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留学生活

“美国梦”神话破灭 在美中国留学生面临去留抉择(2)

2011年03月21日 09: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肥鹿难得 英雄气短

  尽管中国的发展机遇令人憧憬,但仍有不少中国留学生选择在美求职。大纽约地区中国学生学者联谊总会主席朱红文表示,就理工科而言,出于科研经验和社会资本等因素的考虑,大多数硕士以上的留学生都会选择毕业时在美求职。他说,尽管就业市场竞争激烈,但来自中国的理工科人才仍十分抢手,他们找一份工作并不困难。

  朱红文在分析文科留学生就业形势时指出,由于语言、族裔、身份等的相对弱势,以及办理工作签证的繁琐手续和高昂费用,美国雇主往往选择可替代人选,因而中国文科留学生在美工作的机会相对较少。出身传播学博士的纽约市大约克学院退休教授黄哲操说,自己于上世纪70年代求职时,一个大学文科教职应聘者一般只有几人,而自己一度拿到过三个工作offer,但现今的竞争非常激烈,同一个职位的竞争者可能是当年的数倍乃至数十倍,以致令无数优质才俊只能扼腕慨叹。

  一位难求的美国就业市场令不少求职者望而却步,而受到种种身份限制的中国留学生则更是在此间受尽挑战,不免直叫英雄气短。

  2010年毕业于纽约某著名私立大学的留学生王女士(化名)是较为坚定的留美发展者,她在取得该校文科硕士学位之前已经开始了在纽约的实习,而且广交社会各界朋友,建立起一定的人际网络。可惜直到毕业为止,这些曾经信誓旦旦帮忙找工作的昔日“高朋”都没有兑现承诺且很多都没了踪影,而实习身份已然到期的她也无法继续合法工作。为了坚持留美发展的理想,她选择在一位生活富余的美国籍男性朋友资助下,到一所二流公立学校攻读另一个硕士学位,并以更加主动的姿态结交朋友,为将来的就业再作准备。

  王女士曾对自己的状况不无感慨,认为自己不但拥有真才实学,而且也为自己的目标付出了青春和健康的代价,但留学生的身份和少数族裔的面孔却令很多人对她的付出轻易承诺,随后抿笑而走。

  于2009年获得新英格兰地区某知名公立大学文科博士学位的秦女士(化名)一年多来一直挣扎在求职线上。获得学位后,她在实习身份期间不断出现在各大招聘会和面试会上,却一直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她感慨自己成为用人单位走完程序的牺牲品。她告诉记者,自己参加的很多面试中,用人单位早已有中意人选,自己的辛苦准备和现场演示只不过是他人走完聘用程序实现雇佣合法性的道具。秦女士一度考虑回国发展,在犹豫中她因担心实习身份过期而开始攻读另一文科专业的硕士学位。

  留学生在美发展可在本职工作中表现出色,但由于语言、族裔背景等因素,成为高级管理人才者仍属少数,结果大多数人只能在美享受殷实但平静的生活。

  若想轰轰烈烈地大干一场,留学生可在祖籍国获得社会认同感,而且凸显国际化视野,在职场竞争往往拔得头筹。

  如此看来,归与不归只是决心问题。

  各有精彩 别有洞天

  不论在中国还是美国,扬眉吐气也好,委曲求全也罢,一路过关斩将拿到高等教育学位的留学生们更为看重的是个人的长远发展。

  朱红文认为,留美与海归往往意味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发展定位,因而做出何种选择与个人的追求密不可分。

  朱红文表示,尽管美国政界、学界等领域都已有老一辈华人留学生崭露头角,但大多数中国留学生留美后由于“玻璃天花板效应”,不论本职工作多么努力出色,获擢升至高级管理职位的仍然凤毛麟角,因而一般人大都过着安逸平静的生活。

  朱红文认为,如果要轰轰烈烈大干一番事业,学成归国是不二选择。

  朱红文说,留美学生回国发展不但有在美无法获得的高度社会认同感,其国际化视野以及在美难以凸现的语言优势都将帮助他们在职场竞争中拔得头筹。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朱峰】
    ----- 留学生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