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而各国的留学政策在总体呈现利好的同时有着各自的调整,引起业内和学生的关注,其中包括日本对“全球30”计划的检讨引发学生对日本是否会搁浅30万留学生计划的猜测,新西兰已开始执行的签证新政则让学生开始体验到更为便利的签证手续办理。
日本 寻找更适合的留学法案
【政策变化】
最近,不少媒体刊登消息称,日本搁浅30万留学生计划,正酝酿新政。但也有评论认为存在误读,日本政府没有提到过任何与“30万留学生计划”的讨论,只是希望检讨“全球30”计划。
【影响分析】
新政出台前30万留学生计划没变化
日本“全球30”计划2007年由前日本首相福田康夫提出。为配合“30万留学生接收计划”,日本计划从本国大学中选定30所大学重点接收优秀留学生。2009年7月,日本公布了首轮入选的13所大学。
启德北京亚洲部负责人王楠表示,现在并没有全新的新政出台,30万留学生计划没有变化,“全球30”只是三十万留学生计划的一部分,对“全球30”计划的检讨,除了执政党更换,政府换届等因素外,计划本身的缺陷也是重要原因,“13所首轮获批大学开通英文授课,对留学生的日语能力没有了要求,但其在日本的生活、打工等都遇到一定困难。
王楠认为,检讨“全球30”计划说明日本政府在不断修改留学法案,找到更适合留学生的途径。他建议,2011年,学生对英文授课还是应该谨慎考虑,“英文授课的学生,也要学习日语,因为生活的环境都要用到日语。”
【申请建议】
毕业满五年不建议申报东京大阪等地学校
●胡伟航,北京因私出入境行业协会第二届秘书长
按相关规定,日本只接纳在中国完成12年或12年以上学历教育的学生申报,而且要对最终学历毕业时间超过五年的学生严格审查学习目的和学习理由。
1、对于毕业已满5年的学生,建议不要申报东京、横滨、大阪、名古屋等所属地区的学校。这些地区通常申报的学生人数较多,从毕业年限上这样的案子就被直接划入严格审查范畴。
2、对于“三校生”,申请东京地区会碰到比较严格的审核。而大阪地区要求“三校生”有日语能力考试四级证书或J-TEST考试F级以上证书就可以申报。
3、高中在读生是签证率比较稳定的群体,可以申报当年十月期日本留学。建议高中在读学生申报时不能缺少“毕业预定证明”,最好参加当年的高考。
4、大专或大学在读生,建议申报当年十月期。在读学生尽可能不要放弃目前中国的学业申报留学,否则审查官会怀疑你的学习目的。
新西兰 简化留学生签证手续
【政策变化】
2011年2月7日,新西兰移民部对学生签证政策进行的调整正式开始执行。2010年末新西兰宣布了三大留学新政,即免费发放“过渡签证”、“无犯罪记录”及“体检报告”的有效期将从现在的2年延长到3年;年满18岁的学生不再需要提供食宿担保证明。对于未满18岁的学生,只需要证明该学生的食宿与教育部对国际留学生食宿的要求相符合即可。
【影响分析】
简化签证手续对于DIY留学更便利
“过渡签证可以帮助学生在新西兰境内顺利续签。体检和无犯罪证明的时效加长对于学生来说也从经济上和时间上是一个利好。至于2月7日后,签证的生活费用不用提供相关证明的问题,目前还没有实质变化。需要等待递交签证后看使馆AIP预审通过信件看具体的变化。”启德北京澳新部负责人宋阳表示。
嘉华世达新西兰怀卡托大学驻华代表朱霖也认为,“新西兰移民部的新政,最直接的影响是简化了留学生的签证手续,这对于选择DIY留学的学生和留学服务机构来说都更为便利”。
■ 留学时间表
留日安排
按照日本入学时间可将留学准备划分为以下几点:
2011年4月生:2月末,获得在留资格认证证明书;3月初,汇学费及生活费给日本语学校,3月中旬换签、购买机票,3月末获得签证。
2011年7月生:2月末,提交材料;3月,材料提交入国管理局;3月-5月入管局对材料进行审查,学生等待签证;5月末,学生获得在留资格认证证明书。
2011年10月生:3月,报名;4月-5月中旬,准备材料并提交学校,5月末材料提交入国管理局,5月-8月入管局对材料进行审查,学生等待签证。8月末获得在留资格认证证明书。
留新安排(7月份入学)
2月份,确定申请院校。
3月份,准备申请材料
4月份,雅思考试
4月下旬前,递交申请。
5月初-中旬:拿到offer
5月中旬-5月底:准备签证材料,联系住宿。
6月底前,确定住宿,拿到签证,买机票。
【申请建议】
环境工程及酿酒等专业有潜力
朱霖建议,2011年留新,学生可关注以下潜力专业:环境、环境工程,环境专业属于文理兼并性质的专业,学生选择专业时不受文理科的限制;农业经济类专业,在各个国家都是相当有用武之地的专业,但学生在学习时要注意将本国国情和学校专业优势相结合;酿酒专业,市场对此类人才需求量逐年增加,而此专业学的人相对较少,容易找到对口的工作。另外,设计类专业也非常好,包括景观设计、多媒体设计、电脑设计。(缪晨霞)
参与互动(0) | 【编辑:朱峰】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