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军区某防空旅实现主战装备配套模拟化(图)
一喜一忧的变化——
构建体系作战能力紧迫感油然而生
一会儿眉头大展,一会儿眉头紧锁。11月15日,记者见到沈阳军区某防空旅旅长刘斌时,被他的表情弄糊涂了。
走近一看,刘旅长正拿着两份材料:一份是军事训练一级旅评定考核的成绩单,一份是11月9日的《解放军报》。
11月2日,该旅经过大考:四总部对该旅进行军事训练等级评定考核,官兵们交出了总评94.45分的成绩单。
考评成绩优秀,官兵们都欢呼雀跃。刘旅长也不例外,每次拿起这份成绩单,心里特畅快。
11月9日,当刘旅长从《解放军报》上读到党的十八大报告摘要中“加紧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双重历史任务,力争到二○二○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时,紧迫感陡增:考核丢掉的那几分是体系作战能力的“短板”,不抓紧固强补弱,未来战场就有可能打不赢。
一喜一忧,正是该旅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导军事训练的一个写照。
穿行于该旅座座装备库房,记者发现,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新型警戒雷达等一大批信息化装备在这儿安家落户。与全军同类部队相比,他们在信息系统运用等方面走在了前列。在这一次增加信息化内容、突出信息化特点的年终大考中,该旅创出全军同类部队同类考核的最好成绩,确实可喜可贺。
“这次考核,同时也暴露出联合防空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距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副旅长金福成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官兵们看到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构想和加紧完成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双重历史任务时,加快构建体系作战能力的紧迫感油然而生。
一块不起眼奖牌的启示——
构建体系作战能力要走实每一步
在旅史馆众多奖牌中,有一块奖牌并不怎么起眼:“基础训练模拟化建设先进单位”。可该旅官兵告诉记者,就是这块并不怎么起眼的奖牌却来之不易。
该旅有三片营区,记者转了一圈发现,每片营区都修建了模拟训练室。仅此一项,该旅就投资了60余万元。
据了解,几年来,该旅多措并举,请领了导弹模拟训练器等制式器材4类29种,自制了炮手模拟训练器等简便器材5类149种,实现了主战装备的配套模拟化。
该旅参谋长宋子骞感慨地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深入开展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增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对基层部队来说,构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最关键的就是要像抓模拟训练一样,走实每一步。”
翻开这个旅“训练履历”,记者发现,他们对信息化条件下训练中每个难点重点,都舍得下气力,走得很扎实。
“仗由夜晚起,兵就要在夜间练。”该旅官兵回顾近10余年世界军事冲突时发现,空袭作战均由夜间发起,而夜训恰恰又是难点。于是,他们对夜训进行系统的实践探索,形成了《防空兵夜训指导法》等研究成果。
该旅地处东北,严寒气候是影响武器装备效能发挥的重要因素之一。每年冬训,他们都把主战装备拉到野外,在-20℃以下的严寒环境中构设展开、联试联调,摸索了上百条试验数据。
宋参谋长说,打造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整体协调发展,要扎扎实实走好力量建设、手段建设、系统建设的每一步。
一个简陋“宝贝疙瘩”的诞生——
构建体系作战能力要有新的突破
方形的车头,臃肿的躯干,记者眼前的指挥方舱实在是个简陋的家伙。然而,它却是刘旅长眼里的“宝贝疙瘩”。
“没有它,旅首长机关的信息化指挥就是一句空话;没有它,指挥所演习根本就甭想顺溜。”听刘旅长一个劲地夸,记者没再犹豫,一头钻进了车里。原来这个其貌不扬的家伙是个复合体,把几个互不链接、互不相通的信息化装备融为了一个有机整体。
“它实际上是我们创造性地使用信息化装备的一个突破。”刘旅长说,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坚定不移把信息化作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发展方向,推动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这就是动员令、出征号,要求我们立足实际,奋发有为,在构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上有新突破。
在思想观念上要有新突破。刘旅长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作战能力的作用机理已转变为依靠己方作战体系的综合优势,以往“杀鸡用牛刀”的用兵方式将逐步被“合理够用”所替代,“狂轰滥炸”的打击方式将逐步被“精确打击”所替代。
在探索新训法新战法上要有新突破。随着新装备、新系统的列装运用,该旅深入研究探索基于信息系统训练的方法路子,初步总结形成了防空兵基于信息系统“五级五法”训练模式,用于规范和指导部队基于信息系统的训练。
记者离开该旅时,一场严寒又不期而至,部队冬训大幕又将拉开。刘旅长感慨地对记者说,党的十八大已经发出了进军信息化战场的号令,我们要只争朝夕地抓好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建设,目的只有一个:打赢信息化战争!(本报记者 费士廷 特约记者 向 勇 通讯员 海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