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等不到的大奖:揭电视有奖竞猜骗局——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app涓嬭浇 生活新闻
    永远等不到的大奖:揭电视有奖竞猜骗局
2010年03月16日 15:17 来源:科技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热点追踪

  全国多家电视频道,以“猜谜、夺宝”等招牌,吸引观众电话参与,虽然热线电话下标明电话收费标准,但在“节目”上并无“广告”字样,颇具欺骗性。这些游戏往往设置高额奖项吸引观众参与,但却永远不会中奖,而观众在不知不觉的等待中,就被扣除了大量话费。电视“钓鱼”谁来管——

  永远“等”不到的大奖

  “观众朋友,如果您知道答案请立即发送短信参与我们的有奖竞猜,一等奖是液晶电视、二等奖为笔记本电脑……移动用户请发送至12590××××……”在每天中午或者是晚间,有多家省市卫星电视台都会循环播出“成语竞猜”、“砸金蛋”、“足球场射门”等游戏竞猜类节目,且内容和形式大致相同。这种节目真的像介绍的那样“美好”么?

  一位电视观众讲述了他参与青海卫视“互动竞猜”节目的经历:“看了题目很简单:独木造高楼,没瓦没砖头,人在水下走,谁在人上流——打一常见物品。主持人不断提示答对有奖金5000元,外加音乐手机一部。我略加思索,马上猜出来是雨伞。按着屏幕提示号码拨通了电话,结果里面音乐不断、语音提示步骤非常繁琐,而且还要不断输入微机号码,抽中你的号码才能接通现场互动主持人。猛然感到又‘被钓鱼’了……”

  在午夜电台中,也有类似的猜谜节目。谜面简单,候机时间极长,而要成功接入热线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许多观众、听众都是在漫长的等待中被不知不觉地扣除了高额话费。

  节目均提前录制

  一位电台节目负责人披露了这类游戏节目的行骗细节。据他透露,答对的都是“自己人”。由于午夜时段电台的广告相对较少,于是将整个时段以打包的方式出售,比如午夜1点到2点,一个小时的广告费为3000元。这时,一些SP(电信增值服务提供商)就找上门,“非常爽快就交钱了。”

  据该负责人介绍,节目内容有些是直播,有些则是录播,如果是直播,则要额外支付电视“主持人”的报酬,但是现场感会很真实。SP已经将完整的节目稿列出,“主持人”实际上就是按照其提示操作即可。

  而导播回拨的电话是事先就已经安排好的,这意味着最后一个答对的人也永远是“自己人”,高额奖金从来就不会真的发放出去。“利益分成决定了SP根本不愿意为游戏者提供奖品。”假设一个游戏节目一天可以进账40000元,先要支付广告费用,然后再除去向内容提供商购买游戏的费用、运营税、坏账等等,如果真要提供现金、电脑这样的大奖,80%以上的SP都要亏钱。

  另一位曾参与制作过竞猜类电视节目的业内人士杜先生也透露,非现场形式的竞猜节目大部分由制作公司提前制作完成,再由SP 通过广告投放的方式提供给各家电视台播出,节目中看似即时揭晓的观众中奖信息,其实是在播出前早已录制完成的。而且在这种非现场竞猜的节目中,通常都不会出现公证环节。

  杜先生在一家广告公司任职,曾有客户拿着制作好的节目录像带通过他们寻找可以播出的电视台。“电视台通常提供一个平台,有的电视台只卖时段,但有的电视台与一些公司合作推出游戏竞猜平台,然后从观众花费的电信资费中进行分成。”

  “竞猜节目的形式大同小异,为避免观众看出破绽,还得保证每期节目中公布的中奖号码不能经常重复,因此还需要到节目制作公司里时常修改片子。”到底观众是否有机会获得竞猜节目中各种诱人的奖品,杜先生笑着说:“怎么可能呢?电话号码都是提前制作到节目里的,这类节目根本不可能提供奖品,就是在欺骗观众。”

  观众成为“集资人”

  杜先生向笔者透露,小型节目制作公司经常会接到剪辑竞猜类节目内容的业务,不少广告公司的业务员经常会在这里碰面。这家制作公司的经理也向记者表示,除了游戏类的竞猜互动节目,他们还可以在影棚里接拍各种真人版的竞猜节目,并制作成可供电视台直接播出的节目带。

  “有关部门对手机SP加强管理后,很多人转型做电视竞猜节目,广告公司与电视台合作播出节目,然后通过电讯运营商提供的平台向参与节目的消费者收费。这些节目虽然火爆,但‘暗箱’操作很多,严重损害了观众的利益。”杜先生表示,他所在的广告公司原来帮客户制作过竞猜节目,在得知节目制作流程有“猫腻”后,就很少再触及,“这样的节目也太坑人了。”昨天记者了解到,那盘“好运街”的竞猜节目后来通过其他广告公司在某家地方电视台进行了播出。

  另一位电视广告行业内人士表示,竞猜节目缺乏规范和监管,“有些节目确实存在陷阱,比如:竞猜程序繁琐,就是为了延长时间赚取话费,甚至有的竞猜热线根本就没有竞猜平台可供连接,完全是赚取话费、短信费。观众中除个别‘幸运儿’外,绝大多数都是节目的‘集资人’。”

  监管乏力屡禁不止

  时至今日,互动类游戏节目仍然频现于各级电视台、电台。前文所述电台内部人士表示,在相关禁令出台以后,部分核心媒体确实不太敢再接受这类广告,但是更多的地方媒体则没有这么多顾忌。“我们只敢在半夜这种垃圾时段做,但很多省在中午12点和晚上8点这样的黄金时段都在做”。

  也有专家分析,要真正管理好这个市场,单靠信产部从电信企业角度监督是不够的,需要信产部、广电总局、工商局等几个政府部门联合监督和管理。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