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航展:“文物飞机”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
中新网珠海11月7日电 (申进科 尚晓华 赵吉军)即将开幕的第九届珠海航展,“冯如2号”(复制品)、“列宁”号(复制品)、米格-15比斯、初教-5、歼-6等5型“文物飞机”,将从中国航空博物馆走向“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让世人一睹风采。尽管它们是“文物飞机”,但很多传奇故事鲜为人知。
“冯如2号”纪念“中国航空之父”
103年前,冯如制造了中国第一架飞机。
1909年9月21日,中国旅美华侨冯如,在美国奥克兰州派得蒙特山附近的平坦空地上,驾驶一架有动力的飞机试飞,取得了飞行高度5米,飞行距离804米的成绩。9月23日,美国《旧金山观察者报》曾以《东方的莱特在飞翔》为题,报道了“天才的中国人冯如自己制造飞机,并装上自制的发动机进行试飞”的经过,并作出了“在航空领域上,中国人把白人抛在后面”的高度评价。冯如集研制飞机和驾驶飞机于一身,因而中国的航空史学界称他为中国第一个飞行家。此次参展的“冯如2号”(复制品),是他研究制造的第二架飞机。
1911年3月,冯如回到祖国。不久,辛亥革命爆发,冯如即投身革命,参加广东革命军,被任命为飞机队队长。这支飞机队虽因筹备不及,未能参加北上作战,但却增强了革命军的声势。
1912年8月25日上午,冯如在广州燕塘大操场作飞行表演时,因飞机坠地失事而受重伤,经医院抢救无效而不幸牺牲。
冯如牺牲后,广东军政府下令表彰其开创中国航空事业的功绩,“冯如以聪慧之姿,习飞行之术,殚精竭智,级深研机,不期初次试验,遭伤死,当从优抚恤,以慰前烈,俾旌来者”,并经临时大总统批准,按少将级军官阵亡例,拨款银元1000元抚恤其家属,并将其事迹宣付国史馆。
冯如死时年29岁,葬于广州黄花岗72烈士墓陵园内,碑文正面镌字为:中国始创飞行大家冯君如之墓。
“冯如是中国军事航空倡导的第一人,我们不能忽视他所代表的精神和价值。”2009年,在“中国航空百年暨空军建军60周年纪念活动启动仪式”上,空军领导人如是说。
红军第一架飞机——“列宁”号
中国共产党虽然从1924年起就着手培养自己的航空人才,但由于全国政权掌握在国民党和军阀势力手中,没有条件建立自己的航空力量,直到1930年时连一架飞机也没有。
1931年4月(一说1930年3月16日),红军缴获了第一架飞机。这是一架国民党空军的美制“柯塞”式侦察轰炸机。这架飞机由武汉飞往开封执行通信联络任务返航途中,遇大雾迷航,油料耗尽,被迫降落在鄂豫皖边区革命根据地宣化店(今湖北大悟县)西南10公里陈家河的河滩上。在山头放哨的赤卫队员发现后,吹响了号角,霎时,赤卫队员们把这架飞机包围了起来,就这样缴获了这架飞机,俘虏了飞行员龙文光。
中央军委获悉此事后,决定成立鄂豫皖特区工农民主政府航空局。红一军总指挥、特区领导人徐向前等接见了龙文光,鼓励他参加红军,为人民做事。龙文光系当年国共合作时期创办的广州航空学校学员,并到苏联学习过,对共产党和红军有一定认识,他表示愿意参加红军,为人民服务。龙文光随即被任命为鄂豫皖边区工农民主政府航空局局长。大家对飞机进行了认真的检修,在机身上涂上银灰色的油漆,两侧机翼下各绘一颗红五星。为了纪念革命导师列宁,鄂豫皖特区工农民主政府将这架飞机命名为“列宁号”,这就是中国工农红军拥有的第一架飞机。
为保卫这架飞机和新成立的航空局,红军派一个连担任警卫。山沟沟里没有飞机场,红军就把飞机运到河南新县县城——新集。战士们自己动手在附近河边的空地上,修建了一个占地百余亩的飞机场,同时在湖北黄安(今红安)、麻城交界的紫云区,安徽、湖北两省交界的英山县金家寨,各修建一个简易机场,以备“列宁号”起降之用。这几处机场,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建立的航空设施。
