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科考现实图景:从近岸到远海再到大洋(2)
进军南沙
在1958年调查中留下的南海空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被补上了。
这是一次循序渐进的考察,先是西沙,然后中沙,最后是南沙。断断续续持续了20多年。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李保田参与了这一过程。
1974年初,中越之间爆发了西沙海战。受海军之邀,中科院组织了一个“西沙—中沙及其附近海域海洋综合调查研究”,其目的,就是寻找南海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证据。
证据有很多。在永兴岛的一座小庙里,门额上“海不扬波”四个字仍清晰可见,庙门两侧的对联是“兄弟感灵应,孤魂得恩深”。
在西沙的东岛上,他们还遇到了几十头野牛。这些野牛并不“野”,《李准巡海记》对此有清晰的记载:1909年,时任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奉命巡视南海,“留牲畜之种山羊、水牛雌雄各数头于岛”。
在东岛上还有一种叫白鲣的鸟,人不可碰雏鸟,否则成鸟就会放弃喂养,直至饿死。这些鸟,在宋代的古籍中也有记载。
相较1958年的近岸考察,这次考察已经远离大陆。据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陈清潮回忆,为了解决生活问题,科学家在船的后舱养了两条猪。
1977年,他们开着一条老调查船,去了南海中部的黄岩岛。有一些外国渔民在那里作业。他们看到中国的船舶很紧张。后来了解到,这些渔民是来采一种海螺,拿回国内卖个好价钱。
西沙、中沙考察完以后,中科院南海海洋所就提出来要不要去南沙做考察。
这时候,该所已经有了一艘3400吨的科考船,叫“实验3号”。与小吨位的科考船只能做单项调查不同,“实验3号”可以做水文、地质等综合性的调查。
1983年,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向有关部门写报告,申请去南沙科考,报告于次年获批。
同年,中国南海舰队第一次巡航南沙最南端的曾母暗沙。1984年7月,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船也到了曾母暗沙。当时他们有三艘船,“实验2号”和“实验3号”是该所的,还有一艘是水产部门的。
陈清潮回忆说,在这个争议频发的海域调查,心情很紧张。他们一两个小时就要和军方联络一次。其实他们心里明白,虽然看不见部队,但他们肯定就在附近。
1986年12月,中科院在广州召开全国第一次南沙学术讨论会,提出把“南沙群岛及其邻近海区综合科学考察”列入国家“七五”计划的科技专项,组成中国科学院南沙综合考察队。考察队下面分4个课题组,从1987年开始对南沙正式进行综合科学考察。
此时,另一队人马也在南沙。从1985年开始,国家海洋局组织了一批人在南沙考察,以为在此间建立海洋气象观测站做准备。
杨华庭是这次考察的副总指挥。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所有的队员在去南沙之前,要先在香港接受几天的培训,主要内容是在遇到敌情时如何自卫。
与1958年相似,这次科考也有“敌情”。杨华庭说,外国飞机会隔三差五来到上空盘旋一阵,但没有发生正面冲突。
中科院的考察重点有几个方面:一是为南沙划界提供方案;二是勘测曾母盆地和南沙的油气分布情况;三是南沙的水文气象。
这次考察初步探明,南沙石油总储量350亿吨、天然气10万亿立方米,是全球少有的海上油气富集区之一。另外,他们还提出了四个划界优选方案。
他们还在露出水面的礁石上立了纪念碑,没有露出水面的礁坪,就放在礁坪的凹处。后来发现,放在凹处的考察碑有些被捞走了。为了鼓励渔民打捞这些考察碑,有的国家还设置了奖金。
这次科考在“七五” “八五” “九五” “十五”期间一直得到立项,共有40多个单位的600多人参与。其得到的数据资料,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