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留学生活

艺术留学或成艺考新出路

2011年12月08日 15:02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2012年艺考新政规定,在5大12小录取批次中,每个批次凡认可统考成绩录取的院校可以填报两个高校志愿,而通过单考院校录取的院校只能填报一个高校志愿。这一规定相比往年,增加了艺考报考的难度和风险,因此不少艺考生开始做两手准备———高考艺考与出国留学学艺术。

  不过,艺考之后再申请海外艺术院校还来得及吗?应该选择哪些国家的哪些专业?如何准备面试和作品集,才能提高申请成功率?记者采访了启德教育集团、新通留学和学美留学专家,一一为考生释疑。

  设计类留学专业升温

  艺术类留学大致分为应用类和传统类两类,前者包括各种设计和制作类专业,后者则指传统意义上的声乐、舞蹈、美术类专业。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赴国外读设计、制作类专业,有逐年升温之势。

  赴法国学服装艺术的学生达到申请艺术类课程出国人数的四分之一;赴英国学时装设计、工业设计、室内设计等占七成;赴加拿大读室内设计、动漫设计等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占七成;赴澳大利亚读游戏设计、平面设计的人数在申请艺术类课程出国人群中也占较大的比例。

  留学顾问张梅分析,就业方面,在华服装设计、工业设计、城市环境设计等外企需要更多既懂外语又掌握较高专业能力的人才,因此前景很不错。

  应用、传媒类也受关注

  随着创意产业在全球内快速发展,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应用类、传媒类的艺术专业。艺术经纪人、插画师、设计评论员、音乐治疗师、工业设计师、景观设计师、陶瓷设计师、交互设计师、时装配件设计师、服装买手、色彩协调员等艺术领域的就业前景和“钱景”都很不错。如澳洲的3D电影制作、三维电脑图形设计师缺口高达20万,年薪高达40万-80万元人民币。国内人才缺口更高达60万。

  同时,学生也要结合留学国艺术教育特色来选择目的国和学校。留学专家提醒,同一专业名在不同国家和院校,培养目标截然不同。例如在法国学时装设计,更倾向培养个人风格,引导学生打造自己的品牌。在学日本时装设计则更注重实用性,学校会通过“产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加深学生对服装制作的流程认识、提升其实践能力。而韩国每间学校的时装设计都有不同的侧重点,有些学校的学生还要学习如何印染、制布等课程。

  申请需特色作品集

  在面试时,艺术类的学生可以通过作品集来展示自己的艺术基础和实力,各国艺术院校对作品集的要求不太相同。

  “德国院校的美术类专业通常要求学生提供以往30-50幅作品;音乐类专业要求学生提供包括8-10首曲子的CD———他们较注重考察学生的创作历程。提供给美国院校的作品集需要用文字、图画描述清楚每个创作步骤。假设学生的展示作品是一个咖啡厅的室内设计图,那么在作品集中,学生要将实地考察、市场调查、如何挖掘客户需求、3D初稿等环节逐一说明。提供给英国院校的作品集,学生需从主题、制作过程、初稿、半成品、物料、裁剪等方面说明创作意图。日本的大部分艺术院校不要求学生提供作品集,而是要求学生到日本参加院校的入学考试,现场展示自己的艺术创作能力。若申请法国或西班牙的艺术专业,除了提供作品集,艺考成绩也纳入院校方的参考范围。”

  小贴士

  1.赴海外读艺术类专业,目前申请来得及否?语言要求高否?

  据了解,与申请其它学科的专业一样,当前到明年初,申请美国、加拿大、韩国、法国、荷兰等国的艺术专业,如果条件符合,明年秋季即可入学。由于澳洲大学的开学时间通常在2月和7月,所以,申请澳洲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可以入读明年7月份或2013年春季课程。

  很多海外院校看重的是学生的艺术能力,对语言要求相对低,例如德国则对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德语成绩要求是3分(满分是5分),比普通专业少了1分。法国音乐学院在录取学生时更看重学生的专业水平,而不是法语水平。此外,如果艺术生没有准备雅思或者托福等语言成绩,可先读语言课程,再入读专业课程。

  2.赴海外读艺术专业费用如何?

  赴海外读艺术专业,与读其他商科、工科类专业的学费差不多。同样是艺术类专业,在综合性公立大学读比在私立艺术院校读便宜。

  部分国家有特殊政策,费用会相对低。比如入读法国、德国公立大学可免学费,只需支付每年5万-7万元生活费即可。报读新加坡公立院校的艺术专业,一年学费约为10万元人民币。雅思达到5分的学生,则有条件申请学费50%-70%的政府助学金,学费降为3万-5万元人民币。赴美国读部分社区大学的艺术类专业,学费较低,约为5500元美金(约3.5万元人民币)。(唐珩)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朱峰】
    ----- 留学生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