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朱日和基地模拟全真战场 短信解决坦克曲射难题 查看下一页

2012年10月11日 08:53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0)
张冀湘(左)在导调演习。 本报特约记者 张坤平摄
张冀湘(左)在导调演习。 本报特约记者 张坤平摄

    梦想中你波涛汹涌,其实只有演习的兵。

  美丽的朱日和,哪里来的河?

  天边的白云结成战马,PK战士的坦克……”

  初秋时节,记者驱车来到内蒙古大漠腹地,一场大规模空地联合军事演习刚刚落幕。伴着战车的轰鸣,荒原上传来战士凯旋的歌声。

  这歌声,像醇香的马奶酒,醉了一名老兵的心。

  老兵今年59岁,名叫张冀湘,是北京军区朱日和训练基地高级工程师、全军训练基地建设专家组组长。

  此次演习,朱日和训练基地信息化战场建设成果得到全面检验。人们把敬佩的目光投向张冀湘——领导、组织和领衔设计大漠战场的“科技导演”。

  张冀湘,是基地常委中在这片大漠里坚守时间最长的人:15年。

  站在察汗敖包山上,俯瞰这片当年成吉思汗跃马扬鞭的古战场,记者问他:“朱日和,蒙语是什么意思?”

  张冀湘指了指心口:“心脏。”

  他的心,已经被牢牢系在这片广袤的荒原上。

  天寒地冻,风雪扑窗,他奔赴大漠演兵“风暴”的漩涡

  朱日和,地广人稀,远青近荒,昼暖夜寒。

  这里,是中国军队演兵“风暴”的漩涡。10年来,上百场陆空联合战术兵团实兵和网上对抗演习在这里举行;上千名军师旅指挥员率近百个师旅数十万名官兵,在这里轮番鏖战。

  然而,20年前,这里还只是一个荒芜的装甲兵训练场。部队进驻时,基地只负责划分训练地域、组织供水。

  1998年初,时任北京军区通信部自动化处处长的张冀湘,被任命为朱日和训练基地副司令员,负责领导组织基地信息化建设。

  何谓信息化演兵场?张冀湘至今难忘一本外军译著绘声绘色的描述——

  一名美军飞行员,参加实战之前,在欧文堡国家训练中心进行了一次演习。由于演习中计算机对打击目标模拟得太真实,乃至于在实战中,这名飞行员驾机飞到目标上空后,竟分不清目标是真是假。指挥员说:“傻小子你投弹吧,这是真目标,不是我们仿真的!”

  张冀湘豁然开朗:“对于几十年没有实战经验的中国军队,打造一个最大限度接近真实战场的信息化训练环境,是多么重要!”

  揣着梦想,张冀湘坐着一辆吉普车,冒着风雪出京赴任。

  这一路,天寒地冻,风雪扑窗。汽车离朱日和训练基地还有80公里,拐弯时突然侧翻,好在人没有受伤,有惊无险!

  基地信息化建设一穷二白的面貌,更是让张冀湘感到压力巨大。“刚来到基地时,四周都是草地,没有路。对外联系只有一根电话线,电话‘嘟嘟……’响6声接不通,就要交两块4毛钱!”当时的情景,张冀湘记忆犹新。

  巨大的差距,督促张冀湘快马加鞭。他领衔组织撰写出200多万字的军事需求报告,风尘仆仆赶到15所院校向专家请教,联合开展规模宏大的系统研发。历经10个月苦战,“陆军合同战术训练基地导调监控系统”问世。7名中国工程院院士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如此评价:“该系统属军内首创,填补了国内空白,技术性能达到了国际同类信息系统先进水平。”

  如今,基地建设经历了从保障训练到组织训练、从基于场地训练到基于复杂电磁环境训练、从陆军合成战术训练到陆空联合训练3次转型。朱日和的山峦丘陵,见证了中国最大信息化演兵场的万千气象——

  密如蛛网的“电磁丛林”、奔腾不息的“数据江河”、“从子弹到导弹”的靶标战术设计,还有扣人心弦的激光实兵仿真交战。数字化导调大厅内,一面巨大的LED显示屏上,演兵现场影像、交战三维动画、红蓝方指挥文书、战斗力指数曲线、装备和人员损伤统计等各类信息一目了然。参演官兵战斗中的行为细节,都尽收眼底。

  好一个“全透明”的信息化战场!

【编辑:曹昆】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