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访“蛟龙”号设计师:海试中曾失去联系1小时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7月23日 10:35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蛟龙”号在6963米深处采集的海底生物样本。新华社发
“蛟龙”号在6963米深处采集的海底生物样本。新华社发
 “蛟龙”号在6963米深处采集的海底沉积物样本。新华社发
“蛟龙”号在6963米深处采集的海底沉积物样本。新华社发

  胜利完成海下7000米级下潜试验,创造了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纪录,“蛟龙”上周载誉归来,这也为历时10年的“蛟龙”号研制和海试工作划上了圆满的句号。明日“蛟龙”号将抵达江苏省江阴市,随后回“家”——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太湖边上的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以下简称“702所”)。

  为了挑战7000米级的下潜目标,今年6月3日,“向阳红09”船载着“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奔赴位于太平洋、拥有世界最深点的马里亚纳海沟。在44天的海试期,“蛟龙”号共完成6次下潜试验,其中3次超越7000米,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对潜水器289项、水面支持系统24项功能和性能指标进行了逐一验证。

  在夏威夷以南700海里、基里巴斯东北400海里的海域,成功完成5000米级海试的“蛟龙”号团队在新的海域、新的海底深度看了什么?做了哪些试验?挑战海下7000米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哪些技术难题?又如何解决这些难题?

  为了解答这些疑问,南方日报特派记者专赴“蛟龙”回国的第一站——青岛,专访了“蛟龙”号载人深海潜水器的总设计师徐芑南、副总设计师崔维成,潜航员叶聪、唐嘉陵,讲述他们挑战海下7000米的故事。

  下潜

  700个大气压考验“蛟龙”的身子骨

  不少登山者成功地征服了珠穆朗玛峰,但探测深海的奥秘却极其困难。马里亚纳海沟,北太平洋西部马里亚纳群岛以东,一条洋底弧形洼地,延伸2550公里,平均宽69公里。那里拥有人类目前探知的地球最低点——海下11034米。如果把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放在此沟底,珠峰顶也露不出水面。

  在这延伸2550公里的海沟中,中国“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海试队员们选择了一块海下谷地进行试验。去年,潜航员唐嘉陵驾驶着“蛟龙”下潜至海下5188米,成为5000米级海试达到的最深点。今年,又是他,和同事付文韬将“蛟龙”下潜至海下7062米,创造了“蛟龙”下潜最深的纪录。

  唐嘉陵告诉记者,每次下潜前,海试指挥部会根据海底作业的不同任务选择3名驾驶员和试航员,并向3人描述下潜任务和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相应的对策。在母船把“蛟龙”号放到海面后,下潜人员还要对“蛟龙”号进行一次检查,确保电力、通信正常。一切无误的情况下,“蛟龙”号便会被“松绑”,脱离母船。这艘重达22吨的大家伙,其重力超过海水的浮力,一旦被“松绑”,便会一路下沉。下潜速度为每分钟30米—40米。

  “这种下潜有点像黑了灯、慢速向下坠的电梯。”唐嘉陵说。他说,下潜的过程中,一开始还能看到外面有“流星雨”逆流而上,但下潜到几百米以下时外面便一片漆黑。他所说的“流星雨”是指海下自发光的浮游生物,“这些生物发出各种不同颜色的光”,加上“蛟龙”的下潜速度比较快,所以,下潜人员经常能看到一道道光点逆向飞逝,就像夜空的流星划过一样。“不过,可能是因为这个海域比较接近赤道,所以浮游生物相对南海少多了,发光生物明显比去年少很多。”

  不要以为,下潜过程中,下潜人员只是看风景,那只是极偶尔可以享受的闲趣。在下潜中,他们要靠声纳系统探知哪有鱼洞、哪是坑、障碍物在哪,以便避开。更重要的是要集中精力测试“蛟龙”号各个设备的参数变化,每个阶段都有一定的作业任务,总共有20余项。尤其是突破5000米到7000米的过程中,要特别留意各个设备的变化。海下7000米意味着700个大气压,能将人瞬间挤碎,这考验着“蛟龙”的“身子骨”。

  快到海底的时候,下潜人员会抛掉一组压铁,之后“蛟龙号”便会悬浮在海底,就像直升机的悬停一样。随后在海底巡航,了解海底的环境,找符合任务目标的作业地点进行作业。

  作业完成后,下潜人员会抛弃第二组压铁。由于浮力大过了重力,“蛟龙”号会慢慢地浮上水面。母船人员发现后,便会派出小艇,工作人员用绳索挂住“蛟龙”,将其收回上船。上船后,科研人员开始处理“蛟龙”从海底带来的相关数据和一些样品进行分析。每次海试都将持续12个小时左右,其中在海底作业时间为3个多小时。

【编辑:王金志】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