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元”首次试飞 无人机空战序幕拉开(图)
“神经元”首次试飞 X-47B首次陆基弹射起飞
无人机空战序幕拉开
多个欧洲国家参与研制的“神经元”无人驾驶战斗机原型机,12月1日在法国南部达索航空公司一处基地首次试飞,飞行25分钟。就在“神经元”首飞前几天,美军刚刚完成了X-47B无人战机首次陆基弹射起飞。再加上这几天美国无人机再次被伊朗“诱捕”,有关无人机的话题再次成为焦点。
现代无人机一直有两个主要的研发方向,一个是高空长航时的侦察,另外就是自主空战(包括对地对海攻击)。至于像近期美伊闹得沸沸扬扬的“扫描鹰”无人机,对于美国来说,只不过是一种小玩具而已。一直以来,基于战术数据链的无人机机群智能攻防作战,是各国研究的重要方向。大国空军首脑一直都在向往一个场景:大规模的无人机机群,将对方的空军消耗一空,而自身却实现“零伤亡”。
探秘神经元
达索的神来之笔 法瑞意“多国联合”
尽管“神经元”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欧洲多国的合作项目,但究其根本,还是源于法国达索公司1999年的LOGIDUC计划,也就是所谓的“无人作战航空器发展方案”。达索作为世界顶尖的作战飞机研发机构,在上世纪末却不得不面临一个尴尬的处境:就是法国乃至整个欧洲在2030年以前都不会有新的战斗机项目。为了保持法国在未来先进战斗机技术上的实力,达索公司启动了LOGIDUC计划,并确立了三步走的目标,力争在2025年前为法国空军研制一种无人隐形作战飞机。
法国达索公司虽然心气高,但LOGIDUC计划还是面临经费不足的困境。在2003年的巴黎航展上,法国采取多国合作的方式来实现LOGIDUC计划第三步的目标,即实现无人技术在空中作战和侦察上的应用。2005年巴黎航展上,“神经元”全尺寸模型公开亮相,引发公众对未来无人作战飞机的关注。
严格意义上来说,现在的“神经元”还是一个技术验证机,其目的就是通过验证机的开发,让参与各方在研制过程中维持航空研发团队,验证未来战机在隐形、智能化、信息化上的关键技术,摸索欧洲未来军用航空研发“多国联合”的工作模式。例如法国达索负责架构设计、总装和测试;瑞典萨博负责外形设计、航空电子;意大利阿莱尼亚负责火控系统和内部武器舱等等。
“阿杜尔”发动机不给力
至于“神经元”本身,则是一个各方妥协,各尽其用的项目,几乎不可能被欧洲国家购买使用。例如法国LOGIDUC计划第三步甚至要搞出一个双发超音速无人隐形轰炸机,能够携带核武器。而瑞典萨博在参与项目后,觉得根本不可行,“神经元”只有缩小尺寸,变成单发战机。到现在其实法国也对“神经元”不感冒,认为其搭载的“阿杜尔”发动机不给力,将来在神经元基础上研发自己的无人战斗机要换上更强劲的M88涡扇发动机。总体来看,“神经元”是否能够实现欧洲军用航空研发“多国联合”模式还有待观察,但法国肯定是获益最多的一方。这种借鸡下蛋的方法颇值得借鉴。
声称能进行自主空中编队飞行
神经元(neurone),又名神经原或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单位之一,其基本功能是通过接受、整合、传导和输出信息实现信息交换。神经元对于人类智能活动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法国将最新试飞的无人战斗机也命名为“神经元”,似乎透露了其作为无人作战飞机的某些特性。
前几年一些资料中,“神经元”无人机一个很响亮的特色就是其可以进行自主空中编队飞行,而且可以在“阵风”等三代半战机飞行员的指挥下执行任务,完全就是“即时战略游戏”的空中翻版。这就意味着“神经元”在设计的时候,应用了自动容错、神经网络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如果能实现的话,“神经元”还真可以算是名副其实。
仍需人工干预的“伪自主”
