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市一栋3层的灰色楼房中,死亡是个避不开的话题。每过几天,这里就会有人死亡。死去的人一走,就有新人住进来;再有人死去,就再有人住进来。就像人生的最后一个驿站,一些人的生命在这里走到尽头。
那些在狭窄走廊里和白色木门内生活的老人,有的孤苦了大半辈子,一生平淡无奇;有的肚子里则装满了风雨、故事。但在香港人林玉敏看来,她能为他们做的事笼统说来只有一件,那就是替他们完成遗愿,帮他们平和地面对死亡。
她与“驿站”里的社工义工们,称呼这些老人“爷爷奶奶”。他们和医护人员一起,照料这些已经罹患绝症者的生活起居。她也会委婉地提醒他们,在辞世之前,要好好珍惜有限的时间。这个年轻女孩完全没有想到,她触碰到了这个社会里一个古老的禁忌。
有同事提醒她最好不说这些,不然会有人接受不了;有的老人一听她说起这个,立即转身离开。可她还是要说,只不过方式更加委婉了一点。很快,她有了一个“死神”的外号。
但慢慢的,有很多人接受了她。一些行将进入另一个世界的人甚至开始喜欢她。毕竟,她竭尽全力在做的,是让他们在生命最后的日子少些挂憾。
“你咒我死呀,你们是不是搞殡仪的”
3年前,林玉敏只身来到这里时,她对这个城市一无所知。她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第一次离开香港工作。她听不懂武汉话,刚到武汉时,甚至不会说普通话,第一次面试员工时,说话就“像外国人一样”。她也不习惯武汉的饮食,开始的半年,几乎每天都拉肚子。
那一年,湖北省荣军医院刚刚启用了一栋新楼。这栋大楼由香港英皇慈善基金捐助。湖北慈善香港英皇关爱老人护养中心就设在这里。按照约定,湖北一些农村福利院的少数“三无”、“五保”老人,将在护养中心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房间格局一样,墙壁一律白色,两张病床,一个卫生间,还有空调。这样的居住环境,有的老人第一次享受到。
此外,英皇慈善基金还资助香港“无国界社工”在此推广“临终关怀”的项目。林玉敏就是无国界社工派往武汉的工作人员。她将在此工作3年。
在武汉,临终关怀并不是一个新鲜话题。早些年,荣军医院也开展过此项业务,濒死者被送到这里,由医护人员照料他们的生活,直到他们老去。
但林玉敏觉得,只是将老人们的生活照料好,还远远不够。她从香港带来的理念是,社工要给这些即将面对死亡的人心理上和精神上的安慰,让他们舒缓安详地离开这个世界。
第一批服务对象,是护养中心主任熊春娥带队挑选的。当时,熊春娥带着队伍,到武汉周边的一些农村福利院找人,条件是生命期3个月到半年内的“三无”、“五保”老人。符合条件的人,随即被送到护养中心,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
但是,熊春娥始终没敢跟老人们提到“死亡”。她只是告诉他们,护养中心的条件好,设备比较先进,适合一部分老人治疗。她担心,一旦告诉老人们实情,一部分人将不会去。
她解释称,在传统观念中,老人们都希望叶落归根。护养中心的第一批住客就这样被“骗”到了武汉。
正因为老人们不知情,所以,“无国界社工湖北慈宁服务处”开张不久,主任林玉敏就碰上了一个“老大难”问题。
一位老人已经濒临死亡,她认为应该将实情告诉老人。但当她和护养中心的医护人员就此讨论时,在场者没人赞同她的做法。
“每个人都有知情权,为什么不能告诉老人他们的健康程度或生命期,让他们安排好一切呢?”她不解。他们则告诉她,一旦告诉病人时日不多,病人也许会加重心理负担,加速死亡。
讨论许久,她的方案通不过。事后,她又求教于很多人,大部分人都给她相同的答案。
“我们怎么知道老人害怕?就像小孩,冷了,大人给他穿衣服,热了,给他脱衣服,我们问过小孩是怎么想的吗?我们是不是习惯了充当孩子的代言人?”林玉敏把自己的困惑说给当地的同事听。
但她得到的最多回答是:你是香港人,不太了解本地文化。
她自己也曾亲身领教这种文化。一次,她在做临终关怀推广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时,随机调查了一些武汉市民。当问起对临终关怀的看法时,一名老人破口大骂:“你咒我死呀,你们是不是搞殡仪的?”
