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宝宝"入托仍遭抵触 一纸规定难破"歧视门"——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app涓嬭浇 健康新闻
    "乙肝宝宝"入托仍遭抵触 一纸规定难破"歧视门"
2009年09月08日 15:36 来源:江西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卫生部日前发布《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草案)》,办法明确指出,托幼机构不得拒绝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但肝功能正常的幼儿入园。消息一出,立刻成为公众的热议话题。

  家长:歧视一时难除

  9月5日,记者走访南昌市多家幼儿园后发现,目前,《幼儿健康证》是孩子入园的必要条件。家住高新区的罗女士告诉记者,她儿子小光(化名)今年5岁,因携带乙肝病毒一直没有上幼儿园。小光3岁那年,她带孩子到附近的幼儿园报名。孩子体检后,幼儿园很客气地要求小光退学。此后罗女士又向多家幼儿园提出小孩入学申请,均被拒绝了。

  获知“乙肝宝宝”或可正常入园的消息后,不少家长表示看到了希望。“我孩子4岁,是乙肝携带者,为此从小就被特殊对待。”家住南昌市顺外路的陶先生,听到这个消息后如释重负。

  与“乙肝宝宝”同处一所学校,幼儿园其他小朋友的家长如何看待?记者采访发现,迟疑不决、不情愿甚至干脆拒绝是绝大多数家长的态度。家住中山路的陈女士的宝宝入园2年了,她表示理解“乙肝宝宝”家长的心情,但无法接受让孩子成天和“乙肝宝宝”在一起。陈女士坦言,这并非歧视,而是对自己孩子的保护。相比这些家长“三分理解,七分不愿”的态度,部分家长有明显的抵触情绪:“有‘乙肝宝宝’入园,我就转园。”

  采访中,有些家长提议专门设立一个“乙肝宝宝”班,却遭到了“乙肝宝宝”家长的一致反对。家住洪城路的喻女士的女儿4岁,检查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她表示,如果单独设立“乙肝宝宝”班,“我宁可自己带也不入园。这不是公开表示自己的孩子有健康问题吗?会给小孩的成长留下阴影。”

  幼儿园:执行左右为难

  为什么托幼机构不愿意向“乙肝宝宝”打开大门?多数幼儿园表示,不是幼儿园排斥这些小孩,而是自身有压力。“如果接收了‘乙肝宝宝’,其他家长要让孩子转园怎么办?”9月5日,高新开发区一家幼儿园的负责人告诉表示。南昌市一所知名幼儿园的负责人很无奈地表示,在目前的社会舆论环境下,考虑到幼儿园的生源和未来发展,要接受“乙肝宝宝”他们很为难。“毕竟幼儿园是一个群体生活的环境,幼儿园要考虑所有儿童的周全。”

  大多数幼儿园负责人表示,如果国家对此有硬性规定,他们将会按照规定执行。但他们有所担心,新规实行后,幼儿园应如何合理安排“乙肝宝宝”,才能做到让所有的家长都放心。有些园长表示,“从理论上讲,一起吃饭,一起休息,传染乙肝病毒的可能性不大。但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年龄都小,磕磕碰碰在所难免,一旦发生健康卫生事故,谁来负责?”

  一些“乙肝宝宝”的家长表示担忧,为了规避风险,将来即使新规开始实施,幼儿园也可能以各种借口拒收孩子。由于幼儿园不属于义务教育范畴,如果大部分家长反对,幼儿园可能就会拒收。

  专家:现状有望改善

  记者从南昌市疾控部门了解到,目前我国每年新出生的宝宝中,婴幼儿感染乙肝的途径主要是母婴垂直传播,很少出现婴幼儿之间的横向感染。

  孩子们玩耍时擦破皮,血液与血液相融也会传染。“两个孩子都磕破了,他们伤口还接触,这样的机会不能说没有,但是很低。”南昌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科副主任吴景文说。我国目前已经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所有新生儿都免费接种乙肝疫苗。因此现在适龄新入园的儿童对乙肝几乎都有免疫力,不会轻易感染乙肝病毒。吴景文建议,如果新规执行,幼儿园应在两方面把好关,一是查验入园小朋友的疫苗接种情况;二是保证孩子的个人用品分开使用。

  妇幼保健所只负责宝宝入园前的体检,录不录取“乙肝宝宝”最终由幼儿园决定。南昌市妇幼保健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边是“乙肝宝宝”的家长,希望看到孩子拥有正常的童年;一边是健康宝宝的家长,谁也不愿意孩子冒风险。两方对立,这就给新规的执行带来难度。

  以前由于人们对乙肝的认识存在严重不足,加上幼儿抵御传染病的能力较弱,所以规定禁止乙肝儿童入园。南昌市第九医院副院长吕定英认为,如今国家对“乙肝宝宝”出台相关的政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社会的进步。(龚艳平 张玲玲)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