然而现实和想象依然有一定的差距。现代先进无人机已经在开始使用多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的人工智能技术,然而这种粗浅的人工智能,能够自主完成起飞、降落、飞行,就已经非常不错了,因为过去的无人机,在起飞、降落时都必须有人进行全程控制。但无人机的人工智能,能否适应复杂空战环境,各国都利用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了一系列系统决策模型,但实际能实现应用的寥寥无几。即使是“神经元”,仍然只能利用地面控制站或卫星链路,由人工对其作战过程进行全程干预。
有些媒体报道“神经元”具有自动捕获和自主识别目标的能力,但实际上只能自动向地面指挥控制站发送武器投放请求,仅是“伪自主”。从命名上看,“神经元”可以说寄托了科技人员对未来空战的向往,但这条路实现起来仍然有很长的距离。
类比
两种西方新锐隐形无人战机
神经元与X-47B相比,两者均采用了上部进气方式和无尾飞翼式布局。因此从外形上看,两者除了进气道形状和机翼外形稍有不同外,确实长得很像。然而细究起来,这两种西方新锐隐形无人战机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X-47B
长11.6米,翼展18.92米,空重6.3吨,航程高达3800公里,可以携带2000公斤的弹药。
F100-220U发动机能够提供71千牛的推力,机翼可以折叠,是航母舰载无人机。
神经元
长9.5米,翼展12.5米,空重4.9吨,没有公布航程相关数字,弹药携带能力只有前者的四分之一。
“阿杜尔”发动机只有37千牛,离开发出为航母使用的舰载无人机还有相当的距离。
说明
X-47B拥有更远的作战航程和更强大的武器挂载能力,而“神经元”的纵深打击能力十分有限。
相比美国,法国在航空动力上始终底气不足,即便将来用了M88发动机也稍逊一筹。
解读
谁具备研制无人战机实力
今天,无人战斗机是一个内涵相对比较宽泛的名词。不说X-47B,美国已经投入实战的MQ-9、MQ-1已经可以算作是无人战斗机,以色列也有无人战斗机,甚至外媒报道印度、伊朗、朝鲜都在研制无人战斗机。但如果我们限定一些前提条件,例如大尺寸、喷气动力、自主飞行、隐身设计,也就是更接近现代喷气式战机的规格和作战模式,那么“神经元”的历史地位则仅次于美军的X-47B。航空大国在先进隐身无人战机的新竞争已经展开。
要有隐形战机设计经验
研制喷气动力大尺寸隐身无人战斗机,对一国的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水平要求极高。没有完整现代战机研制能力的国家,根本连这道门都迈不进。因此从这道门槛来判断,具备这种实力的国家,无外乎美俄英法中五个国家。瑞典、以色列只能算是具有部分研制能力。而韩国、印度基本上还是初窥门径而已。美国法国所展示的先进无人战机实力强大,但如果两国不外销,很多国家只能看着流口水。此外,无论是“神经元”还是X-47B,都引入了大量隐形设计元素,因此没有隐形战机的设计经验,机体设计就无法满足要求。
高度信息化的战场网络体系支撑
除了战机本身,未来先进喷气无人战机还需要高度信息化的战场网络支撑体系。无人机的自主作战水平,本身就建立在高度发达的战场数据链之上。美国之所以能够研制X-47B并用其对付对手的“反介入”作战,并不是X-47B智能有多强,而是能够得到美军高度发达的战场信息的支持。
英国“雷电之神”明年可能首飞
拿X-47B和“神经元”相比其实并不太公平。两者几乎不再一个级别上。和“神经元”可以相提并论的应该是前一阵子英国推出的“雷电之神”无人机。两者外形、尺寸都非常接近。而法国人更值得夸耀的是,“神经元”比英国“雷电之神”更先一步首飞,这在吸引潜在客户上就取得了先机。从公开信息来看,法国这次赶到了英国和俄罗斯的前面。英国综合实力逊于法国,但航空动力实力强,在美国相关技术支持下,“雷电之神”的首飞也应该很近了。英国方面估计在2013年第一季度可以实现。
俄重型无人攻击机还没露面
俄罗斯的米格设计局曾经展示过一种大型的隐身无人战斗机SKAT,和“神经元”外形相似,最大起飞重量达到10吨,内部弹仓可挂载2吨武器。SKAT纸面数据很强悍,但俄罗斯没有实力将模型变为真正的装备。SKAT后来被迫中止,俄罗斯国防部声称苏霍伊设计局正在开展新隐身无人战斗机的研发,并应用SKAT相关技术。苏霍伊公司最近公布了其新一代重型无人攻击机起飞重量高达20吨,应用了米格的部分技术,但现在还没有模型或实机曝光。(文图 郑文浩)