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高考后低龄留学潮引关注 形成巨大服务产业市场

2012年06月13日 09: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6月13日电 据日本《中文导报》报道,高考曾被中国学生视为改变命运的“新时代科举”,不过近年随着中产阶层家庭经济条件愈加富足,越来越多高中生选择出国留学。

  数据显示,出国举试“洋高考”的学生连年增多,有的家长甚至让子女在中学、小学阶段就“外漂”留洋,催生“洋中考”、“洋小六会考”这些低龄留学潮。

  中国恢复高考35周年,考生数量今年超过900万名,录取率也升至75%。即便如此,今年仍将有200多万名考生落榜,须自寻出路或复读一年,明年再卷土重来。

  尽管最新调查发现,约七成90后打工者认为“高考改变命运”的时代已成为过去,但有一定经济能力的新一代中青年父母,仍坚信一纸大学文凭的重要性。

  他们无法改变制度,又不忍见孩子承受闯关的煎熬痛苦,也不想背负陪“太子”、“格格”考试的精神包袱,就通过各种方式尽早把孩子送出国门。

  过去四年,中国出国留学的人数保持年均20%以上增长,去年更创下34万的历史新高。他们当中近一半人出国读大学,其余10多万学生中,有不少是在高中或高中以前就转轨海外,在海外完成基础教育,然后直接升上洋大学。

  当然,中小留学生群体里,不乏成绩特别优异、提前参加海外名校的入学试、最终成功考上的尖子学生;但更大量的是成绩优良,甚至成绩不上不下的中等生,他们最终成功避开了竞争残酷的中国高考,在海外接受优质高等教育,实现“条条大路通罗马”。

  出现种类繁多的留学服务

  广州、浙江、四川到重庆,中国一线至三线城市近年来兴起的各类中外高中合办课程、民办实验学校和私人学习中心,就以种类繁多的“出洋”服务,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已在重庆落户15年的华新国际学校,最早期曾为中国学生办“洋高考”,但过后发现到新加坡私立学校念书的大专与大学生无法很好地融入新加坡社会,之后转而针对中小学生教授一对一的英文、数学、历史等课程,帮助他们在三个月到10个月时间里,考取新加坡的政府中学和小学。

  新加坡创办人陈培芝受访时指出,一些在当地教育体系中成绩平平的学生,在沉重的压力下,学习士气难免受到影响,认为自己再努力也是徒劳;但在家长决定送他们出国后,他们在短时期突击学习,专攻英语,目标细化,进步反而明显。

  陈培芝说,每年6月高考、中考季,前来咨询的父母特别多,但学校会对学生进行测试,才决定是否录取。该校每年只招收约10名学生,学生年龄介于8岁至15岁,其中有重庆当地学生,也有来自广东、浙江等外省的学子。

  出洋留学的成本不低,该校小学和中学的费用各约为每个月2万元(人民币,下同)和2万5000元。

  陈培芝说,父母觉得花6万元让一名小学生掌握英语和以英文授课的其他科目,不但负担得起,并且值得。

  可是市面上的“洋考试”花样繁多,有教育界专家就向本报指出,一些父母不问海外学校资质,只想图个留洋的虚名,并达到个人资产海外转移的目的,没有考虑到孩子混出“海归”文凭后可能变成“海待”(找不到工作),这是不健康的社会现象。

  不过,经历过高考失败的父母们则很无奈,他们相信,子女若不适合中国的教育制度,家长能做的,就是以仅有的经济实力,为孩子铺一条路另寻发展。

  浙江一名孙姓父亲告诉本报,儿子中学毕业模拟考全班排倒数几名,要求儿子考进地级市里的重点高中根本是奢望,更不必去想三年后的高考。因此,他过去一年来四处委托朋友寻找有海外合办高中课程的学校,“花几十万(人民币)学费也要把他送出国”。

  另有一些家长,干脆下决心带着孩子移民。李英(39岁,家庭主妇)品尝过高考失足、无奈改读大专的苦涩,不想儿子也吃这种苦头,他们一家早已作好规划,正在申办加拿大移民手续。

  作为双重保险,李英年薪超过百万的丈夫也为儿子在上海一家民办重点中学“赞助”了入学名额,确保在移民手续办理期间,儿子也能在上海接受较好的教育。

  李英说:“孩子在加拿大读书没有在中国这么累,况且在外国镀金后,儿子再想回中国发展,洋文凭总要吃香一点。”

【编辑:朱峰】

>留学生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