡要求他们来中国,提出了非常鲜明的语言,提出了中国在中东和平问题上的一些立场,体现了中国积极地巴以之间进行斡旋的这么一个政策努力。同时李克强总理是前后脚访问印度和巴基斯坦,也体现出了愿意在印巴之间推动他们和解,这么一些努力,这方面确实做得非常出色,那么讲到了舆论上对韬光养晦的争论,中国还要不要韬光养晦,我觉得最根本的问题怎么来理解韬光养晦。从邓小平当时提出韬光养晦的这么一个战略指导思想的时候,他的含义是非常清楚的,他当时讲了,韬光养晦就是我们讲是几个基本要点,我可以概括为用“四个不”和“两个超”。 (2013-8-21 11:30)
曲星 说:不当头,就是在发展中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当然要从自己的立以来考虑,但是中国不去当头,不扛旗。苏联当时垮台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旗谁来扛,小平说我们不扛旗,我们坚持自己的基本路线,他是怎么处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关系?不树敌,当时很多国家解体了,出来很多新的国家,他的意识形态跟中国可能出现了很大的区别,但是中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处理关系,尊重本国人民的选择,不去批评别人,不树敌。跟西方国家不对抗,当时很多美国说对中国不要所谓的迁就了,所以邓小平的思想我们要坚决的斗争,但是斗而不破,我们不寻求对抗。 (2013-8-21 11:32)
曲星 说:两个超,一个是超越意识形态,我们在处理国际事务的时候不是从意识形态的观念出发。我们要超越意识形态,一些国家地方我们要适度的超脱,你们自己制造的麻烦自己处理,所以邓小平讲的“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这样一个意思。韬什么光,养什么晦,作什么为?韬的是意识形态之光,不拿意识形态来决定我们的政策;养的是经济建设之晦,我们埋头搞经济发展,无论他们怎么乱,我们埋头搞经济建设发展,今天也是一样的,西亚北非再乱,我们要埋头搞建设,维护我们自己的稳定,维护我们自己发展的环境;作什么为,作秩序改革之为,就是国际秩序它并不完美,但是我们也不要推翻它,我们只是对它不完美的地方进行改革。 (2013-8-21 11:35)
曲星 说:所以如果说,我们韬意识形态之光,养经济建设之晦,作秩序改革之为,从这个角度来理解韬光养晦。今天我们没有必要来改革它,韬光养晦并不意味着我们说的话不敢说了,该做的事不敢做了,这不是正确的理解。你想美国售台武器的时候,我们在台湾海峡举行了实战军事演习,所以那个时候该做的事,该说的话都在说。这个他应该是一个误解,所以我个人认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这个战略思想,从我刚才讲的那几点,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的话,我觉得应该坚持。 (2013-8-21 11:36)
主持人 说:日前杨洁篪访俄期间透露,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出席二十国集团圣彼得堡峰会并同普京总统会晤。中俄元首将实现年内的第二次会晤,七八月间,中俄先后举行了海上和反恐两次军演,战略互信程度得到进一步体现。有媒体用"历史最佳时期"形容如今的中俄关系,有分析称中俄关系升温源于美国的“挑战”,您怎么看待这一观点? (2013-8-21 11:37)
曲星 说:是这样,把这两者划成一个等号,建立一个因果关系并不准确,中俄是最大的互为邻国,中俄之间在历史上有很多关联,其实有关系很好的时候,也有恶化的时候。从中俄关系发展的历史,两国领导人得出的结论是,中俄互为最大的邻国,友好的发展合作,或者推进合作发展关系,这样最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我觉得这是问题的根本。当然美国在国际关系中一些作为,不能够平等的对待别的国家,对别国的内政经常指手划脚,对别人的发展造成一些障碍,造成一些阻力,这个确实也是中俄合作它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在这些问题上中俄之间有一些共同的看法,都感觉到为了世界更加和平稳定安宁。为了两国更好的发展,维护国家的统一,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维护国家所需的稳定,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合作,双方在国际战略层面有很多协议,所以中俄叫做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跟美国有一定的关系,并不是说因为美国这样,所以中国才那样。 (2013-8-21 11:40)
