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文献中的甲午战争:日本舰队多个指标占优(2)

2012年07月17日 14:40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0)

  所以,无论是制度建设,还是观念教育,日本军队都全面领先于清国,这才是日本最终能以“摧枯拉朽”的气势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因此,在战争爆发后,随着两国军人的直接接触,日本人对于“天朝上国”的最后一点心理恐惧也完全失去。他们恐怕没有想到,在战场上遇到的是这样一群毫无斗志、一溃即散的散兵游勇。在这样孱弱的国防力量下,日本对于征服清国的信心也得到大大增强。清国军队成为日本军队和国民的笑柄,清国也就被日本人看作是一个腐朽败坏而即将倾圮的国家。

  历史从“大陆观念”到今天的“中国崛起”

  尽管书名是《清日战争》,但宗亚泽先生并没有将视角仅囿于战争本身,而是衍生到了与战争有关的社会、民生等各方面。战争的爆发,对统治者来说是胜败两者间的利益重新分配,但对普通民众来讲则只有失败而没有胜利。

  在清国和朝鲜,大部分民众都对战争态度漠然,即使像天津水师学堂这样的“国家军事院校”中的学生,也同样对战争毫无兴趣。而普通民众则是承受了来自战争双方的双重伤害,清朝的人民不仅要面对来自敌国侵略者的入侵,还要面对本应为“保护者”的本国军队的骚扰,大量百姓在战争中无家可归乃至于被屠杀,这让本就生计艰难的百姓进一步坠入到战争深渊中。而对于战胜国日本来说,国内的底层民众事实上也未明显获益,战争之前就蔓延的经济矛盾已使日本国内民众的生活窘迫不已,而战争的爆发更是加剧了日本劳动者遭受剥削的程度。

  根据宗亚泽先生的统计,以纺织工人为例,当时织物工厂每天的劳动时间达到12至16小时,而劳动所得却极为低廉。1892年日本纺织女工的薪资水平仅为每月1.7日元。另外,战争的爆发还激发了日本国内娼妓业的繁荣,战前东京艺妓不满2000人,到战后则增加到2600人,1899年更是突破了3000人。除去国内平民的生计困难,娼妓业繁荣带来的私生儿数量激增等社会问题外,战争还给日本社会带来了物价动荡、战争遗族抚恤等现实矛盾。

  尽管甲午战争后,日本从清国获得了大量赔款,国内部分社会问题随之得到缓和,但在战争中尝到的甜头,让军国主义思想在日本国内顺利地生根发芽,并开始从上层统治集团向下层普通民众蔓延,最终导致了战争的阴云在此后半个世纪内都笼罩在东亚的上空。

  作为一本严肃的历史著作,《清日战争》并未停留在对资料和数据的堆砌上,它拥有着多重的叙事视角。一方面,正如前文所述,《清日战争》的视角从战争本身,还衍生到了战场之外的民生、社会、科技等多个方面;另一方面,《清日战争》在对甲午战争进行系统呈现的同时,对于发生与战争相关的“高升号事件”、“旅顺虐杀事件”、“李鸿章马关行”、“金玉均之死”等重大历史事件用专章给予了详细的描述,这种宏观与微观结合的视角,赋予这部作品的历史叙事以丰富的“景深”。于是,全书读来令人意趣盎然,毫无学术著作的枯燥感。

  120年前,甲午战争的惨败,让国内知识分子开始泣血自问“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黄遵宪语),也让日本人的“大陆观念”发生了实质颠覆。120年后,我们早已远离忍受列强欺凌的时代,而日本人在“中国崛起”已成事实的状况下,“大陆观念”开始经历又一次的转变。

  然而,对于维系东亚的稳定来说,那段历史中依旧蕴藏着不可忽视的丰富遗产,这也正是这本《清日战争》的价值所在吧。

【编辑:王金志】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