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留学加把“安全锁”
春节后的首个工作日,加拿大华裔学生蓝可儿在洛杉矶失踪的消息传遍互联网,美国警方当地时间14日公布的一段酒店升降机内录像片段,蓝可儿怪异的举止更让人觉得诡异。一时间,留学网站、门户网站、甚至科普小组也加入转载队列,希冀从电梯视频中找寻蓝可儿失踪的线索,有人说她当时已经被挟持;有人怀疑她因为嗑药导致精神异常……
当地时间19日美国警方在洛杉矶某酒店顶楼发现了失踪两周的蓝可儿的尸体。在此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有诸多疑团待解,另一层担忧也弥漫在国内的留学家长圈里:孩子留学在外,是否安全?
“读个好学校,找个好工作是次要的,关键得平安。”元宵未至,年还没算过完,有的家长在网上发出这样的新年愿望。
如今,我国每年以超过30万的数量“输出”留学生,很大部分是自费留学的本科生、中学生,甚至小学生。留学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谈及校园安全,许多人第一想到的是校园枪击案。2012年12月14日,对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居民来说是一个沉痛的日子。患有精神障碍的20岁青年亚当-兰扎在射杀自己的母亲后,携带两把自助手枪进入桑迪-胡克小学,猛烈射击正在上课的小学生,最终造成26人死亡,其中20名是6-7岁的小学生。就在一瞬间,他们的爸爸妈妈再也看不到他们回家后可爱的笑脸;就在一瞬间,这些如花蕾般的孩子们停止了成长,去往未知的天堂。美国校园枪击案发生后,舆论矛头直指枪支使用泛滥,民众强烈呼吁禁枪。而在国内,有留学意向的学生及家长对美国校园安全表示出了深切担忧,人们对“留学安全”的关注到达高潮。
善用校园资源保护自己
谈及留学,如今很多人会对国外的校园安全有隐忧,尤其对那些枪支不受控制的国家,“校园枪击事件”被列为最令人担心的校园安全威胁。
客观地说,美国的校园环境安全并不像媒体展现的那么危险。数据显示,去年有76万多国际生去美国留学,位列各国之首,从侧面可窥见留爸留妈们对美国社会及校园安全有足够理性的认识。
留学专家反映,媒体爆出校园悲剧的发生令人痛心,与个别学校疏于安全管理有关,但希望国内家长理性认识校园环境安全,不要因噎废食。需要提醒留学生的是,到校后务必及时与学校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善用资源保护自己。
“对于国际生而言,美国校园安全措施其实是非常严密的。”启德教育美国留学专家涂攀老师介绍,通常,留学生到国外院校注册后,就需强制向国际生办公室报到,以便及时查收办公室通过邮件、短信、广播等方式发送给大家的安全预警,避开危险。另外,针对新生举办的迎新培训会详细介绍学校周边的安全情况,以及入学后注意事项等。如果学生在实验室或者图书馆熬到深夜才回家,可以随时免费拨打学校护送电话,要求校内警察开车或步行护送。每个校园及周边一般都设有应急电话,并配有实时摄像头,遇到紧急情况,可以及时报警。
精神障碍触发校园悲剧
回顾新闻报道,校园悲剧并非偶发,从枪击案,到砍杀案、炸弹袭击。美国12·14校园枪击悲剧发生后,很多美国民众提出美国应该禁枪,“民众可以合法持有枪支”被认为是引发这场悲剧的根源。但也有人指出,认为禁枪就可以实现校园安全的观点是片面的,对人群精神障碍的关注才是要点。从新闻事件看,悲剧的始作俑者除了社会人士,潜伏在校园里的犯罪嫌疑人不少属于精神及心理非正常人群。
“实际上,留学生的精神状态需要格外受到关注。他们面对着语言不通,文化融入等学术、生活、经济等方面的多重困扰,小留学生自理能力成问题,弄得不好容易自闭,大的留学生比如博士、硕士,熬夜做实验、得不出结果,毕业无望,也容易产生烦躁、自我怀疑。”一名留美博士生这样告诉笔者。
业内人士分析,控制枪支对维护美国社会安全非常重要,但是社会及学校加强对心理及精神障碍人士的疏导和治疗也同等重要。对于有精神障碍的人群来说,即使没有枪支及刀具,他们还会用别的作案工具实施犯罪,危害公共安全。
提前了解留学地社会环境
远离校园危险,防患尤重要。深入了解所处社会环境,遇到紧急情况能镇定处理,对于留学生来说是必备的生存技能。
启德教育留学专家介绍,安全知识普及一般是在学生离境前培训,将注意事项提前内化到一言一行。以启德《留美学子安全手册》为例,专家介绍,留学安全知识通常涵盖校园安全常识、出行驾驶安全常识、出行旅行安全常识、心理健康安全常识、自然灾害安全常识、生活安全常识(如证件保存安全、财产安全、饮食安全、居家安全、交友安全等)。此外,根据留学国不同地区的环境,还有特色鲜明的安全常识。去其他国家的同学,也可以根据这些提示,通过论坛、书籍等资源整理这些安全常识。(陆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