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重访《中美上海公报》诞生地锦江小礼堂(图)

2012年02月28日 19: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重访《中美上海公报》诞生地锦江小礼堂(图)
这是绿色掩映下的锦江小礼堂。陈静 摄
老照片:尼克松和锦江饭店员工合影。

  中新社上海2月28日电 题:重访《中美上海公报》诞生地锦江小礼堂

  中新社记者 陈静

  法国梧桐隐衬下幽雅宁静的茂名南路上,坐落着闻名上海滩的锦江饭店,而这里曾经的“政治活动重地”锦江小礼堂,更因“中美关系从这里起步”的特殊历史闻名遐迩。2月28日恰是《中美上海公报》40年前在此发表的日子。春寒料峭中,记者再次走进锦江饭店。在广玉兰和香樟树的掩映下、深红色砖墙的锦江小礼堂在雨雾中散发着庄严、大方而典雅的气质。

  而今早已对社会公众开放的锦江饭店,神秘不再。有人形容这座“红色国宾馆”如今尊贵与平民共享。而曾累计接待过500多批外国元首及政府首脑代表团、举办过无数重大会议和外事活动的锦江小礼堂,在民间依然广受追捧,“荣宠不衰”。

  在锦江饭店工作了33年、曾任新中国成立后锦江饭店首任总经理任百尊助理的程荣根,接受了中新社记者专访,讲述其记忆中的锦江小礼堂“前世今生”,拈捡其见证历史转折的一幕幕场景。他告诉记者,1959年,锦江小礼堂为当年举行的中共八届七中全会而生。根据 “庄严、朴实、适用、保密”的方针,周恩来总理亲审设计方案。短短数十日后,一座砖木结构、外形简朴大方、多功能的小礼堂便伫立锦江饭店中央。从如今保存在锦江小礼堂贵宾厅的全景模型上,依然能看到1998年改建前的那座米黄外墙、咖啡屋顶的著名建筑模样。

  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发展,锦江小礼堂从功能上无法满足更高的接待要求,还存在着消防等隐患,决定重建。全程参与重建的程荣根称,1997年4月动工重建的小礼堂得到时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黄菊和市长徐匡迪的关注。中外设计师共同参与改建设计的锦江小礼堂再次面世便如“凤凰涅槃”,在保留原有部分设计式样同时,更拓展功能,增加了现代艺术元素。

  步入而今的锦江小礼堂,抬眼便是摇曳生姿的青青翠竹,两边中英文铭牌记载了辉煌往昔;大堂右侧的贵宾厅里金箔饰顶、配以西班牙云石吊灯,高贵庄重;大堂左侧570多平米的多功能会议厅,以米黄色调为主,配上奥地利水晶顶灯,富丽堂皇。

  1972年2月28日,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在这里与中方共同发表了举世瞩目的《中美上海公报》,两国关系从此揭开新篇章。

  上海国际关系研究院美洲研究中心主任邵育群在接受专访时说,《中美上海公报》发表使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不仅对改善中国周边外交环境具有重大意义,还对中国此后与其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产生重要作用;中美关系正常化也使冷战格局发生变化,对冷战结束影响深远。

  这位美国问题专家认为,无论现在,还是未来,两国都应遵循《中美上海公报》所体现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精神。她指出,上海公报是双方“战略互信积累过程”的开端,在双边战略互信缺乏的当下,如何弥补信任“赤字”,《中美上海公报》仍具借鉴意义。

  忆及当年,对锦江饭店历史多有研究的程荣根言谈间颇多自豪。据其介绍,1972年接待美国总统尼克松一行是锦江有史以来接待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外国代表团。当年尼克松总统率领的代表团约300人,加上中央及上海地方工作人员659人全部入住锦江饭店。

  在他的记忆中,上世纪70年代,锦江小礼堂大厅下面是水磨石地板,中间铺着铁锈红色地毯,摆放了数张黄色长方形小木桌及黄色扶手、绿绒布包面的单人沙发。

  程荣根说,当时,包括锦江饭店、和平饭店、国际饭店、华侨饭店(今金门饭店)和静安宾馆在内的上海“六大饭店”总计抽调超过400名服务员共同参与此次接待。之前,服务人员在接受包括外事纪律、礼仪等专门培训的同时,也特别加强了外语训练,一切准备相当充分。

  据锦江饭店原办公室主任邱焕锡回忆,“不卑不亢、不冷不热、友好接待”,是当年外事部门提出的原则。而程荣根近年主编的一本“采撷”锦江历史点滴的书籍讲述“尼克松锦江之旅”时,亦提到“不卑不亢,沉着应答;不卑不亢,以礼待之;不卑不亢,热情招待”的态度。

  尼克松当年离开锦江饭店曾留言“上海锦江饭店是我住过世界上最好的宾馆之一”。为何有此感言?程荣根提及一件小事:1972年来中国时尼克松甚至带来了生活用水。为了让原本不吃饭店专门准备的早餐、午餐只吃点水果和脱脂牛奶的尼克松品尝中国菜肴,饭店接待人员改变过去接待外国总统不用菜单的惯例,主动打印了一份菜单,上面不仅有中国传统菜肴,也有西餐菜点。本不打算再用午餐的尼克松看过菜单,非常有兴趣地点了其中三道菜,“沙半鸡、鲜菇蚕豆和炒明虾球”,当色、香、味、形、器具佳的三道菜端上时,尼克松边吃边说,“very good”(非常好),三道菜全部吃光。(完)

>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