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习近平“四个全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与民族化有机融合

2015年10月06日 13:27 来源:光明网 参与互动 

  作者: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所长 宇文利

  “四个全面”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顶层设计与战略部署,反映了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良好愿景和根本路径。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远历史视角来看,“四个全面”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接力和时代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与民族化的有机结合。

  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在落后和失败中奋发图强、戮力同心的实践目标,也是中华民族百年来孜孜以求的伟大梦想。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现代化的目标根本不可能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也不能顺利开展。新中国的建立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开辟了社会主义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道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奋斗,伴随着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进展,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脚步,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是为深化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其根本目标是为了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使中国全面跃升为现代化强国。全面小康的社会建设目标、全面依法治国的治理秩序,毫无疑问都是现代化的国家和社会的标志。全面深化改革是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根本动力,全面从严治党也是现代化国家和现代化政党的基本特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四个全面”实质上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棋局中的一步,是在当代中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更新阶段和更高水平的关键举措。

  “四个全面”直接指向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但这种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并不是停留在科学社会主义经典教科书中的现代化,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特别是体现了中国民族属性的现代化。如果从现代化的模式来看,“四个全面”所指向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具有典型意义的现代化的东方社会新版本,其最突出的特征就在于它体现着中国的民族化要求,是社会主义与民族化相互结合的现代化。而“四个全面”本身,无论是其思想内涵还是其实践特征,也都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与民族化的有机结合。

  “四个全面”体现了源自于中国传统的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全面”即整体性、系统性和统一性。中国传统文化讲究整体会通,中华民族的思想方法也注重一体化、崇尚整体论。现代化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强调社会发展程度和水平的总体性。在一个国家的建设体系中,所谓现代化并不仅仅是某一个社会发展指标和局部社会状态的现代化,而是指整体的现代化。因此,如果说“四个全面”的根本发展指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那么这个现代化也就并不紧紧限于经济指标和物质生产部类的现代化,而是指社会主义国家总体发展水平和整体经济社会状况的现代化。照此看来,“四个全面”中包含着整体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方法论,也渗透着中国人所固有的民族性的思维特征和民族化的实践方式。

  “四个全面”的基本内涵也同样展现了民族化的要素,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与民族化的有机融合。首先,小康社会是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中特有的语素,是中国人熟知的概念,也是在特定阶段和特定水平上的现代化。“小康”的目标不仅包含了符合中国人意愿的生活生存诉求,也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国情和社情。相比较而言,小康社会的说法也比现代化的说法更直观、更易于让中国人来把握、理解和接受,也更能体现中华民族的民族性。其次,中国社会在数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始终没有停止变革,正是不断的改革才孕育了创新的胚胎,促使中国始终向上向好的方向前进。全面深化改革不仅是保证中国社会健康发展的常态,也是中华民族在当今时代的不二选择。全面深化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同样体现了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的民族化诉求。复次,中国传统社会中人治色彩浓厚,而要成为现代化国家,就必须实现由人治向法治的全面转变,这是不可移易的目标和方向。但是,要实现依法治国,中国的法治就要走出一条中国的道路,概括而言,这条道路就是中国化的或者说民族化的法治之路。毫无疑问,由于国情、社会和传统的迥异,中国的全面依法治国显然不能搬用西方的法条来治国,既不能照搬西方那一套法律制度和法律体系,更不能移植西方的法治模式和法治体系。藉此,全面依法治国从本质上就是要探寻一条民族化的法治道路。最后,全面从严治党同样贯穿一种民族化的建党要求,指向一种民族化的治党之路。尽管中国和西方国家都有政党,而且中国共产党在现代性的诉求上不亚于西方国家的政党。不过,由于中国共产党与西方国家的政党有不同的国情、政情和党情,有不同的成长史和发展史,特别是在阶级属性上有着本质差异,因而政党所从之严、所行之治尽管都走向现代化,但断然不可能趋同,也不能背离民族化的内在规定性。

  总之,“四个全面”的思想与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民族化的现代化提供了目标、方向、路径和保障,为中国社会和中国共产党增进其现代性提出了要求,也为社会主义中国的现代化和民族化内设了规范。可以认为,在“四个全面”中,社会主义现代化与民族化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现代化的目标中有民族化的规定,民族化的范式中包含着现代化的价值。不难想象,按照“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的指引前进,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将会循着民族化的标准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将会取得新的胜利,社会主义中国的现代化和民族化也必将登上新的台阶。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所长 宇文利)

【编辑:吴涛】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