初教-5结束使用外国飞机历史
初教-5是中国南昌飞机公司以苏联雅克-18教练机为蓝本仿制而成的初级教练机。
1949年10月15日我国从苏联首批引进雅克-18教练机20架,至1954年雅克-18共引进了276架。从1950年1月雅克-18开始在空军歼击机航校和轰炸机航校用于飞行训练。1951年,中共中央批准国有航空工业争取在3到5年内,从修理起步,逐步过渡到仿制苏联教练机和歼击机。而负责仿制该型机的南昌飞机公司,原本是一座飞机修理厂,从1951年开始承担修理国内使用的苏联雅克-18型飞机的任务。南昌飞机制造厂全体人员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于1952年开始试制雅克-18型飞机的零组件;1953年开始试制大部件,并装机试飞成功;1954年4月1日,工厂正式接受试制雅克-18的全机任务;三个月后的1954年7月3日下午5时15分,第一架国产雅克-18型飞机首次试飞成功。当时,新机曾被命名为“红专501”,1964年后,改称初教-5。值得称道的是,这种飞机装用的М-11型活塞式航空发动机,也是中国自己生产的。
初教-5飞机一举试制成功,是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是中国独立自主发展航空工业的开端,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由修理走向制造迈出了决定性、历史性的一步,是中国空军装备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标志。毛泽东主席专门向飞机和发动机两个制造厂发去了亲笔嘉勉。初教-5飞机在当年就生产了10架,次年交付部队60架,到1958年共生产了379架。
4个典型战例见证歼-6辉煌历史
歼-6是沈阳飞机公司根据苏联米格-19С仿制的单座双发超声速战斗机,也是第一种国产超声速战斗机。从1964年歼-6交付空军使用到1986年停产,歼-6在40多年的服役时间里,立下了赫赫战功。
空中擒“妖”。20世纪60年代初,国民党空军启用有“西方战略眼睛”之称的RF-101超声速侦察机对大陆实施侦察。解放军飞行员称这种飞机为“妖洞妖”(101的谐音)。歼-6服役后,担任起了擒“妖”任务。在擒“妖”作战中,空军飞行员高长吉驾驶歼-6首次击落国民党空军RF-101,也因此诞生了世界空战史上超声速条件下击落敌机的纪录。
痛歼“笨贼”。航空兵某师中队长徐开通驾驶歼-6,击落被称为“笨贼”的美国BQM-147G型“火蜂”无人机。这是中国空军首次击落美国高空无人驾驶侦察机,它还创造了战斗机首次在平流层击落飞机的纪录。
空中拼刺刀。中国海空军航空兵部队曾用歼-6挑战世界第一空军强国美国当时最先进的战斗机,其中就包括F-104战斗机。在战斗中,高翔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打掉F-104C的人,同时也创造了空战史上超声速战斗机开炮距离最近的纪录。这次战斗是真正的“空中拼刺刀”!
南海驱“鬼”。1967年6月26日,在海南岛文昌县附近上空发现一架美F-4C战斗机。F-4是典型的第二代战斗机,绰号“鬼怪”。飞行员王桂书和吕纪良分别驾驶歼-6飞机,在地面雷达的引导下,把握住机会,在敌机进入我领空的一刹那将其击落。
从1964年至1969年,空军、海军航空兵在中国上空共击落击伤美制无人驾驶侦察机、RF-101、RA-3D、A-3B、A-6A,以及性能优越的F-104C、F-104G和F-4B、F-4C等型号敌机20多架。而且歼-6还创造了全胜而无一战损的历史纪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