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边防官兵助力瑶族村寨换新颜(图)
中新网昆明6月28日电(杨华伟 廖金明)在中越边境海拔1260米的大山深处,有一个被群山包围的瑶族村寨——弄楼村。两年来,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村子,在云南富宁边防大队的帮扶下,逐渐走出深山,露出新颜,成为了“爱民固边”的模范村。
弄楼村位于云南富宁县新华镇,全村28户110多人至今仍保留着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2009年12月,中央领导就曾两次对富宁瑶族民众的贫困问题做出批示。之后的两年多时间里,富宁边防大队就担当起帮助弄楼村脱贫致富的重担。先后为弄楼村争取扶贫资金十多万元人民币,义诊100多人次,还免费发放价值5000多元的药品,资助了3名困难儿童。
“要致富,先修路”,弄楼村地处深山,交通闭塞,物流不畅。村民们上街赶集只能靠人背马驼,化肥、农药等生产物资运达村里,仅运费就要花上一大笔。为了降低运输成本,文山边防大队先后筹集资金400多万元,将公路修抵村寨,让车辆可以直接开到村寨门口。“如果不是这条路,我们还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变化的这么快。”村主任蒙高扬指着蜿蜒盘旋在山腰的公路说道。
道路修通后,边防官兵又着手解决瑶族同胞的饮水问题。2012年初,边防官兵到弄楼村实地勘查后,在村外两公里的地方选定水源点。经过近半个月的努力,边防官兵与村民一起修建了一个容积25m萀湶用水窖,结束了弄楼村靠天吃水的历史。
在解决饮水问题的同时,边防官兵还在村里普及科技文化知识,鼓励村民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帮助村民建起爱心书屋,鼓励他们多读书,多学习,转变观念。村中的一位老人告诉记者,以前闲着无事的他每天至少要喝一斤酒。从有了书屋之后,农闲时他回来书屋里坐坐,虽然不大识字,但是听别人讲讲还是好的。
边防官兵在讲授科学种植时,村民黄义龙还起哄说:“老子种了半辈子地,养了半辈子猪,还要你们来教我,太可笑了。”后来,在官兵的鼓励下,他率先尝试种植经济作物八角,不想第一年就获得丰收。尝到甜头的他现在不仅是村里的八角种植大户,还成了农业技术的推广人。“我的日子虽然比以前好过多了,但是有一些兄弟姐妹的日子还是很艰难,我要把技术传给他们。”黄义龙说道。
如今,村民们不仅修起了水泥路,盖起了新房子,还用竹子编了垃圾篓放在道路的两旁。村民们表示,只要家里家外都干净了,村子才会干净,人也才会有精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