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潜水器:中俄高科技合作又一成功范例(2)
科技合作成果丰硕
为进一步提升两国科技合作的层次和水平,适应不断发展的两国关系的需要,中俄双方逐渐由短期的、小型的一般交流转向实施中长期、大型科技项目合作。2007年11月,在中俄总理第12次定期会晤框架下,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和俄罗斯联邦科学与创新署关于在科技优先发展领域开展共同项目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决定在纳米技术和材料、生命科学、能源和节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信息和通信技术等科技优先发展领域开展实质性大项目合作。目前,双方已共同实施了十多个大型合作项目,这方面的合作成果已经在中国首条特高压输电线“1000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第一座快中子反应堆“中国实验快堆(CEFR)”等大工程中得到了应用并发挥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的科技实力显著提高。中俄两国之间的科技合作已经由最初的“单向流动”转变为如今的“双向互动”。近年来,中俄两国科技工作者共同实施了一批重大科技大项目,成果丰硕、亮点纷呈。
——2003年10月,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五”载人飞船,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2008年9月,我国航天员从“神七”飞船成功出舱;在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不断取得成就的过程中,无论是在航天员培训,还是在出舱航天服研制等方面都展现了中俄两国科技合作的成果。
——2010年10月,中国国家海洋局青岛海洋研究所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太平洋海洋学研究所进行了海洋科学考察,这既是中俄第一次联合海洋科学考察,也是中国科考人员第一次对鄂霍次克海及太平洋靠近北极水域进行的考察。
——2011年7月21日,代表着第四代核电技术发展方向的我国第一个由快中子引起核裂变反应的实验快堆成功实现并网发电。这是中俄两国科学家共同智慧和心血的结晶。自2000年两国政府签署关于快堆设计和建造的政府间协议以来,中俄双方在快堆技术设计和咨询、人员培训、燃料和关键设备采购等多方面进行了合作,共签署40多项技术合同。先后有多批俄罗斯专家来华工作,其中有7位还获得中国政府颁发的友谊奖。
——2011年11月,由俄罗斯组织、多国参与的人类首次模拟载人火星探测的“火星-500”项目成功完成。作为重要的参试国,中国派出志愿者王跃全程参与520天的密闭试验,制定并完成了“长期密闭环境下人体中医辨证研究”、“火星任务地面模拟环境对生物节律与氧化应激的影响研究”和“长期密闭环境对乘务组成员非言语交流的影响研究”这3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参试项目。
——2012年7月16日,中国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圆满完成了7000米级海试任务,实现了人类首次亲临7000米深的海底开展作业和科学研究实验。在这一项目研制过程中,中俄双方在钛合金载人耐压球、钛合金框架、深压海水泵等高技术领域开展了密切合作,成为中俄在海洋高科技领域合作的又一成功范例。
中俄科技合作前景光明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科技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进入重要的发展跃升期。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纳米技术、高铁技术、环保节能等诸多领域,中国已经具备了在平等基础上与俄罗斯开展互利科技合作的实力。中俄两国科技合作正逐步向更充分意义上的“互利共赢”稳步迈进。
事实证明,科技是中俄两国互补性强、发展潜力巨大的一个合作领域。正如中国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所指出的,“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平等互利的科技合作,不断提高中俄科技合作的水平,为中俄两国和两国人民世世代代成为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做出贡献。从政府到民间,双方都对两国发展平等互利的科技合作寄予厚望。”(我驻俄使馆科技处公使衔参赞 龚惠平)
相关报道:
中国微型无人专用潜水器研制成功 可装蛟龙号上
蛟龙号母船的前世今生:曾与美国联合考察东海
“蛟龙”号南海科考四大猜想:探秘黑暗生物圈
专访“蛟龙”号设计师:海试中曾失去联系1小时
海军专家:蛟龙号所获突破可用于研制深海潜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