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医荐“五味汤”用于普通人日常防甲流——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app涓嬭浇 健康新闻
    台湾中医荐“五味汤”用于普通人日常防甲流
2009年11月30日 16:21 来源:广州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在近日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办的第八期经方高级研修班上,海峡两岸众多名老中医登台施教,结合自己的临床心得“把脉”甲流防治。他们表示:中医防治甲流优势很大,应该进一步发挥作用;他们也纠正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提醒市民别一味多吃大蒜、板蓝根之类的食材和药物,因为中医用药讲究辨证论治,不可靠单味药食“包打天下”。

  台湾中医推荐

  “五味汤”防甲流

  针对目前市面上流传的大蒜、板蓝根等食材和药物可抗甲流的说法,多位名老中医都认为,在甲流防治上不能只强调吃某一味药,还是要根据个体来辩证处方。

  张步桃分析称,广东与台湾都是南方地区,气候暖和,治疗流感少用麻黄、桂枝这类温热药物,而可视需要用金银花、连翘、鱼腥草、桑白皮、芦苇根、玄参、牛蒡子、桔梗、防风、白芍等药材。

  普通人日常防甲流可有妙方? 张步桃介绍了他在台湾应用多时并取得一定效果的 “五味汤”,其主要材料是:黑豆60~120克,甘草10克,鱼腥草15克,连翘10克,金银花15克,加适量清水煲后,可供3~4个人作为预防保健的汤剂适当饮用。

  观点

  中医治急性传染病有独特“武器库”

  “中医不怕甲流!” 广州中医药大学国医大师邓铁涛和台湾中医大师张步桃近日一同向记者再次阐述这一观点。他们指出,纵观历史,因1918年西班牙流感而死亡的欧洲病例多达上千万人,而中国两千多年来死于急性传染病的人却要比国外少得多。因为中医治疗急性传染病有独特的“武器库”,那就是两千多年来所积累的经验和辨证论治的治疗思路。

  邓铁涛指出:“外国人只用一两个药,要对付千变万化的病,当耐药性产生了,就不管用了。”张步桃则介绍称:“目前,我用中医辨证治疗过的甲流患者多达数百位,情况都很稳定。”。他们认为,这次甲流暴发正是一个检验的机会,“用中医药的方法正确地辨证施治,是可以取得好效果的。”

  分析

  甲流属寒毒,防控重在护阳气

  “大型疫病属性,大致可分为寒毒、热毒两大类。”擅长以重剂救治重、危、急症的山西名老中医李可分析称,目前的甲流与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所经历的情势完全相同,属于寒毒。因此,《伤寒杂病论》的理法方药可成为眼下中医师应对甲流的法宝。

  李可指出,现在不少人饮食不节(喜食肥甘、冷饮,营养过盛、肥胖、儿童早熟),起居违常(晚不睡、早不起,整年处于人造冷气——空调环境中),性生活过度,劳倦内伤,社会压力大,精神抑郁。以上种种,使人群中阳虚体质者大增,而寒疫与人群的阳虚体质“同气相求”。因此,此次甲流,无论国内外,“中招”的人都很多,只是程度轻重不同而已。

  “阳虚重者,未病本气先虚、既病本气暴脱,死亡病例多属此类。”李可引用《内经》“寒者热之”一说,指出眼下对甲流的防控之道,首先在于保护人群的阳气,使人群获得免疫力。

  对策

  让病毒“有出路”才不会害人

  “以外国人那一套来治甲流,是要把病毒杀死;而中医则是想办法把病毒‘请走’。”邓铁涛认为,病毒寄居于人身上,治病用药,“不要以人身作‘战场’”,因为,促使病毒与药物在人身上展开激烈厮杀的同时,人的生命更处于危险境地。

  不可能完全把病毒“赶尽杀绝”

  年近七旬的张步桃在2003年SARS期间曾因首提“针对性中医疗法”而轰动一时。他十分赞同邓铁涛上述观点,并强调称,病毒和细菌在某种程度上跟人身是共存的,不可能完全“赶尽杀绝”。

  “中医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要把人体的‘正气’扶旺了,‘邪毒’得到遏制,病症就会减弱甚至减退。”张步桃认为,如果一味强调非得把病菌通通杀死,结果病人很可能也没命了。

  讲到治疗思路,邓铁涛举例分析称,同样是发烧,外国人会主张用冰敷来降温,但中医认为这样反而会逼病毒深入体内。中医会用药使病人微微发汗,以清热解表祛湿。总之,就是要让病毒“有出路”,逐渐“减弱、走掉”,不再“为祸于人”。

  新闻链接

  中药具广谱抗病毒作用

  在广州召开的第五届国际络病学大会上,专家指出中药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呼吁中药防治甲流应大力推广。

  河北医科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郭双庚指出,我国历史上曾发生过无数次的瘟疫流行,其中也包括流感,那时没有抗病毒药物,也没有疫苗,就是应用中医中药治疗,均发挥了很好的防治作用。

  专家认为,相比抗病毒药物,中药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可以整体调节多靶点治疗,不仅能退热消炎抗病毒,而且具有提高人体免疫机能的作用,并且比单一抗病毒药物治疗退热消炎,减轻上呼吸道症状更具优势,所以说中药防治甲型流感类传染病应大力推广。(翁淑贤 方宁 张秋霞)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