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巨浪一号研制内幕:独创发动机头朝下试车妙招(2) 查看下一页

2012年10月14日 11:00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0)
国产巨浪1号试射资料图
国产巨浪1号试射资料图

  一波三折,巨龙出海

  1982年10月1日,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新华社授权向全世界发布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82年10月7日至26日,向北纬28度13分,东经123度53分为中心,半径35海里的圆形海域范围内的公海上发射运载火箭。”

  然而,10月7日,首天试验就失败了。

  经过多种科学论证后,12日,第二发在万众期盼中出征。下达发射指令后,一条喷火的蛟龙跃出水面,直冲蓝天,尾部橘红色的火焰染红了天与地……

  10分钟之后,喇叭里传来令人振奋的声音:“末区发现目标!”“弹头命中预定海域!”

  “首天试验失利后,当时顾不上紧张,大家赶紧查找原因。”侯世明回忆说,从海下到陆上,从试验基地到北京总部,所有人都调动起来,用了两天时间排除故障。“其间还发生很多小插曲,一波三折,但最终找到了失败的原因,在大型战略导弹研制中,很少能有这么快就找到失利原因的。”

  大力协同,团结协作

  据了解,参与巨浪一号研制的单位共有109个,3万多人,涉及全国19个省市、10个工业部门,可以说是举全国之力,只有所有单位都协同攻关,互相支持,密切配合,才能完成这项伟大的创举。

  为了使协调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巨浪一号总设计师黄纬禄创造性地提出了“有问题共同商量、有困难共同克服、有余量共同掌握、有风险共同承担”的“四个共同”的工作理念,从而大大增强了研制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如今,“四个共同”已经成为航天系统工程协同工作、解决问题的法宝。

  巨浪一号留下航天文化和精神的同时,还造就了一批一流的航天技术专家和管理团队。目前我国固体导弹领域发展迅速,后继有人,多个型号研制团队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顺利完成新老交替,成为我国固体弹道导弹事业科学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新华社北京10月13日电)新华社记者 王 敏

【编辑:陈海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