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20艘海军舰艇以江苏城市命名 总数全国第一 查看下一页

2012年10月22日 09:07 来源:新华日报 参与互动(0)
进入到了钓鱼岛海域巡航的“盐城”舰
进入到了钓鱼岛海域巡航的“盐城”舰

  20艘海军舰艇以我省城市命名,本报记者连线“盐城舰”政委——

  舰在远航,心牵第二故乡

  “中国舰艇编队首航钓鱼岛海域”,前天,随着央视这条新闻播出,盐城、南京等地网络论坛迅速出现“为故乡争光”的祝贺留言——原来,此次北海舰队7艘军舰组成的远海训练编队中,有一艘舰由我省一座城市命名——导弹护卫舰“盐城”号。

  “盐城舰”是如何命名的?海军中还有哪些舰艇是以我省城市命名的?命名依据又是什么?

  昨天下午,记者连线停靠在青岛某军港的“盐城舰”政委李春迎上校。一听说是江苏的记者,这位河北籍军人一个劲叫“老乡”。原来,今年7月31日,盐城市委书记赵鹏率党政代表团来舰慰问时,宣布“盐城舰”的所有官兵都是盐城“荣誉市民”。所以,“盐城舰”200多官兵同盐城人及江苏人都是“大老乡”。

  “我们编队2日启程,4日进入西太平洋海域,14日从钓鱼岛的正南前方沿西侧北上,进入到了钓鱼岛海域巡航,距离钓鱼岛最近时30海里左右……19日返回青岛基地。”他说,在18个昼夜的远海任务中,全舰官兵众志成城,经受了高温、高湿、高盐、大雨、台风等多重考验,圆满完成了训练任务,没有给祖国和第二故乡人民丢脸。

  “盐城舰”入战斗序列只有4个多月,但盐城党政领导已先后4次来舰慰问,给全舰官兵巨大的鼓舞。“盐城舰”也是盐城流动的“市土”,在远航的日子里,每想到这些,我们都倍感温暖,士气高昂,同时也平添一分自豪——我们也是代表盐城及江苏人民为国巡疆啊!李春迎政委动情地说。

  盐城市副市长吴晓丹告诉记者,6月5日,她曾赴北海舰队青岛某基地参加“盐城舰”命名授旗列编仪式。盐城作为革命老区和新四军重建军部所在地,素有双拥传统,已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目前,正在不断探索城舰共建的双拥新机制。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省已有19个城市先后被海军20艘战斗舰艇命名,总数位列全国第一。”省双拥办周诚向记者提供海军司令部最新的统计数据。省辖市中,除苏州、扬州和宿迁3市外,其余10个市分获命名10艘军舰。9个县(市)也获舰艇命名,具体为海安、江阴、宜兴、兴化、张家港、靖江、海门、昆山和太仓舰(艇)。由于“太仓”号先后被命名为综合补给舰和海警舰,一市两舰名,故出现9县10舰(艇)。

  李春迎政委告诉记者,目前,海军已有200多艘战斗舰艇以城市名字命名,其依据是《海军舰艇命名条例》。1978年11月,经中央军委批准,海军颁发《海军舰艇命名条例》,规定海军舰艇的命名标准。1986年7月作了修改,增加了如下命名原则:区别于国际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舰艇命名;区别于国内地方船名;条理性强,便于记忆;字音清楚,不易相互混淆;名称响亮,有意义,能够体现祖国的尊严,表现出中国的悠久历史和文化;能够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使用长久,在相当长时间内,能够满足装备发展的需要。具体命名规定是:航空母舰、巡洋舰以行政省(区)或词组命名;驱逐舰、护卫舰以大、中城市命名;扫布雷舰、猎潜艇以“县、州”命名……

  通常,舰艇命名享受“终身制”。若旧舰艇退役,新舰艇可承续前名。1986年,“泰州舰”退役后,我国又于2006年将从俄罗斯订购的一艘现代级驱逐舰,重新命名为“泰州舰”。为何如此青睐泰州?因为泰州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谁与争锋?同样,1986年建军节被命名的“南京舰”,是新中国首代国产驱逐舰,退役后移交中国海监改装履新。而未来新“南京舰”,无疑是一支更加现代化的海上劲旅。

  兴化市外宣办的袁开建告诉记者,自1996年兴化与“兴化艇”开展共建以来,专门在“兴化艇”上设立立功奖励基金。近年来,“兴化艇”多次被部队评为先进单位,不少官兵岗位成才、立功受奖,都享受到该基金的激励。而“兴化艇”官兵不管身在何处,都积极为兴化发展献计献策。

  盐城市双拥办戴云峰曾写过一首小诗:“舰艇与城市,血浓于水;同一个名字,把海洋与大地相连。”的确,舰城共建已成新时期加强国防教育、军地交融发展的新载体。目前,我省13个省辖市和5个县级市都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军地科学发展走在了全国前列。 (记者 林培 见习记者 陈雨薇 吉凤竹 李刚 )

【编辑:张志刚】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