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中国院士:举全国之力打航空发动机翻身仗(图)(2)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6月26日 15:19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参与互动(0)
中国国产“秦岭”发动机(资料图)
中国国产“秦岭”发动机(资料图)

  尊重规律 动力先行

  时至今日,我国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已引起国人高度关注,加快发展已成共识。但究竟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遵循什么样的规律,航空发动机才能甩掉落后帽子“破茧而出”?

  “坚持动力先行,加强预先研究,切实打好基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养锻炼一支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刘大响说,这也是国外航空发动机加速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

  据报道,国外二代战机研制周期为5~7年,发动机为7~8年;三代战机研制周期为6~10年,发动机为10~15年;四代战机研制周期为10年,发动机的研制周期长达15~18年,甚至更长。

  早在1980年,美国审计长向国会作证时就曾指出:“新发动机的发展比飞机机体需要更长时间,如果后者是决定进度的因素,两者就不应该同时开始。”

  事实上,航空发达国家长期以来都是将优先发展航空发动机作为国策,列为国家高科技战略性产业,并给予大量经费支持。

  刘大响指出,航空发动机本身也是一个独立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研制难度大、投资多、周期长、风险高,为了满足飞机的研制进度,发动机必须先行立项,才能赶上飞机的进度要求。

  所谓“动力先行”,主要是讲发动机的关键技术预研、材料工艺技术、基础设备条件建设要先行,还要提前进行核心机/验证机的综合技术验证;但在其转入型号研制后,在战技指标明确的前提下,则必须要搞好飞机与发动机的一体化设计,不断搞好两者的匹配与协调。

  此外,坚持核心机派生系列化发展,是航空发动机研制发展的重要技术途径。几乎每一型新研发动机都要使用几十年,都要经过不断改进改型和派生发展,使性能、可靠性、耐久性不断提高,形成应用范围宽广的发动机系列,才能较好地满足多型航空装备发展对动力的需求。

  例如,美国以F101发动机的核心机为基础,成功地派生发展出F110、CFM56两大系列军民用涡扇发动机;而CFM56又发展了十几个型别,装备了十几种军民用飞机。

  举全国之力 坚持自主创新是必由之路

  中科院院士徐建中认为,要想缩小与世界航空强国的差距,必须提前独立地开展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研制工作,必须特别注重基础研究,同时要加强关键技术的研究。

  徐建中介绍,航空发动机的发展趋势是,进一步提高军用航空发动机推重比,改善民用航空发动机的可靠性、经济性和环保性,研发安静而清洁的发动机,还要研究多电或全电发动机、智能发动机、超声速军民用发动机及新概念发动机。

  “为了扭转航空动力的落后局面,应根据目前我国航空发动机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准病根,对症下药。”刘大响认为。

  一要进一步夯实技术基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二要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发动机走完自主研制的全过程,早日解决军民用发动机的自主保障问题;三要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为加快航空动力发展提供条件保障;四要通过多种途径培养锻炼一批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五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体制机制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举全国之力,打好航空发动机“翻身仗”。

  徐建中也认为,只要发挥全国优势力量,进行创新性的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特别是发展颠覆性的创新技术,我国与国外的差距就有望迅速缩小。

  “当前我国航空发动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举全国之力,我们一定能够取得彻底根治飞机‘心脏病’的成功,一定能够为军民用航空装备提供健康强劲的‘中国心’。”刘大响说。(张巧玲)

【编辑:王金志】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