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军区某摩步旅探索新战法 以合成营打出新威
潮头观澜
-合成营作为体系对抗的基本作战单元,对联合作战的重要意义毋庸置疑。但是,合成营不会也不可能“一合就成”,要使各兵种分队真正融为一体,必须打破系统壁垒,弥合兵种“缝隙”,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
-随着一体化指挥平台列装,北京军区某摩步旅合成营接二连三遇到新情况。他们着眼信息化条件下作战需要,坚持围绕提高基于体系作战能力建设,将各种作战力量“攥指成拳”,提高了合成营信息化条件下作战效能。
(胡君华)
合成营升级
今年年初,北京军区某摩步旅受领上级赋予的合成营训练试点任务后,随即展开了合成营装备的信息化升级。升级后的合成营一亮相便引来一片羡慕的目光——
“现在的合成营,兵种多、要素全,营长坐上了作战指挥车,排长配发了北斗手持机,连炮兵都用上了营连自动化系统,真是‘如虎添翼’!”
谁知好景不长,升级后第一次与装步营对抗,就遭遇不少“情况”:
战斗打响,指挥系统刚开机,数十条情报信息跃上屏幕,武装侦察、防化侦察和炮兵前观侦察等数据源源不断传到信息处理中心。情报处理人员顿时傻了眼。好不容易“去伪存真”定下进攻方案,“敌”方作战部署早已改变。
侦察兵发现“敌”装甲目标,各项参数陆续传给排长,再经连长上报,延时1分多钟才传到营指挥所。作战命令又按级下达,几经周转才到达作战末端。当炮兵分队实施火力急袭时,“敌”步战车早已绝尘而去。
“敌”攻击直升机欲对我前沿攻击分队实施空中打击,连长赵会超急忙向火力控制席请求空中火力支援。营指挥员迅速协调好防空火力,却忘记将打击顺序优先置顶,等到发现已错失战机。
机动打击分队在穿插行动中,没有及时刷新获取无人机侦察系统的情报信息,而是按照传统思维自主搜寻目标,没想到中“敌”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