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方专家:歼-15航电水平可匹敌“超级大黄蜂”(3)
刀尖舞蹈 难度超前
舰载机起降一直是世界性的技术难题,被比作“刀尖上的舞蹈”。舰载机的着舰有四种情况:安全着舰、着舰复飞、逃逸复飞和撞击甲板。
着舰复飞是指飞机由于环境恶劣,飞行员操纵技术不好,或者超出安全着舰范围等原因,飞机无法接触航母甲板、安全降落,只有开加力,重新拉起,爬高复飞。逃逸复飞是指飞机虽然已经接触航母飞行甲板,但是由于拦阻钩故障等原因没有钩住阻拦索,这时飞机只能在着舰区加速滑跑,拉起起飞。这两种复飞状态都属于未安全着舰状态。
根据美国海军舰载机着舰飞行训练的统计数据,这两种复飞发生的概率很大,达到40%~50%。可见,对于舰载机着舰来说,不成功是正常的。比如,美国海军事故高峰期,平均每天都要摔掉一架舰载机,直到现在其事故率仍然要远高于陆基飞机。
舰载机起降的难度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
一是起降空间狭小。航母面积远低于陆地机场,在茫茫大海之中,即使是尼米兹级这样的十万吨巨舰,也好似一片落叶。加上大海之中,缺乏明显地标,所以飞行员目视确定起降位置比较困难。
同时,航母上还要布置舰岛、武器及天线等设备,作战或训练时,甲板上往往布满飞机,这些都会极大地压缩起降空间,给飞行员起降造成很大的视觉影响。另外,航母平台的甲板距离短,舰载机只有具备极快的加速度,才能顺利完成起降动作,这对舰载机的性能及飞行员的能力素质要求非常高。
二是起降平台不稳。航母与陆地机场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那就是航母始终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再加上海浪的作用,航母舰体的起伏和摇晃往往十分剧烈,使舰载机的起降产生很大困难。尤其是在降落时,飞行员不但要调整好飞机姿态,还要准确掌握航母姿态,这都会给飞行员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例如,舰载机着舰需要拦阻钩钩住阻拦索,如果航母随着海浪上下起伏波动,那么飞行员在航母上升时确定的着舰位置,当航母下降时,着舰位置必然会随之下降,这很可能造成拦阻钩钩不住阻拦索,使舰载机降落失败。
三是协同保障复杂。航母平台起降试验是对航母起降系统、指挥系统、舰载机系统等各大系统整体配合的考验,这个大系统中的通信、协同及保障等相当复杂,稍有不慎都会影响起降的成功。而且当多机连续着陆时,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会挤满大量飞机,这对航母、飞机和飞行员都是重大考验,需要进行密切协同和配合。历史上,在航母作战和训练中,由于协同保障问题造成舰载机起降失败的事故屡见不鲜。因此,实现整个起降大系统的密切协同是确保舰载机正常起降的重要因素。
“辽宁舰”是在国外废旧航母平台基础上改建的,很多关于起降方面的设计意图和资料无从得到,增加了我国掌握“辽宁舰”起降技术的难度。同时,歼-15是我国自行研制和生产的舰载机,其设计思路和技术标准与“辽宁舰”存在一定差别,二者很难实现完美匹配,但这次试验却取得了100%的起降成功率,实属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