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歼10战机赴高原演练空地一体联合打击
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是建设信息化军队的关键所在,也是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必然要求。高寒山地特殊的战场环境,对部队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提出了更高要求。盛夏季节,成都军区组织多兵种部队赴高原开展联训联演,探索高寒山地战法训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连日来,本报记者奔波于演兵场,采写了一组稿件,敬请关注。
——编 者
这是一片平均海拔4500米的高寒山地,亘古人迹罕至。8月13日,记者在这里目睹了一幕以西藏军区某山地步兵旅和空军某师为主角的空地一体联合打击“活剧”。
空中打击——一架架战鹰穿云破雾,俯视冰峰峡谷,实施拦截、歼击。依靠联合空勤组和目标引导组指引,歼击机和武装直升机分层次对蓝方地面目标展开“点穴”式打击。
地面战场——以数千项高原作战数据为依托,百余门火炮齐发,急袭蓝方阵地。红方装甲突击群一马当先,协同步兵、炮兵、导弹等兵种组成立体攻击集群,向固守之“敌”猛烈冲击。
训练现场,成都军区领导对记者说,此次空地一体联合打击训练的实施,是对军区部队近年来高寒山地训练成果的检验,标志着战区军兵种部队联训联演跨上了新台阶。
长期以来,受海拔高度、气候环境、人体生理等影响,高寒山地训练成为制约部队战斗力提升的瓶颈。为此,成都军区各部队不断创新高原训练模式,取得了一批战法训法成果。在此基础上,他们与战区军兵种部队建立了联训联演常态化机制,高寒山地训练渐入佳境。
“地面攻击受阻,请求空军火力支援!”“××高地发现‘敌’装甲群集结,请求陆航火力配合!”置身训练指挥中心,记者对信息主导在战斗力生成中的作用加深了理解。他们依托各类信息系统,实现了各军兵种间互联互通,构建了覆盖整个战场的信息网络。参训部队充分运用数据信息,准确分析目标,有效解决了多源感知战场、诸军兵种火力效能互补等难题,高寒山地作战能力显著增强。
硝烟散去,记者在一份讲评文书上看到,此次训练以联合作战为课题,突出指挥体系的构建运行、联合战役行动等70多项内容;重点演练了空地火力精确打击、陆空协同等课目,并对近年来列装的部分新装备及探索的新战法进行了检验。
据悉,在前期高原驻训中,成都军区各部队围绕高寒山地训练难题,联合展开课题攻关,攻克了10余种新型主战兵器的多类“高原不适症”,创新多种联合战法,为联训联演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