事后,有人告诉她,老人自己谈死亡可以,如果子女和老人谈的话,就会被扣上“不孝”的帽子,要是别人和老人谈,那就意味着“咒人家死”。这让她有点尴尬,因为在香港,她经常和自己的妈妈讨论妈妈百年后的葬礼如何举办。
直到现在,林玉敏仍然在困扰中工作。她害怕因为向老人隐瞒死亡时间而为他们留下很多遗憾。她所要推广的临终关怀,目的就是要濒死者舒缓无憾地离开。
她选择在一些思想比较开放的老人床头,偷偷地放一些临终关怀的资料;她还会试探性地同他们探讨生死。不久,一些不能接受她的观念的老人送给她一个“死神”的外号。
“我只想让每一个濒死的人安详离世”
在“驿站”里,那些看上去有些沉默甚至有点木讷的老人们,多数在心里藏着或大或小的遗憾。
林玉敏的第一个服务对象是个孤寡老人,早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首次和他接触时,她就碰了钉子。
她告诉老人,自己是香港来的一名工作人员,想和老人聊聊天。老人没反应。她东拉西扯地说了一会,老人摆摆手,示意她离开。一连数天都是如此。
凭着数年的社工经验,她知道老人害怕孤单,也不一定习惯新的居住环境,所以,她坚持每天都去看老人,老人逐渐开口了,但说话很少。有时老人不说话,她就坐在老人床边,握住他的手,陪着他看电视。握住老人的手,抚摸老人,是她学会的社工常用手段之一。
经过多天观察,这名经验丰富的社工终于找到了突破口。她发现这名老人喜欢看报纸,每天早晨都要溜出去买报纸。一天,她走进老人房间时,见他正在看报纸,就对他说:“爷爷,我看简体字比较困难,你能不能给我讲讲外面发生了什么?”
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当天,老人很高兴地给她讲了报纸上的不少新闻。此后,老人每天都会给她讲报纸上的内容。渐渐地,他们也开始聊一些别的内容,关系逐渐融洽。她偶尔偷偷留一些临终关怀的资料在老人的床头。对此,老人并未表示反感。有时,她也会顺着老人的话,试探性地讨论一下生死。比如,她会问老人是否害怕死亡,死后的世界是什么样的等等。
有一天,她像往常一样去和老人聊天。老人突然说:“小林,我快要不行了,不能给你讲故事了。”
“爷爷,你有没有没做的事,看我能不能帮你做。”林玉敏说。
老人告诉她,他有一个侄子,好久没联系了,很想让他知道自己的生死。他还说,自己希望能总结一生的经历。但他又接着说:“像我这样的人,有谁会在乎呢?”
“我们都很在乎你呀。”林玉敏说。她紧握住老人的手,鼓励他写出自己的历史。
在她的鼓励下,这位一生默默无闻的孤寡老人开始动笔,书写自己的历史。林玉敏还是每天坚持去看他,每天都听他讲自己的故事。老人的病情逐渐恶化,手握不住笔了。年轻的姑娘又找来录音机,把他的话录下来,再找时间整理出来。
与此同时,她发动各种关系去找老人的侄子。她把寻找过程告诉老人时,老人开心地笑了。
老人弥留之际,她紧紧握住他的手,在他耳边大声喊道:“爷爷,传记已经开了头。如果找不到你的侄子,我会好好保留。”她发现,老人在去世前,流出了眼泪。
如今,老人的侄子也未找到,她就一直珍藏着老人的传记。
“我不是死神,我是做社工服务的,只想让每一个濒死的人安详离世。”林玉敏说。她只是想多给那些老人一点关怀,让他们感觉到,在临死之时,仍有人爱着他们,他们仍有尊严。
这名年轻的香港姑娘曾多次到一些农村的福利院。老人们生活条件之简陋,常常让她感到心酸,有时甚至让她“泪流满面”。她曾听说,在一个农村福利院中,有一位老人已经死亡两天了,都没被人发现。
因此,只要老人们有需求,她和她的团队就会尽量去满足。她还要求每一位社工,都要尽可能地握住老人的手,陪他们聊天儿做活动,让他们不再感到孤单。
服务处社工黄华清服务的一位老人,在临死之前,希望能见到自己的弟弟。但老人的弟弟出门已经比较困难了,黄华清就尽量让老人和弟弟多通电话。
老人还有另一桩心事。多年前,他“休掉”了自己的前妻,一直感觉很“对不起她”,希望能当面向她道歉。但是,他已经记不起前妻的名字。黄华清几乎动用了所有关系来帮忙寻找老人的前妻。每天,她都和老人分享自己寻找的过程,老人“听了很高兴”。
老人还告诉她,他的弟弟希望能把自己接回去土葬,但他不同意,说土葬“不环保”,“还花钱多”,自己一定要火葬,并把骨灰撒到河里。不过,弟弟坚决反对。说这些话的时候,黄华清发现,老人始终是“笑眯眯的”。
老人的前妻最终未能找到。但老人走的时候,“很安详”。
3年来,林玉敏和她的同事知道了很多离世老人的秘密。她听一位老人告诉她,自己为年轻时做错的一件事而忏悔终生;另一位老人则在去世前,向她“传授”了自己掌握的一门独特的种植技术。
这样的故事多了,连社区养老的一位老人也找上了门,希望林玉敏帮忙找到自己的初恋情人。老人并不是服务处的服务对象,听到老人的心愿后,林玉敏还是立即联系了自己的记者朋友,在媒体上发布消息,最终帮老人实现了这个心愿。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