主持人 说:那么中俄关系发展势头较好的内外因素有哪些? (2013-8-21 11:40)
曲星 说:我刚才讲,内部因素,两国从历史经验总结过来,然后到目前这样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世代友好永不为敌,根据这样一些基本指导思想来处理关系,最符合两国的利益,事实上也是这样。本着这样的思想把历史遗留问题解决了,但是中俄之间通过谈判,在分清历史是非又照顾现实情况这样的前提下,合情合理、互利互谅的把边界问题加以了解决,所以这是内部的因素。外部的因素,目前国际社会上,真正的国际法,国际秩序朝什么样的发展,全球治理应该怎么样,中俄之间有很多相同的看法,这是外部因素。从国际经济角度来看,目前源于西方的国际经济和金融危机,对中俄经济的发展其实是一个非常不利的因素,因为世界经济环境不好,所以更需要中俄之间拓展自己的合作,比如说俄罗斯是能源出口的大国,那么主要的能源向欧洲出国,欧洲经济不景气,他能源就受到影响。中俄之间呢,如果说中国发展过程中需要很多的能源,中国从俄罗斯进口,从俄罗斯来说实现了他的能源出口市场的多元化,他不在一棵树上吊死,中国实现能源进口的多元化,这确实是互利双赢的,都是中俄能够友好发展的重要原因。 (2013-8-21 11:42)
主持人 说:本次G20峰会,这也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出席G20峰会,按照惯例,届时习近平或将密集出席多场多边和双边的会晤。峰会外交可以说为首脑会晤创造了条件,杨洁篪的撰文中也提到了“发挥首脑外交引领作用”。积极参加峰会、举办峰会、开展首脑外交也是上半年中国外交的特点。我们如何来看待峰会外交和首脑外交在中国整体外交中的作用? (2013-8-21 11:44)
曲星 说:在当今的国际关系和高科技信息社会这样一些发展背景下,外交的形式领导人之间的直接见面,然后直接沟通讨论问题,确实起到一个引领的作用。领导人之间不会讨论这些细节问题,他主要是确立大的基本原则,什么问题需要解决,我们应该在什么时间内把它解决了,确立他的原则,所以在领导人之间,在首脑外交上如果把一些大的问题基本原则确定了,会对双方的工作机构,工作层面会下达非常有利的促进因素。元首有共识,我们现在讨论的就是怎么落实共识,当然从共识到最后落实,到见到实效也需要时间,是非常复杂的过程,但是有了这样最高效的共识,之后方向也比较明确了。 (2013-8-21 11:45)
曲星 说:峰会外交,实际上国际峰会很多,峰会非常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叫做“多边的搭台”,然后“双边的唱戏”。领导人都非常忙,所以往往围绕着峰会外交大家都必须要来,安排很多双边的讨论,在双边的讨论中,更多的讨论是国家之间关系的发展。所以峰会外交的作用它是为领导人定期见面提供了一个平台,然后在这个平台上可以讨论很多双边关系的一些基本问题,所以我想峰会外交,首脑外交都是当前新世纪高科技信息化时代下外交的一个新的突出特点。 (2013-8-21 11:46)
主持人 说:在您看来本次峰会主要看点有哪些?中国利用此次峰会向世界传递哪些信息? (2013-8-21 11:47)
曲星 说:主要的就是习近平主席怎么来阐述中国的经济状况。我们知道中国在调整经济发展的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经济的增速,速度是有所降低,我们追求一个绿色的高质量的可持续的发展,改变过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这种粗放的发展模式,所以速度就会慢一点,但是它的质量会更高一些,更可持续一些。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很多国际媒体就在想中国的经济是不是不行了,中国的经济不行了,对世界是什么影响,因为中国拉动世界经济25%以上,这几年25%到50%之间的经济拉动在中国,所以他们感到担忧的话,担心自己的经济受影响,也可以理解。 (2013-8-21 11:49)
