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赴英留学择校难 专家:排名非唯一标准(3)
中学篇
中国新贵家长考察英国私校
网络上近日出现一组图片报道,被中国各大媒体纷纷转载。报道关注了一支由中国家长组成的考察团,他们此行到英国的主要目的是寻找能够购买到的最优质的教育。
英国《泰晤士报》报道,图片里的中国家长们正在位于巴斯城的贵族名校Kingswood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在此之前的一周时间里,他们已经分别走访了包括伊顿公学在内的多家英国知名私校。
自由撰稿人陈希撰文称,这些来自中国的家长看起来都比较年轻,手中的Chanel、LV等名牌皮包似乎显示着各自不菲的身价,由此推断一年两到三万英镑的学费,对他们来说并不是问题。
《泰晤士报》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英国私校的外国学生达到2.5万名,其中有4000名来自中国大陆,中国大陆生源已经成为英国私校的第二大海外生源,仅次于香港。
在此次这个访问团中,一对中国年轻夫妇的孩子还不到一岁,但这对父母已经未雨绸缪,开始着手为孩子选择学校。
考察团中一位事业有成的家长表示,英国的教学方式轻松,孩子压力小,竞争也相对没那么激烈,这些都是她为孩子选择英国教育的主要原因。
经过百年风雨,英国私校的传统吸引力不仅丝毫没有减退,反而在今天,吸到引了越多来多来自发展中国家,比如俄罗斯、中东以及中国新贵家长们的青睐。
知名的伊顿和哈罗公学,不仅培养了优雅的英国王子,英国也有多位首相、议会议员毕业于此。
此外,数字显示,毕业于私立学校的学生考入牛津、剑桥,以及英国排名前五位大学的学生比例要比公立学校高出不少。
大部分中国家长相信,送孩子到英国读私校,尤其是那些声誉卓越的贵族私校,能让孩子顺利进入一流大学。而从私立学校毕业的学生在工作种类及起薪方面都更优于公立学校的毕业生。
英国公校私校各有利弊
私立学校在英国历史悠久。在中国常见的履历里,一个人的介绍往往从大学开始,而在英国,最早从4岁开始的私立学校一定会被郑重写上。典型的英式精英成长之路是私立学校+牛津剑桥。
英国的私立学校在寸土寸金的伦敦没有巨大的校园,在伦敦之外往往坐山拥水,占地从几十到几百公顷,碧草如茵、树木参天、红砖白墙,有室内游泳池、独立艺术馆,甚至有马球场与训练帆船的湖泊。
英国私立学校秉承传统的一对一教学,4岁至7岁的低年级通常每班不超过12个学生,一位老师一位助手,外加独立的体育音乐戏剧科学宗教等科目老师,可以适应学生的不同需要。
每个私立学校有各自的历史、传统、校训以及支持的慈善组织,并有独立的校董委员会与教学大纲。
全英私立学校超过2200所,占学生总数的7%。每年高考录取时,报纸上便会长篇累牍地报告名校又录取了多大比例的私立学生。事实上,在过去3年里,牛津剑桥共录取了946名来自4所顶尖私立学校与一所教授学者云集的剑桥公立学校的学生。在英国,为孩子选择公立或私立是普通上中产父母们躲不了绕不过的话题。
加诚博教(北京)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高级顾问贾悦列举了公立和私立学校各自的优缺点。
她认为,公立学校学费便宜、英国本土学生多,但国际生名额少、申请门槛高 ,而且师生比高,每个班学生人数多于私立学校,同时,公立学校不提供住宿。
私立学校则是最传统正宗的英国教育,建校时间长;以前的私立学校是服务于英国上流社会的,所以,中国学生有机会更好地融入英国主流社会;小班授课,老师可以照顾到每个学生的需要;私立学校提供广泛的课程选择,对一些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还可以因材施教;私立寄宿学校的学生除了课堂学习外,还有充分的活动时间,给学生提供了全面的发展空间;申请周期短,根据英国签证政策17岁以下的学生申请签证,不需要提供雅思成绩。
而且,贾悦指出,私立寄宿中学的费用其实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高不可攀,一般一年的费用20至30万元人民币,包括了学费、住宿和伙食费。
英中联合办学带来新生源
英国布鲁内尔大学高级国际关系官员吴毅勇指出:“各个大学在招募国际学生时,招生政策有所不同。近年来,英国大学为了保证一定生源和提升研究能力,‘重量又重质’,和中国大学合作办学不断增多,推出‘3+1’、‘2+2’的联合学位课程,以及远程教育课程等。这类合作办学也促使中国学生数年年见涨。”
英国官方数据显示,2012年英国超过100所高等教育机构为海外学生提供了远程或者联合学位课程,收入超过3亿英镑。
诺桑比亚大学过去10年一直发展和中国高校关系,已和南京师范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南开大学等设立合作办学“2+2”课程。学生在中国读完本科二年级,就可入读诺桑比亚大学。
西交利物浦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都是直接在中国设立的中英合作大学。无论在中国还是英国,完成中英合作学位课程的中国学生,通常会选择继续到英国大学深造。
毕业于西交利物浦大学、现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就读金融学研究生的冯磊说,他所在的那届学生从西交利物浦大学毕业的有600多人,其中60%以上都申请英国大学继续读研究生课程,而且被牛津、剑桥、帝国理工等名校录取的就有近80人,LSE有约30位。(侯清源 严振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