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海外博士江苏行”启动 多看重商机非待遇
自12月6日首站镇江启程至今,德国阿莎芬堡注册医师杨茂元一路上都在纠结:要不要回国创业?在德国,他有绿卡,是生活优越的中产阶级,而回国创业,人生意味着重启。
像杨茂元一样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还有来自美、加、德等国的112名海归博士们。连日来,记者随“百名海外博士江苏行”辗转苏南苏北,一场场项目人才对接会传出信号: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和海外人才这两顶“光环”逐渐褪色,海归创业正在面临一系列新挑战。
吃香的不是头衔,是技术
参加此次江苏行的海归博士,多为旅居国外多年的著名大学教授、跨国公司高管,大多手握世界领先的高新技术。在以往类似的海外人才对接会上,通常是主持人隆重介绍其学术科研背景、名誉头衔等信息,再由海归本人做项目简介。而此次活动中,海归们一上台,争相亮出“压箱底”的技术和成果。“国内对待海归人才的态度正趋于理性。以前顶着海归的帽子不愁嫁,现在不管你是什么头衔,关键看你的技术含金量。”杨茂元告诉记者。
在海归们看来,现在江苏的地方官员对新兴产业“更懂行”了。美国斯蒂文斯理工学院终身教授梁俊峰介绍其专利“彻底清创”技术时,台下就有人提问:“你的清创技术能把4%的伤口感染率降低多少?在国外有没有临床应用?”江阴市高新技术创业园管委会项目经理钱庆华更是直截了当:“你说你技术好,拿产品销售单来。”
缺的不仅是钱,还有“地气”
据2012年《中国海归创业发展报告》蓝皮书披露,目前,超50%的海归创业资本来自个人存款。“地方政府鼓励创业的配套资金也没往年那样好拿了。”海归们私下对记者说,无锡今年调整“530计划”,在大幅提高优惠政策的同时,也要求创业者的注册资本不少于政府配套资金。无锡留学人员创业园项目经理吴云倩认为,技术不是创业的全部,无锡更加重视海归的资金运作及市场开拓能力,政府提高门槛意在去粗存精。
自筹资金的压力是沉甸甸的。杨茂元说,他认识的海归人士中,为了筹资,有的连在国外的房子都变卖了。苏南一位招商办经理对记者说,现在海归对项目落户非常谨慎,多数在观望考察,希望与成熟企业合作,生怕血本无归。
“江苏各级政府对海归创业的支持力度是我跑过的省份中最大的,钱还不是根本问题,关键是如何尽快地适应国内市场环境,接上‘地气’。”美国Guidon Analytech公司CEO贾明宏的话代表了众多海归的心声。
东西做出来卖不出去,是海归最容易犯的错误。无锡市人社局副局长胡逸说,生硬地用高科技做中低端市场,就会陷入“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困局。而英国创新能源公司执行总监蔡军则认为,海归的职场压力主要是,回国需面对人际关系处理和本土文化认同。国内市场究竟怎样,到哪里找资金、合作团队和流通渠道,大部分海归面对记者的提问只能耸耸肩,表示“还没摸清”。
为接上“地气”,海归们更倾向于“借鸡下蛋”的创业模式。6日与镇江格润思智控科技公司达成股份制合作意向协议的陈旻博士说,“将自己的技术与本土企业的管理嫁接起来,是最快、最稳的方式,毕竟还是本土企业最了解市场。”
看重的不是待遇,是商机
江苏历来重视海外留学人员的引才工作,一些地方给优秀海归的落户经费高达数百万元,连住房、子女入学等细节也都考虑周全。但记者采访的海归博士均表示,是否回国创业,决定因素不是待遇,而是有没有商机。加拿大三千大世界咨询公司董事长秦自伟告诉记者,美国医药界10多年来一直使用他开发的医药信息管理系统,医院每开一个处方,就能赚0.3美元的服务费。而中国目前却没有一个整合资源的医药信息系统,13亿人口的市场更广阔,只要能在国内铺开,利润还会成倍攀升。
“全球金融危机下,江苏强调以人才引进推动产业转型,海归创业一定要搭上地方新兴产业规划顺风车。”贝瑞森生化技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顾铭现身说法,她的团队在瑞典研究贻贝粘蛋白项目6年,2010年落户江阴生物医药加速器后,迅速从9人技术团队发展为技术、管理、营销35人团队,今年实现产值1600万元。“像江苏这样,地方政府给几百万的资金扶持,在国外一般是拿不到的。”
事实上,很多商机就是国外成熟商业模式的“中国化”,谁抢得先机谁就能抓住商机。日本江苏发展促进会副会长顾志华就在考察中发现,中国老龄化问题非常突出,日本早在多年前就建立了完备的老人配餐体系,用很少的钱,让老人吃上放心饭,中国市场肯定更大更广阔。他马上联系上江阴组织部工作人员,准备投项目填补这个市场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