曲星 说:这种情况下,习近平主席他会向全球来介绍中国经济的状况,我想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看点。当然在二十国集团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跟哪些国家的元首见面,刚才我讲了,因为不可能跟所有的国家都有机会安排会见,但是他安排会见的应该说在中国的外交优先考虑上是有优先关系,优先发展的。所以我设想他肯定会跟俄罗斯总统普京见面,肯定跟美国总统奥巴马有见面,这样体现了中国大国关系的这种良好互动,体现了中国和俄罗斯,中国和美国关系的重要性。我想中国和欧洲国家的一些元首也会有会面。所以,一个看点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怎么样来阐述中国的经济形势,因为G20是经济的峰会;第二,习近平主席会见哪些国家的领导人。 (2013-8-21 11:51)
主持人 说:习近平主席出席G20峰会,无疑也将是下半年中国外交的一大亮点。杨洁篪在此次撰文中指出“新形势下的外交工作已经由实现良好开局、谋篇布局进入到全面展开、深入推进阶段”。在您看来,“全面展开、深入推进阶段”的中国外交有在哪些方面面临挑战?我们机遇又有哪些? (2013-8-21 11:52)
曲星 说:怎么样让国际社会感觉到中国的高速发展是和平的发展,中国的发展会给世界带来发展的机遇,而不是挑战,这可能是最大的一个亮点。因为如果看GDP,中国是世界第二了,当然经济上还有很多其他指标,然后中国的军事力量在四个现代化的框架里边,中国军事力量当然跟工业、农业、科技现代化一样在发展。世界上就感觉到,你看中国力量越来越强,你跟一些国家又有领土领海的争端,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处理,你的发展会不会影响别国等等,他就会觉得对中国的发展能不能真正的接受,能不能真正的感觉到中国走的是和平发展的道路,这个是我们外交上向世界说明,而且让世界相信中国和平发展的决心,这个可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2013-8-21 11:54)
曲星 说:那么中国外交的一个内部挑战,目前民众的这个心态觉得中国已经发展起来了,很多问题可以更加强硬了,觉得外交上太软,所以希望强。实际上他就是在民众的期望值和国际社会的这种约束因素之间这个落差还是很大的一个挑战,国际舆论都再说,说中国太强了,中国国内民众说中国太弱了,太软了,这就是一个矛盾了。外界觉得我们强,国内某些舆论觉得我们太软,恰恰说明一个事实,说明我们是软硬相继,其实当硬的时候中国就得硬,当妥协的时候中国就得要妥协,这就是外交,如果一切按照自己的愿望来办的话,那还要外交干什么? (2013-8-21 11:56)
曲星 说:现在的国际不是弱肉强食的丛林,他是有基本原则的,基本上有一个框架在这里,所以怎么样我们的民众真正认识到国家利益之所在,真正理解采取什么措施是最有利于国家利益的方式,而不是完全凭着一股热情来非理性的来看,这个是非常重要的。而国际上感觉到我们中国是多么和平的,处理问题是非常理性的,所以这两者之间怎么样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个也是中国外交要面临的挑战。这是大的比较宏观的,其实每一个问题都有每个问题的处理,比如说钓鱼岛问题要怎么解决,中国在非洲发展有很多成就,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等等这些都是挑战,这是更加微观层面的挑战。从宏观层面上,国际社会怎么样真正接受中国的崛起,国内民众怎么样理解中国外交为国家的利益,为世界的和平在做出非常恰如其分的这么一种观点。 (2013-8-21 11:58)
主持人 说:面对现实的机遇与挑战,您最期待中国外交在哪些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 (2013-8-21 11:59)
曲星 说:要说创新,习近平主席说的新型大国关系这是一种创新,还有把中国的梦量化为两个百年的目标,也是一种创新。在周边的一些领土领海、海洋权益的争端问题上,中国仍然是刚才我讲到,我们坚定的捍卫自己主权领土的完整,主权不能让,这里面有很多创新的做法,而且做得非常成功,再往前展望的话,前景也是非常光明。 (2013-8-21 12:04)
主持人 说:非常感谢曲所长为我们解答了这么多问题,同时也感谢网友的关注,我们今天就聊到这里,再见。 (2013-8-21 12:05)
中新网报道 说:访谈到此结束,谢谢广大网友收看! (2013-8-21 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