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解放军女上校率团在信息网络演习中大获全胜

2012年06月08日 10:14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刚满30岁的李聪娜率领一支平均年龄仅26岁的“科研青年近卫军”,驰骋信息网络领域,频频“冲顶”,令这个领域的专家们刮目相看。

  2011年5月,才29岁的李聪娜作为兰州军区某部第一位女科室主任走马上任。当时,她所面对的是一双双质疑的眼神:科室17个人,就她一位女同志,而且这么年轻,能挑得起这副担子吗?

  李聪娜没有急于表白和证明,她认为“行动更有力量”。

  2011年夏天,李聪娜带领科室4名骨干,参加兰州军区组织的信息网络演习。刚开始10分钟,对手就给他们来了个“下马威”,计算机网络程序突然出现异常,系统顿时瘫痪。

  千钧一发之际,李聪娜决定:放弃原有系统,重新编制新程序。队友们投来怀疑的目光:“以前从没这么干过,时间这么紧,能行吗?”

  李聪娜用行动答疑。仅1个小时之后,她就为每位队员提供了一个效率高、稳定性强的新程序。最终,李聪娜率领的团队在演习中大获全胜,让所有参演人员心服口服。

  了解李聪娜的人评价说:这个女子要强是出了名儿的。

  2000年9月,李聪娜考取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主动申请到信息化人才缺乏的西北军营一线连队。2007年,被调整到兰州军区某部,专门从事网络工作。

  2007年,总部赋予李聪娜所在部队紧急研发一种网络终端服务系统的任务,部队长王国玉安排李聪娜编写一套底层驱动程序。

  原本打算借机在新单位“露一手”的李聪娜真要编写时,才发现这工作远远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软件编程,不仅此前没有学过,有些东西连听都没听过。看着一行行读不懂、看不明的源代码,她“急得直想哭”。

  不过,流泪不是李聪娜的性格。为了尽快找到入门之路,她找来一些国内外范例程序,认真研究。每一个函数和地址都要反复对照相关资料才能慢慢读懂,“就是把吃饭睡觉的时间全部用在攻关上,一天下来也只能消化十几行代码”。

  那段时间,人们发现,她的嘴角因为着急上火长出了一串水泡。

  随着学习的深入和知识的积累,新代码由生变熟,攻关也渐入佳境。一个月后,李聪娜终于读懂了整个程序30万行的代码,编写出底层驱动程序,并最终掌握了这项新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这一仗,改变了同事们对这位“看起来挺柔弱”的女子的印象。接下来,她做出了“更让人意外的事”。

  2008年底,李聪娜代表军区参加全军首届信息网络比武竞赛。参赛选手既有技术单位的博士、硕士研究生,也有专业院校的资深学者,不少都是多次参加过比武的老选手,而本科毕业生李聪娜是比武选手中最年轻的一位,而且是64名选手中唯一的女性。

  比武场就是战场,没有性别之分,只有胜负之别。那段日子,李聪娜铆足了劲备战,几乎24小时“泡”在枯燥的训练中,构建战场环境,探寻攻坚路径,一个月下来,瘦了15斤。

  在高手云集的赛场上,她与自己的团队一道,过关斩将,一举夺得个人单项1枚金牌1枚铜牌和团体铜牌的好成绩。

  总部领导对她翘起大拇指:“赛场显英豪,巾帼胜须眉,你可是1比63呀!”

  “昨天的技术,打不赢明天的战争。”在李聪娜的办公室,题写着这样一句醒目的话语。对她来说,这是警示,更是激励。

  一次,李聪娜所在科室准备研发某软件项目。这项技术的研究在国外都有政府或军方资助,成熟产品完全不公开源码,而国内研究仅限于理论层面,可供借鉴的资料非常有限。任务一提出来,许多人就打“退堂鼓”:“难度太大了,不如换个有基础的项目。”

  “不搞自主创新,战场上只能受制于人,还谈何打赢?”李聪娜立场坚定。

  她带领科室人员“摸着石头过河”,整整170天没休息,设计出一个核心算法,利用30台服务器、50个虚拟机和6个路由器,构建了一个模拟实验环境,手动探测20多万组测试数据,攻克10多项技术难关,终于完成这一项目,并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当了领导,就不能光是自己干得好,还得“带队伍”。

  去年,李聪娜的科室新来了3名同志,尽管都是计算机专业方面的高手,但毕竟刚走上新岗位,满肚子的理论知识不知如何向实战转化。

  一次,李聪娜奉命带队参加军区组织的演习,任务下达得比较突然,要求开设演习场地、搭建作业环境等各项准备工作必须在一天之内完成。

  紧要关头,李聪娜却出人意料地决定“临阵换将”,而且换掉的正是她自己,让新来的张翊伟牵头负责。

  仓促上阵的张翊伟紧张得心脏砰砰直跳。在准备过程中,他手忙脚乱,一时疏忽插错了一根网线,系统死活运行不起来。李聪娜“横下心”没有插手,而让他自己检查处理。

  半夜12点多,大家都休息了,李聪娜却悄悄钻进导演大厅,仔细检查着每一道工序,直至凌晨4点。第二天,演练得以如期顺利举行。

  如今,张翊伟已取得4项科研成果,而且还是5个科研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回忆起自己的成长经历,张翊伟满怀感激。

  有7人获军队科技进步奖,30多篇论文在各类核心期刊上发表,10余项科研成果在总部获奖,20多项科研成果被运用于部队训练与作战指挥……

  李聪娜和她的“科技青年近卫军”在继续冲锋。(樊永强 黄宝峰 张胜 王建英)

【编辑:王金志】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