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老师忆罗阳成长故事 透视杰出创新人才共同基因(2)

2012年11月30日 13:26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基因二:团队精神

  罗阳是恢复高考后第二届大学生,班里同学年龄跨度很大,最大的31岁,最小的就是17岁的罗阳。郑彦良老师经常能看见罗阳与同学李兆坚在“争吵”,其实他们是在讨论问题。学问学问,除了“学”就是要“问”。

  当时最火的专业是飞机制造,而罗阳学的是研究飞行舱里的生命保障系统。他们班同学没有出太大风头,但学习都有拼命三郎的劲头。从刚刚公开的罗阳所在班的成绩册看,成绩在90分以上的同学占40%以上。

  “那是个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充满温暖的班集体。”郑彦良回忆,罗阳所在班的排球队打遍北航无敌手。罗阳并不是主攻手,但对组织比赛非常热衷,经常研究队里的战术,同时忙着张罗越野赛、篮球赛。这对他的能力是一个锻炼。

  上世纪80年代初恰逢出国大潮,但这个班是出国最少的,有三分之二的同学担任了国防工业的老总、司局级以上干部。

  “同学感情也是君子之交淡如水,校庆聚会的时候罗阳住了一晚就要走,同学也不挽留,知道军工行业就是这个性质,大家不是吃饭玩乐的关系。但今天,他们全班同学都去沈阳送行了。”郑彦良说。

  所以,“我们的本科生我们的研究生,要用最大的努力,维护好班风,维护好团队,这对你们的未来有极大的好处!”郑彦良呼吁。

  基因三:纯粹

  罗阳17岁入大学,是班里的小弟弟,既非党员也非学生骨干。那时他在班里担任体育委员,身体好,学习棒。工作多年后,他又回到母校攻读可靠性设计专业的研究生。罗阳的老师们认为,他做事韧性足,与他年轻时候喜欢打排球有关,有种不服输的精神。

  罗阳是单纯的人纯粹的人。“不吸烟、不爱喝酒,不喜欢官场上的应酬,一身正气。”在郑彦良老师的描述下,这位航空报国英模作为普通人的一面展现出来。

  是个普通同学又如何?“搞自主研发、设计制作,要的是敢为人先、不迷信权威、不唯上的精神,这也是我们学校的传统。不然,北航的7项国家科技大奖怎么能得来呢?”郑彦良问。他鼓励北航学生,罗阳的精神遗产告诉我们,一个普通学生,他的生命之花也能璀璨绽放。

  罗阳40多岁就成为单位的一把手,很多人评价他“内向”、“敢拍板”。郑彦良认为,他的学生不是外向的人,在充分讨论后,在重大决策中作决定很快,而且一旦决定就绝不回头,亲自抓亲手干,所以做事成功率高。

  网上的年轻人昵称歼-15是“我们的战神”,但其研发挑战巨大。“舰机融合,就是创新”,郑彦良教授也是这方面的专家。他说,面对技术封锁就是要有这股劲头。“歼-15上舰两个月就起飞了,西方舰载机从上舰到起飞需要5~8年。所以很多外媒都说中国是琢磨不透的国家。罗阳和他的团队创造了奇迹!”

  基因四:感恩

  搞工程设计,传帮带非常重要。

  郑彦良1975年大学毕业留校,就住进了学生宿舍,罗阳他们商量个什么事,都是推门直接进来。

  郑老师现在最遗憾的事情是,罗阳几次邀请他去沈飞,他都没去。“当老师的最大幸福,就是在远处看着学生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向上走,不能给他添麻烦!”郑老师认为,罗阳要腾出精力接待他就是给学生添乱。

  有学生跟郑彦良开玩笑:郑老师,你什么都好,就是没教会我们请客送礼,这可对发展不利。

  “你就不是在这种浮躁环境里长大的,赶快回到业务队伍里来吧!”郑老师回敬他。

  罗阳所在班的师资是这个专业历史上最强的。他的本科毕业设计是王浚院士带的,参与研究“工兵和地雷爆破设计的实验室”。在这个过程当中,他非常认真,出色完成了工作,“我们后面的工程施工完成以后,在1989年得到了科技进步二等奖”。

  基因五:内敛

  “如果不是走得那么壮烈,罗阳会像其他从事军工的同事一样,默默无闻地走向八宝山。”一般在入学的第一堂课上,郑彦良会告诫自己的学生,入这一行,就别想出名,想出名就别入行。

  罗阳在业务领域的贡献,郑彦良教授无法评价,因为很多还在保密期。很多人说,现在的学界、科技界浮躁追名逐利,而郑彦良说,“我们国防人、军工人不是这样的。”

  罗阳做事不张扬。同学聚会见面那么多次,但大家既不知道罗阳已经是沈飞的掌门人、多个重要机型的设计者牵头人,也不知道他获得过航空金奖。

  国防人就是这样的。郑彦良曾经拍过一张照片,一位研发人员摸着无人机尾,无限留恋,“就像嫁女儿一样。”但无人机还没有解密,很多80多岁的老科研工作者就要默默无闻地走完此生。这张照片也进入了保密档案库。

  郑彦良教授这几天一直在总结罗阳昨天和今天的因果关系,他是体育委员,身体最棒,是班里提拔最快的同学,也最早离开我们。“这给人的刺激太大了”。

  失眠了几天后,郑彦良给很多老师发短信,“告诉自己的同学,警醒自己,保重身体”,他告诉记者,“罗阳这样的人走了,国家损失很大。”(记者 堵力)

  罗阳中学母校老师忆述:物理考试常在全区拿第一

  军事经济学院专家忆发小罗阳:从不提个人成就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军事频道

【编辑:张志刚】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