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留学生活

多名中国小留学生入读 缓解美国中学“财政荒”

2011年04月18日 09:34 来源:中青在线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美国缅因州对不少中国孩子来说,都是遥远和陌生的。然而,缅因州内小镇的中学如今却已向中国大城市的学生敞开怀抱,它们希望招到更多的中国学生,在财政和文化方面充实了自己的校园。

  美高中经营困难

  据美联社报道,向中国学生招手,早已不是美国大学的专利,如今不少美国中学都把中国学生列为重点招募对象。在缅因小镇米连诺奇的两家公立中学,今年就有10名中国学生入读。这些学生每人学费1.3万美元,另加1.1万美元住宿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校的“财政荒”。

  该学区主管肯·史密斯坦承,地方上由于经济转型,人口不断减少,尤其年轻人出现外流趋势,中学越来越难以为继。以学区内的斯特恩斯高中为例,该高中的学生人数曾一度接近700人,而现在仅有不到200人。只有招收留学生,才能让学校获得足够的财政收入。

  除了能减轻学校财政压力外,中国小留学生的到来也增进了美、中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可开阔彼此的视野。下一学年(2011-2012学年),史密斯希望能再从中国招收60名学生。他形容道,去年到上海、北京、福州等地招生时,几乎没人听过缅因州,但人人都知道哈佛,也知道从美国高中毕业,升读大学会容易得多。

  史密斯还表示,虽然区内部分中学的教学成绩并不优异,各科的合格率只在36%至41%之间,这一点中国学生家长是了解的。但考虑到当地治安、医疗、自然环境都很好,因此他们还是愿意把孩子送到缅因州。

  在缅因州肯顿山中学读书的上海小留学生黄磊(音译)说,喜欢美国的读书气氛,不像中国只重死记硬背,只是他“很怀念中国食物”。美国签证政策限制,中国学生在公立高中只能就读一年,期满后需要转往私立高中。黄磊说,希望最终能考上麻省理工大学。另一名来自长沙的女生彭悦(音译),目前成绩不俗,成绩主要都是A,她说:“我虽是中国人,但也有美国梦,希望日后能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

  斯特恩斯高中的美国学生艾莱莎·麦克林恩表示,对小镇来说,出现一些远道而来的学生是好事。不过她认为:“中国学生在宁静的小镇生活需要一段适应时间,因为他们大多生活在(中国)大城市,小镇的生活和大城市很不一样。但他们一定会喜欢这里的。”

  早适应让留学思路更清晰

  中国留学生“低龄化”的趋势并不是刚刚出现,一些家长为了孩子接受更系统的外国教育,选择高中时就把孩子送出国。《青年参考》报记者采访了留学业内人士丛先生,他表示,很多美国高中都会请一些代理机构来中国招生,这些代理机构再和中介签合同,由中介帮忙招生。中国初中毕业生想入读美国高中,需要提供自己的初中成绩单,还需要参加SLEP(Secondary Level English Proficiency Test,母语为非英语国家的学生初中、高中英语能力测验)英语考试,一般是在中介考。

  美国高中的学费和生活费价格不菲,丛先生表示,一年学费和生活费大概需要4万美元。

  在美国上完高中后,留学生可以和美国学生一样参加“美国高考”——SAT考试,另外还需要考托福。如果留学生能保持很好的平均成绩,并且参加过丰富的课余活动,被名牌大学录取的几率就会大一些。一般美国大学比较倾向于招收美国高中的毕业生,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教育模式和方法更认同。

  在谈到读美国高中的好处时,丛先生认为,去美国上高中,对孩子人格、性格,以及学术能力都有积极的影响。孩子在美国高中能学会容纳与变通。因为在美国高中的班里,不少学生都来其他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在如此多元的环境中学习生活,能锻炼孩子的适应能力。而且,美国的高中更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培养,高中毕业后,每个孩子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和特长。

  丛先生还对想送孩子出国读高中的家长提出中肯的建议。他称,作为家长,要看自己孩子的性格,是不是适合出国。如果孩子很开朗、活泼,而且兴趣爱好广泛,出国读高中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孩子的性格很内向,不爱说话,也不自信,那么建议不要出国。到了陌生的环境,远离家乡和父母,孩子的性格会更孤僻。

  丛先生还建议家长一定要找正规的中介办理留学,一些不正规公司办理的学校可能是“野鸡学校”。家长要事先检查学校的地理位置,了解这个学校有多少国际学生,有多少中国学生,师生的比例是多少。以及这个学校毕业生的SAT成绩在什么范围,这个学校的毕业生毕业后都进了哪些大学。这些考察事项都有很正式的统计数字,家长可以向学校询问。(来源:青年参考;作者:薛牧青)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海波】
    ----- 留学生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