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留学生活

出国留学“烤鸭”呈现低龄化

2011年12月07日 16:47 来源:深圳特区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据最新统计资料显示,今年出国留学人数将突破30万人。截至目前,今年出国留学的学生中,高中学生是主力军,主要是高一和高二的学生,人数相比去年增加了30%。而出国留学所呈现出人数多、低龄化的发展趋势,说明国外优秀的教育资源继续吸引着大部分的学生和家长,加之汇率变化也导致出国费用相对降低,这些都是今年出国留学火爆形势的发展诱因。

  目前,我市各大留学培训机构,虽然总体的趋势还是以本科生为出国留学的主体,但今年提前在高一、高二出国的人数急剧增多,出国留学人群“低龄化”趋势明显。而各培训机构针对这点也对教学做出了相应调整。专业人士表示,出国学生的年纪越小,对于教学综合知识的授予越有利,不少机构还增加提供类似留学直通车的留学服务,让学生从准备到学习再到申请学校都能一步到位。因此,贴身的个性化服务是培训机构仅次于教学质量所不断推崇的。

  托福、雅思新趋势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留学人员的输出国,从1978年到2010年的一个数字显示,中国留学出国人数已经高达190多万。由于我国考试人数众多,托福和雅思全球平均分成绩并不是很好,特别是口语和写作方面依旧处于世界平均分之下。

  专业负责雅思教学的老师提醒所有“烤鸭”们:攻克雅思阅读要遵循一句话——准确是“王牌”,速度则是“王道”。单词不需要字字读懂,我们要做的是抓关键词,抓主基调,抓与题目对应的词句,“快”、“狠”、“准”大概就能很好地概括大家的目标。

  今年,“托福家族”则迎来了“小托福”。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正式宣布,“托福家族”中针对11岁-16岁学生的“初中版托福”TOEFL Junior正式登陆中国,第一次公开考试已于10月23日举行。业内人士认为,现在所普及的托福和雅思考试对于低龄的孩子(11-14岁)来说年纪过大,因此 “初中版托福”应运而生。专业老师认为,该种考试不能作为进入美国高中的直接凭据,但其更具有实用性,更加人性化。

  选择最具优势的班级

  面对庞杂的出国留学培训市场,就会有不同类型、不同水平的学生,因此在培训内容的设定上已经呈现出“一切以市场为导向”的课程设置。出国热,同时也考察了各培训机构的随机应变能力,如何把握住学员的需求,才是根本之策。

  每一类型的班级都有自己的培训特色和适合的特定人群。准留的学生一定要在众多不同类别的班级中,挑选出适合自己和有助于提高成绩的,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进行培训。

  以托福考试为例,通常为了让考生有更多针对性选择,就有接近十多种班别。例如托福基础班、托福精品班、托福强化班、托福TPO模考班等。同学们在报班前可以先通过咨询,确认课程内容和培训特色再选报班级。同时,托福也会推出出国VIP和留学直通车这种精品小班制的培训服务,为学生量身打造个性化课程,“一对一”的教学方式更为学生所需,为学生所求。

  留学热潮中家长要稳扎稳打

  “低龄化”的留学热潮中,家长必须要理清思维,稳扎稳打。高中生已具备独立人格,在个人事务的决策权上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家长还需在旁做监督和纠正。首先,家长要提早准备,尽早咨询。部分留学的家长和学生会忽略咨询的步骤,往往在已经选择了出国国家和留学学校后才进行咨询工作。实际上很多时候,家长和学生做了无用功,选择的出国之路其实并不适合自己,这时候必须要相信专业,把咨询工作做在第一位。其次,目前我国没有对英语学习有一个可信赖的测评体系,家长不能抱着“先考了再说”的心态进行报考,让孩子考了托福考雅思,在还未确定出国方向和熟悉出国程序的前提下进行盲目选择。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尊重孩子的意见,按照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发展进行出国留学选择。家长既要站在孩子的方面考虑,同时也要脱离出角色让孩子自行决定。因此,出国潮中,对家长的决策力要求愈发严格。

  远渡重洋,出国接受高等教育,是很多家庭和孩子的夙愿。但是,随着出国留学人数的剧增,国外大学申请的竞争也愈加激烈,国外名校的门槛会“水涨船高”,家长和学生要把握申请的时机和提早准备。(朱琳)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朱峰】
    ----- 留学生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