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强军在四大历史使命下推进 (3)
全面提升军事能力
应对多种安全威胁,首要的是应对国家被侵略、被颠覆、被分裂的威胁;承担多样化军事任务,首要的是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
根据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要求,人民解放军不仅承担着为国家安全和发展提供坚强安全保障的繁重任务,同时还承担国际维和、反恐、人道主义救援等国际义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发挥积极作用。这对提高我军军事能力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胡锦涛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阶段性特征,指出我军建设的主要矛盾是,现代化水平与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军事能力与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着眼解决“两个不适应”矛盾,胡锦涛、中央军委引领人民解放军加快提升军事能力。
2005年,胡锦涛、中央军委作出以增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能力为核心,不断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确保我军能够在各种复杂形势下有效应对危机、维护和平,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的重大决策。
2007年底军队一次重要会议上,胡锦涛指出,应对多种安全威胁,首要的是应对国家被侵略、被颠覆、被分裂的威胁;承担多样化军事任务,首要的是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他要求全军准确把握担负的军事任务,科学统筹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这个核心军事能力建设和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能力建设,重点加强核心军事能力建设,同时统筹抓好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全面提高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军事能力。
按照中央军委的决策部署和指示要求,人民解放军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围绕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毫不动摇地坚持军事斗争准备的龙头地位,扭住核心军事能力建设不放松,深入研究作战问题,大力推进军事理论创新,加快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建设,加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国防关键技术攻关和技术储备,加紧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加大实施人才战略工程力度,大抓军事训练,着力提升作战保障水平,健全完善联合作战指挥体系,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全面增强。
科学安排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努力提高维护海洋、太空、电磁空间安全能力,以及遂行反恐维稳、应急救援、国际维和任务的能力,出色完成首都阅兵、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有关安保和支援工作,圆满完成汶川特大地震和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救灾以及维护新疆、西藏等地区社会稳定任务,派出海军舰艇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组织空军赴利比亚撤侨行动。2011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军非战争军事行动总结研讨暨成果展示活动生动展示了我军军事能力建设成果和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强大力量。
改革和管理的重大突破
党和国家接连提出和颁行一系列国防和军队改革方案和政策措施,军队各级各部门结合工作实际也作出了改革规划计划
2005年4月一次军委会议上,胡锦涛提出新形势下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基本思路:密切关注世界军事发展动向,坚持开拓创新,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适应当代科学技术和军事变革的发展趋势,抓住历史机遇,更新思想观念,立足我国国情军情,在军队的武器装备、组织结构、作战方式、管理方式、保障方式、军事训练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不断深化改革,推进全面建设;认真研究新情况,深化对现行征兵制度、干部转业安置制度和士官退伍安置制度的改革,拓宽工作思路,完善政策措施,积极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符合部队建设实际、照顾官兵实际利益的新路子;进一步调整改革领导体制,建立健全有关制度和机制,更好解决领导层次多、机关多、部门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工作重叠等问题,克服产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深层次原因。
党和国家接连提出和颁行一系列国防和军队改革方案和政策措施,军队各级各部门结合工作实际也作出了改革规划计划。2005年,人民解放军开始对干部考评选拔任用制度进行改革,研究建立指挥军官考核评价体系,建立选拔培养优秀年轻干部的长效机制,文职人员制度顺利实施。
2006年全军军事训练会议制定下发《关于加强新世纪新阶段军事训练的决定》,积极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探索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开展联合训练的体制机制。
2007年,中央军委批准《济南军区(战区)正式实行大联勤体制调整改革实施方案》,后勤保障改革继续推进,联合保障体制建设迈出重要一步。与此同时,国家和军队开始深化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政策调整改革,探索符合国情军情的军转新路子。
十七大对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作出重要部署:调整改革军队体制编制和政策制度,逐步形成一整套既有中国特色又符合现代军队建设规律的科学的组织模式、制度安排和运作方式;调整改革国防科技工业体制和武器装备采购体制,提高武器装备研制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质量效益。由此,国防和军队新一轮改革启动。
适应信息化条件下一体化联合作战的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提高指挥效能;加快建立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增加高新技术部队比重,优化军兵种内部力量结构和部队编成;积极推进院校和训练机构调整改革,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
2007年12月,中央军委发布《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纲要》,后勤保障体制一体化、保障方式社会化、保障手段信息化和后勤管理科学化快速推进。国家组建国防科技工业局,实施《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投资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政府调控有效、社会资本参与、中介服务规范、监督管理有力、军民良性互动的新型投资体制开始建立,开放型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格局逐步形成。全军装备采购制度改革试点全面展开,武器装备发展的竞争、评价、监督、激励机制不断完善。
2009年冬,军队征召10万大学生进军营,优化了兵员结构,提高了兵员素质。2010年《现役士兵服役条例》颁布施行,兵役制度进一步完善。2011年《退役士兵安置条例》公布,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有了明确规范。同年,总参通信部改编为信息化部、总参军训和兵种部改编为军训部。
胡锦涛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尚不富裕,要解决好军队建设需求和国防投入不足的矛盾,把有限的资源最大化地转化为国防实力和战斗力,必须加强科学管理,走出一条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路子。
胡锦涛、中央军委把加强科学管理作为推动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具有我军特色的科学管理模式初步形成。部队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严格落实,各级依法指导开展工作的意识和能力得到增强,各级党委的决策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基本形成了领导依法决策、机关依法指导、部队依法运转、官兵依法行事的良好局面。军事管理创新取得重要进展。
2011年11月解放军战略规划部成立,国防和军队战略管理得到有力加强。新形势下加强科学管理一系列举措的落实,使国防和军队建设质量效能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