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留学热潮下的中国学子之生活篇:理想VS“不远游”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8月28日 10: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8月28日电 题:留学热潮下的中国学子之生活篇:理想与“不远游”的纠结

  作者 朱峰

  编者按: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先后出现三波留学热潮,第一波出国留学的浪潮,以公派的访问学者为主,自费留学生非常少见。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第二波留学人群中涌现了大量以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为目的的自费留学生。在这个时期以及之前,留学的国家主要是美国、加拿大、欧洲国家和日本。

  2000年前后,中国出现了第三波留学浪潮,这其中增加了不少本科生的身影。留学生群体也走下神坛获得平视的舆论视角。截至2012年3月,中国官方累计统计的出国留学人次超过230万。仅2011年,中国的出国留学人数就已经超过30万,越来越庞大的留学生群体也正在成为中国新一代青年中越来越受舆论关注的人群,在各种各样光环与偏见并存的标签背后这是一群怎样的年轻人?中新网记者采访了一些即将留学的中国学子,希望从他们对文化、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准备为入口,通过他们对未来的憧憬和规划,勾勒出中国新一代留学生的群像。

今年9月都将赴英国华威大学就读的李晨曦(左)和王子健(右)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今年9月都将赴英国华威大学就读的李晨曦(左)和王子健(右) 。(受访者提供)

  他们是一群有理想的青年,他们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新时代下成长起来的一代独生子女;他们有梦想、有热情,但出国留学也使他们面临着独自远行的困惑和父母“空巢”的现实。能否独自适应海外的生活,如何平衡奋斗的理想和亲情的牵绊。这些都成为他们需要面对的压力,但却不能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

  “父母在不远游”的现实纠结

  “我最担心的就是爸妈,所以以后早晚会回国。”家在北京的王子健在谈到留学时这样说道。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的他从小到大都生活在这座城市,甚至在大学期间,他都可以每周回家过周末。“出国以后生活适应应该不算太大问题,但主要还是怕会想家。”今年9月王子健即将赴英国华威大学攻读经济学硕士学位,这也是他第一次离家这么久,对于独自离家的生活适应可能的确需要时间。

  而自己的离开对父母的生活也会带来不可避免的影响,“肯定适应不了,都不用想。”王子健说到自己离开后父母的生活时说。“多打电话发短信,多跟家里联系告诉他们近况可能能缓解一些他们的牵挂吧。”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对于孩子的关爱,总是难以用语言表达。李晨曦说,离家前的这个暑假母亲的一个决定让她既感动又有压力。“以前放假回家总是嫌我妈工作忙没时间陪我逛街”,她说这次回家母亲突然告诉她,自己辞掉了原先的工作,因为这些年总在外面忙工作,女儿放假也没时间陪她,即将到来的远行也让母女二人都意识到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光或许越来越难得。“我这回腾出时间来,这个假期就安心陪着你。”李晨曦说当她听到母亲对她说这些的时候她甚至反而有些压力。

  而与姑娘们不同,对于刚刚大学毕业,即将远赴异国的男孩子们而言,与父母之间的情感表达大多更加含蓄。即将赴牛津大学学习的王轩说,“我妈现在很小心,她尽量让我不恋家,这样出去就没有太多包袱。爸妈每次打电话的时候都会问问有没有打扰到我,去英国他们可能也最多送到机场不会跟我一起到英国那么夸张,现在在家他们跟我交流言语也不会有那些肉麻兮兮的舍不得的话。”,但王轩说他仍然珍惜跟家人在一起的时间,“离别可以使相聚的时光升华”他这样形容海外求学的生活。

【编辑:刘郁菁】

>留学生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