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大学留学生:同庆春节,“春晚”走起来
2009年到2013年,我在中山大学读行政管理专业,经过四年的学习,我对公共政策以及公共领域有了浓厚的兴趣。在我大三的时候,开始准备申请到美国读研究生。之所以申请美国,是因为公共政策在美国发展得最好,我相信来到美国之后能让学到更多的东西。最后,很幸运地,我被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录取。
2013年7月我只身一人来到美国,走进了哥伦比亚大学,到1月份刚好半年。由于学校1月20日开学,所以今年没有办法和平时一样在国内过年。
春节寓意团圆,这个想法扎根在许许多多中国人的心中,有着与其他时间回国不一样的特殊意义。如果有机会,相信许多人都愿意春节回国。出门在外当然会想家,即使家里人嘴上不说,心里也是希望孩子回去的。当然,在美国,大家也会一起庆祝春节,我们会聚在一起吃饺子,也有很多人买票看“哥大春晚”。
在美国,特别是在纽约生活的这段时间,最大的感受就是节奏特别快,每一个人每天都有许许多多的事情要做,因此,做一个multi-taster很重要;除此之外,还有许许多多好玩的东西随时上演,纽约是一个能让人兴奋的城市,因为每天都会遇到新的东西,以及不一样的人。
在美国的课堂上,最难忘的事情就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上学期,我选了一门课叫做Writing on Policy的课,上课的人只有12个,却包括了来自美国,中国,日本,尼泊尔以及危地马拉对新闻写作感兴趣的同学。每一个星期我们都需要自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写feature story,或写op-ed, 或写blog post。因为是自由选题,每一个人都会选择自己特别感兴趣的话题,当我们上课的时候,品读其他人的作品成为了很重要的内容。在这门课上,我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政策、内部种族冲突、日本的灾害危机管理、尼泊尔社会中仍存在对女性的偏见与歧视等问题都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我也意识到,虽然不同文化各不相同,但我们都有一样的社会关怀,都有一样的希望这个世界和平美好的愿望。(陈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