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永远是我家——莫言军旅生涯片断拾遗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在莫言漫漫的文学求索之路上,有20多年是属于军营的,这里展示的,就是莫言在军旅生涯中的几个片段,我们也许可以从中找到莫言走上成功的某种因果关系。
一
1976年,莫言入伍了,那年他已20岁。他在军营创作的第一件作品《春夜雨霏霏》发表在保定的文学刊物《莲池》上。首次发表作品,他兴奋,但他更关心的是能不能提干。后来,干部科长发现了他,把他调到训练大队当政治教员,教政治、哲学、党史,说这样就能提干。莫言很兴奋,干得很出色,后来果然提干当上了军官。当上军官,他深藏在记忆深处的文学情结依然使他频频萌发创作冲动,他继续写小说。又发表了小说《民间音乐》,凭借这篇小说,他考上了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成为一名专攻文学的部队学员,他的人生命运从此发生重大转折。
“解放军艺术学院改变了我的命运!”这是莫言常说的一句话。解放军艺术学院当时没有文学专业。1984年,由著名作家徐怀中奉命组建文学系并首任主任。徐怀中主任看了莫言的《民间音乐》后,十分欣赏,根据考试成绩,决定录取莫言。从此,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成为他真正冲向文坛的跑道。
王蒙、丁玲、刘白羽、冯牧、张承志、邓友梅等依次走上文学系教室的讲台,把他们创作的心得、智慧和思想无私地传授给台下30余名来自部队的男女学员。徐怀中主任亲自帮莫言分析作品,找出毛病,探寻独特的创作道路,然后,凭借自己在文学界的威望向报刊和出版社推荐。莫言说:“这一时期收获很大,方知文学是怎么回事,决心搞出一点名堂来。那时写作似乎已经成癖,一天不写东西,感到对不住自己,创作欲极强。”
很快,莫言就扔出一颗重磅炸弹: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发表后一举震动文坛,被评论家们誉为“建国以来农村题材小说中不可多得的精品”。徐怀中说,这篇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写出了中国农民的命运。当时的普通农民的郁闷心情,苦中作乐,坚韧忍耐,都从人物的活动中表现了出来,思想深刻鲜明。
在解放军艺术学院学习两年,莫言创作了中短篇小说《白狗秋千架》《枯河》《秋水》《三匹马》《金发婴儿》《球状闪电》《石磨》等等,同时还参加了当时全军一项声势浩大的文学创作活动《当代军人风貌》丛书(总参谋部卷)的撰写,这套为纪念建军60周年、由邓小平同志题写书名的丛书于1987年8月1日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后,反响强烈,其中莫言的那篇《大音希声》更是被读者交口称赞。
莫言从解放军艺术学院毕业后,经总参首长批准,分配到总参政治部文化部工作。1986年3月《人民文学》推出了他的中篇小说《红高粱》。这是莫言的呕心沥血之作,它颠覆了传统的抗战题材作品的模式,呼唤壮美人生,召唤抗日英魂,讴歌中华民族的英雄主义和博大雄浑的大无畏气概,洋溢着一股前所未有的“酒魂精神”……1986年,莫言闪电般地写完了“红高粱家族”中的其它几个中篇:《高粱酒》《高粱殡》《狗道》《奇死》。“红高粱家族”被张艺谋改编成电影后,在西柏林电影节上获大奖,莫言知名度已经超出了文学范畴,人们提到莫言,马上会说:哦,红高粱!随后,莫言的《红高粱》获得“首届总参文艺奖”,1989年11月17日,与迟浩田、马云鹏等同志一起,从孙毅老将军手中接过获奖证书。他也因此荣立二等功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