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阿富汗战场苏军故事:被俘后成敌军头目保镖

2012年10月30日 16:45 来源:环球时报 参与互动(0)

  1989年2月15日,随着最后一批苏联军队离开阿富汗,苏联正式完成撤军。然而,苏军的匆忙撤离让数百名苏联官兵流落在那片战乱之地。日前,俄罗斯联邦退伍军人委员会副主席亚历山大·拉夫伦特耶夫公开表示,希望外界能帮助他们找到这些失踪人员,他强调,必须尽快采取行动,因为在阿富汗,男性预期寿命还不到50岁。

  从被俘虏到被信任

  1989年苏联政府宣布完成从阿富汗撤军后,记录在案的失踪军人总数为430人,至1991年苏联解体前夕,共有119人经营救摆脱阿富汗“圣战者”的控制,97人返回苏联,22人经巴基斯坦流亡到欧洲和南非,但仍有311人下落不明。经过多年寻找,目前尚有约265人下落不明。而能取得这样的进展与一名当初投奔“圣战者”的苏联逃兵分不开,他就是尼古拉·贝斯特罗夫,此人还有一个充满阿富汗气息的名字“伊斯拉姆丁”。

  1982年,18岁的贝斯特罗夫应征入伍,新兵训练一结束就被送到阿富汗。这时,阿富汗战争已经打了3年。由于厌倦战争,1983年,贝斯特罗夫与两名战友当了逃兵,躲到阿富汗村庄的一户农家。可是来到农民家后,对方忠告他们赶紧离开,否则会陷入“圣战者”游击队的伏击圈。贝斯特罗夫3人听从建议,可逃到帕尔万省的一处山谷时还是被发现了,交战中,两名战友身亡,贝斯特罗夫受伤被俘。

  当俘虏后,贝斯特罗夫试图逃脱,结果被抓回惨遭毒打,他的牙齿被全部打掉,后来不得不镶上满口假牙。随后,他被押送到阿富汗“圣战者”的大本营———潘杰希尔山谷,在那里见到了“圣战者”的传奇领袖马苏德,后者要手下留贝斯特罗夫一条命。几个月后,贝斯特罗夫再次试图逃跑,结果又被抓回,打个半死,于是他只好认命,并开始学习阿富汗民族语言,适应当地风俗习惯。不久,贝斯特罗夫被要求皈依伊斯兰教,他同意了,并有了一个新名字———伊斯拉姆丁。

  1984年初,马苏德从安插在喀布尔的间谍处得知苏军和阿富汗政府军即将对潘杰希尔山谷展开新一轮清剿行动。被俘的苏军官兵有两条路可选,一是作为战俘与苏军交换,二是通过巴基斯坦逃往其他国家。由于担心回国后受到执法机关的惩罚,所有战俘都选择前往巴基斯坦,唯独贝斯特罗夫要求留下来。马苏德感到很诧异,但被他的真诚打动,安排他当贴身警卫。贝斯特罗夫也的确没有辜负马苏德的信任,在后来的几年里,他同马苏德一起经历了无数次生死考验,特别是在苏军进行扫荡时。贝斯特罗夫工作态度非常认真,要求所有靠近马苏德的人必须解除武器,不论是亲密朋友、部长、外国代表,还是记者,有时候他还要亲自搜查。面对一些人的抱怨,马苏德总是付之一笑,然后说只有贝斯特罗夫值班时他才会睡得安稳。

  苏联战俘发起暴动

  相对深受信任的贝斯特罗夫来说,更多苏联战俘及逃兵的命运是悲惨的。有幸被马苏德释放的苏联战俘在离开潘杰希尔后,花了几个月时间都没能到达巴基斯坦,最终在苏军与阿富汗各派别武装的阻击下滞留在努里斯坦等省,并且大部分死在那里,只有八九个人在外国记者的帮助下逃出阿富汗,去了法国、加拿大、美国和南非。

  当时苏联官方媒体称这些战俘的行为“可耻”,而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一次记者招待会的表态则更令人惊愕。他大言不惭地说:“目前,苏联没有与任何国家发生战争,因此我们也没有战俘。”这种观念是非常不负责任的,有不少苏联士兵即便被俘也在寻找一切机会进行反抗。据贝斯特罗夫回忆,一名叫弗拉基米尔·卡西罗夫的士兵被俘后,坚决拒绝“圣战者”的劝说。有一天,马苏德视察营地,卡西罗夫挣脱看管人员,拼死向马苏德扑去,结果被当场射杀……

  除了卡西罗夫,在1985年还发生一件震惊世界的“苏联战俘暴动”事件。当时,有12名苏联俘虏被送到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的伯德埃波集中营关押,那里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武装阿富汗抵抗运动的大本营。在营地里,战俘们受到非人待遇,被逼上绝路的他们在4月26日傍晚趁营地看守做祷告之机,迅速夺取武器库和电台。战俘们试图用电台联系驻阿富汗的苏联第34航空军,希望他们能提供空中救援,可是军队没有任何反应。最后时刻,阿富汗抵抗运动领袖拉巴尼在美、巴顾问的陪同下到现场劝降。战俘们提出的条件是:“我们要和苏联驻巴基斯坦大使见面。”可是苏联大使因种种原因不肯露面。4月27日,不耐烦的拉巴尼命令进攻,苏联战俘们拼死抵抗,最终引爆武器库自尽,惊天动地的爆炸把现场炸出直径达80米的弹坑。

  “大胡子科斯佳”的传说

  苏联战俘中也有另一种人,他们是主动为敌人服务的。侵阿苏军主力第40集团军里就流传过一个“大胡子科斯佳”的故事,据称,这名出身于王牌第103空降师(师长是日后大名鼎鼎的俄国防部长格拉乔夫)的士兵在1983年逃离部队投靠马苏德,由于在军事素质方面具有过人之处,被马苏德委以重任。

  1985年7月,苏军向潘杰希尔山谷发起攻势,在鲁赫镇以北12公里处,“大胡子科斯佳”利用电台进入苏军无线通信网络,对苏军发出警告。苏军先使用装甲清障车开路,当它刚刚越过科斯佳指定的界线时就传来巨大的爆炸声,30多吨重的清障车被炸出15米远。接下来,苏军坦克出动,科斯佳使用高倍瞄准具,指引“圣战者”们专门狙击钻出头来观察地形的坦克车长。时任第40集团军副司令员马耶夫上校回忆说,科斯佳深谙苏军战术,他的狙击方案迫使苏军坦克纵队在山路上堵塞了数个昼夜。

  不过,关于“大胡子科斯佳”后来的结局无人知晓。当面对媒体有关苏联逃兵的话题时,马苏德总是只提贝斯特罗夫。1995年,已是阿富汗国防部长的马苏德受到新崛起的塔利班的猛烈攻击,出于对朋友的关心,他主动提出让贝斯特罗夫回家,同时也是向支持自己抵抗塔利班的俄政府表达善意。随后,贝斯特罗夫带着自己的阿富汗老婆和3个孩子到库班州定居。目前,他每年都会在阿富汗呆上数月,受俄退伍军人委员会之托寻找失踪士兵,除了在世的原苏军士兵外,他还负责搜寻阵亡士兵的遗骸并确定他们的身份。

  曾有记者问起贝斯特罗夫有无遗憾,他表示最后悔过早离开了马苏德。他认为,如果他在,马苏德就不会在2001年9月遇刺,他相信自己能够发现被塔利班雇佣的“基地”分子以及他们携带的炸药。▲

【编辑:王金志】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