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时评:色情表演死灰复燃,拿什么遏制低俗文化?

2011年04月19日 13:48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近日,继2004年查禁之后,浙江多地文化场所存在的色情表演服务,死灰复燃,再次进入《焦点访谈》的镜头。浙江并非“独领风骚”,网上搜索一下色情表演,被各地媒体曝光的不在少数。近年来,色情表演等低俗文化活动在一些地方不断走俏,不仅败坏社会风气,严重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而且也影响人民群众对我国文化建设以及文化产业发展的评判,不能不引起社会各界的警思。

  丰富文化活动不能沦落低俗中。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文化需求越来越旺盛,文化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期。各地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事业来抓,大力推进文化建设,探索采用各种途径、方法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但不论是公益性文化事业,还是经营性文化产业,都要突出以文化人的功能,充分发挥文化陶冶情操、凝聚力量、提振信心、鼓舞士气、促进和谐的重要作用。如果低俗文化盛行,不但不能够愉悦身心、促进健康,还会导致道德滑坡、增加治安隐患,给社会管理带来新的压力。

  丰富文化活动不能沦落低俗中。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文化需求越来越旺盛,文化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期。各地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事业来抓,大力推进文化建设,探索采用各种途径、方法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但不论是公益性文化事业,还是经营性文化产业,都要突出以文化人的功能,充分发挥文化陶冶情操、凝聚力量、提振信心、鼓舞士气、促进和谐的重要作用。如果低俗文化盛行,不但不能够愉悦身心、促进健康,还会导致道德滑坡、增加治安隐患,给社会管理带来新的压力。

  发展文化产业不能掉进钱眼里。文化产业具有优结构、扩消费、增就业、促跨越、可持续的独特优势,各地政府都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来抓,力图在文化产业的大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如果用媚俗赚眼球,拿低俗作卖点,不但违反法律法规、玷污了文化的精神品质,而且不利于内涵型、健康型文化产品的生产,严重阻碍文化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遏制色情表演等低俗文化,除了要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外,还要致力于解决不健康的文化发展观念,调动各个方面积极性,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文化需求。

  要充分认识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始终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我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这既是推进文化建设、繁荣文化产业的方向指针,也是对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的根本要求。只有具备了深刻的精神内涵,文化活动才能以文化人,促进发展。处理好高雅与通俗、普及与提高、思想性与观赏性的关系,兼顾好大众和小众的需求,就找准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结合点,才能实现文化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要切实关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生产出更多健康向上、“叫好又叫座”的文化精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检验群众性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人民群众喜欢不喜欢、是否愿意花钱购买和消费。不去了解群众心理,空洞说教,好大喜功是不行的;只看到眼前和表面,以部分人的低俗喜好替代广大人民群众的看法,也是不行的。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弘扬主旋律、追求艺术标准、提供精神支撑时,创新文化活动的形式和载体,寓教于乐,让群众看得进入,乐得出来,潜心入脑,不断提高;在发展使用通俗艺术形态时,也要强调思想内涵,追求格调品位,不降低艺术标准,不低俗媚俗,更不能漠视法律法规,走上文化拜金主义的路子。

  精华壮大,糟粕才会应声而去。只有顺应时代特点,站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立场上,充分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出点子,做谋划,抓治理,才能从根本上铲除低俗文化滋生和蔓延的土壤,真正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马剑)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尚初】
    ----- 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