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成都所无人机生产团队:生产机体注明责任人

2012年08月29日 10:57 来源:中国航空报 参与互动(0)

  2010年底,中航工业成都所主管所领导李永光负责,产品部牵头,联合科研部、质量检验部、试验工厂以及无人机部的相关人员共同组成的无人机IPT生产团队成立了。

  站在国外飞机生产应用工艺管理的高起点上,按照总装任务的具体内容和特点,IPT团队设立了以生产组织办公室为领导,下设调度、工艺、库房、总装、联试、质量检验和技术资料7个组的现场组织机构,以文件形式明确定义了各部门职责、分工界面和工作流程。

  紧紧围绕“人、机、料、法、环、测”六大生产要素,IPT团队从工艺、人员、物料和现场办公条件准备、工具设备生产和购置、质量控制/检验文件编写、总装/调试/试飞/交付等方面研究制定了详细周密的计划和严格的规章制度,做到早起动、早到位,保证集成交付各个环节的协调和畅通。

  在试验工厂副厂长苟新权的带领下,工艺组的同志们及时总结,不断优化,为保证工艺文件的编制更切合装配需要,苟新权和负责工艺编制的刘颖肸、肖瑞等每天在装配现场和工艺室间来回跑,严格按照工程设计,并结合装配水平和质量控制要求,编制出适用于飞机小批量、单架次生产管理AO(装配指令)单。

  一张张的AO单,构成了一本本的装配大纲,形成了一套套的图纸,对应着每一架飞机。翻开装配大纲,机型编号、责任人、装配材料、操作方法、检验标准、质量记录等各种信息一目了然。“飞机的生产质量怎么样?装配大纲就是生产过程的‘保证书’。”产品部部长刘波一语中的。

  “抓问题,做到现场、现物、现策”,“干工作,做到细心、精心、用心。”这一成为无人机IPT生产团队高度认同和贯彻始终的指导思想。

  他们在装配过程中坚决贯彻“质量第一”的思想和严防多余物、严防零件划伤、严格执行防腐措施的“三防”方针,以安全生产为主线,秉承“下道工序就是你的用户”的精神,一丝不苟地按照装配大纲、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开展生产和试验,做到“科研生产”和“安全质量”两不误、两促进。

  根据工艺架构,现场实施分区负责制,各个区位逐一落实责任人,并在机体上注明。每天收工前,负责人都要进行“三清”(清工具、清零件、清多余物)工作,严防在生产过程中有多余物残留在机体内部。“拿进去多少东西,就得拿出来多少,一个螺钉都不能少。”

  从现场总装看板上,可以了解到目前整个总装生产的进展状态,现场AO单的动态执行情况,每一架飞机的架次号和负责人,当天的作业文件情况表、现场检查表,以及写有工艺员、操作员和检验员名字的施工配置表,内容十分详尽。正是得益于这些看板,生产组织办公室可以及时知晓对项目进度产生重大影响的问题,并在每周召开的现场例会上,及时召集项目主管、设计、工艺、质量检验等相关责任人,通过现场分析、决策、落实,快速有效地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了管理执行力和工作效率,使生产的进度和过程质量得到有力保障。

  从人员的落实到每一张工艺文件的编制、每一个零件的生产、每一项标件的采购,每一件产品的装配、每一道工序的检验,无不浸润着团队成员的心血与汗水。大家克服困难,不畏酷暑严寒,每天两点一线往返奔波于所里和总装现场,汗水湿透了衣衫,又被自己的体温烘干……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有的只是各项工作的节点与最后的完工期限。

  李永光被团队成员们戏称为“永动机”,打从总装工作启动的那天开始,他几乎天天“蹲点”在装配现场,逐一落实解决生产准备以及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似乎永远也不知疲倦。

  作为无人机集成生产的主要责任单位,产品部全体人员都投身到总装生产的各项任务中。以刘波部长为首的部领导班子,在处理好部内工作的同时,全力以赴致力于无人机生产管理,哪里有生产线,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已经退休的老专家戴秀梅,兢兢业业,身兼数职,克服项目多、涉及面广等困难,圆满完成了好几百项的标件采购任务,使总装工作没有因为标件缺货耽误一天进度。

  当开铆、安装、试验等一个个关键节点被突破;当经过IPT团队成员的手组装完成的无人机接连实现首飞,靶试命中目标,完成鉴定试飞;当各级领导竖起大拇指;当最终用户点头首肯;当订单如雪片般飞来……这支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IPT生产团队,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让成都所无人机集成生产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成功。

  “要牢牢把握军品研发与型号科研同根同源的优势,结合研究所的核心能力和资源优势,进一步完善军品产业发展规划,创新军品研发体制,探索建立军品研发专业团队,着力打造军品集成发展平台,开辟技术优势向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转化的有效途径,围绕技术含量与附加值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和产品,开发并逐渐形成拳头产品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研究所的产业整体竞争力。”季晓光所长的这段话正是对两年来无人机集成生产工作的最好总结。 (彭文晶 李文波)

【编辑:王金志】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