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日本“松绑”航天政策欲试探美国底线
不久前,日本方面发出了一个消息,日本国会参众两院一致通过了修改后的《独立行政法人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法》。别看这个名字读起来拗口,但实际核心的内容只有一个,那就是删除了之前对宇宙航空开发活动当中有一条限于和平目的的条款。换句话来说就是日本在法律上已经可以将太空开发成果运用于军事领域了。这个行动被大家解读为:日本航天政策的再次“松绑”。
实际上日本的太空政策最初有一个很明确的制约,那就是1969年日本国会通过的决议。这个决议当中明确规定了火箭卫星等的开发利用仅限于和平目的。这是最初的政策法规方面的制约,这个决议很明确,制约的也很严格。但是到了2008年,日本通过了宇宙基本法,这个基本法已经改变了1969年的规定,它正式认可日本可以拥有非侵略目的的卫星。
从仅限于和平到非侵略目的,标明了日本的航天政策已经开始出现“自我松绑”这样一个现象。
实际上日本的太空开发用于军事目的这种“松绑”过程,不仅仅限于法律条文,同样也出现于实际操作当中。2003年,日本在“松绑”政策之前就发射过两枚情报搜集卫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侦查卫星。侦查卫星用于军事目的这是毫无疑问的,这两枚侦查卫星用于防御还是用于其他的军事目的,完全取决于拥有者在运用过程中的一些表现。
可以看到,日本在实际行动当中的“松绑”比法律上“松绑”的进程更快一步,而且已经有所动作。
说到日本太空政策的“松绑”不少人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日本为何要这么做。原因很简单,我们都知道日本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所谓的大国梦。用近年来日本自己的表述方法,那就是要成为一个“正常国家”。
正常国家必须要实现经济上的自主,外交上的自主,政治上的自主和军事上的自主。军事上自主在目前阶段被日本视为成为“正常国家”需要突破的一个重大障碍,这一次太空政策的“松绑”实际也主要在于军事领域,这是日本追求大国梦当中必须要经过的一个步骤。
日本的“大国梦”受到多方面的制约,单从外部制约来说就有两重。一重是柔性制约,这重制约来自世界各国,特别是亚太国家。在舆论上、外交上对日本“松绑”行动的制约。因为日本存在一段不光彩的历史,所以世界各国,特别是在日本周边的一些国家,对日本重走军事大国的道路抱有相当的警惕,一旦日本有所动作,这些国家肯定会从舆论和外交上对日本有所表示。但这些表示或压力并非刚性制约因素,真正的刚性制约是否存在?答案是肯定的。对日本进行刚性制约的国家就是其亲密盟友,美国。
现如今的日本,无论是从经济上、外交上、政治上、军事上都达不到完全的自主。而这种不自主的状态正是因为受到美国的刚性制约所造成的。
也许有人认为日本在经济上是自主的,但从当年美国强逼日元升值造成日本经济所谓停滞十年这样的表象来说,能说日本的经济是完全自主的么?
再说政治和外交方面,日本的鸠山内阁上台之后称希望更多关注与亚洲国家的关系,美国马上给出反应,抛出驻日美军基地搬迁问题,使日本鸠山内阁很快倒台。这也表明了日本在外交、政治上也达不到完全自主的程度,更不用说军事上的自主。
对日本的非自主的外部制约因素——刚性制约,几乎完全来自于美国。日本走向“正常大国”的道路上必须要克服的是刚性制约,而日本做的许多的动作实际上就像一个探底工程,日本始终要探的就是来自美国的这种刚性制约的底。现在 ,日本正在寻找最有利的时机来突破美国的刚性制约。
这次日本太空政策的“松绑”我们可以感受到日本探底工程一惯的特点。从方法上来看,日本依然采用了“小步快跑切香肠”的方式。不是一下子彻底翻盘,而是一点一点试探着集小变为大变的过程。
同样,日本在探底的时机上也有自己的选择,例如,日本这次“松绑”就选择在中国有重大航天活动这样一个时间段内。
这个举动可以视为向美国传达一种信息,那就是:日本太空开发军事化的目的不是针对美国,而是针对美国潜在的对手。这样可以使日本在突破美国刚性制约的过程中,路会走的更顺一些。从这些表象可以看到日本探底工程的一些特点。
日本这次太空政策的“松绑”会给日本未来太空发展,特别是太空武器的发展带来一个什么样的前景,这也是大家所关心的。
实际上日本现在的举动基本上还处于摸底试探的过程当中。如果日本真正想发展太空武器的话,最终还是必须要突破美国的刚性制约。而美国在开发太空尖端武器的过程当中,出于确立自己在这一领域绝对技术领先的目的,很少和别国合作,基本上是单打独斗。在这种情况下,日本要想搭美国的顺风车,发展完整的太空作战系统恐怕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但日本如果想要在美国航天技术的框架下发展一些局部的技术,作为美国太空武器的一种辅助和补充,这种想法是可能现实的。
日本这个国家经常有一些比较有意思的举动,像只要涉及军事领域的活动,我们总会看到一些探底的举动。不得不说日本“探底工程” 未来需要走的路相当漫长。期间,美国对日本的这些举动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反应,这对日本未来的发展产生的影响可以说至关重要。日本此次“探底工程”带来什么影响,通过此次“探底工程”能取得什么样的结果,这还要看日本的刚性制约者美国所做出的反应。(陈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